面对我市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古玩艺术品大海,记者借用一家媒体“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的话,来提醒想涉足古玩收藏的市民:“‘古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涉足古玩切忌跟风
“涉足古玩市场,最怕是有人设套陷害,许多人被坑得倾家荡产走上绝路。”在我市古玩行业做得比较大的聚宝缘老板这样告诉记者。他一直崇尚古玩行业应该诚信经营,更不能设套坑害他人。
他说,投资藏品群体求利的心态,是成就炒家成功“造势”的根本原因。前些年炙手可热的邮票现在套牢了许多人,那是手中拥有大量邮票的玩家使然,而淮安的收藏者不过是在从众心理支配下受人利用罢了。而现在的古玩商家,更是花钱利用各种媒体在为一些钱币销售造势,利用玩家不成熟心态来炒作牟利。买家往往相信拍卖行或者媒体宣传,认为某类收藏能够赚大钱,并在从众心理影响下,容易失去理智,购买价格虚高的藏品。
就像现在每天电视和广播里反复推销的几万元、甚至上十万元的一套人民币,让人有“购了就赚了”的感觉,殊不知这是商家故意设的一个骗局。就包括一些大的媒体开办的各类寻宝鉴宝栏目,为收藏热推波助澜,炒高了各类藏品价格,容易误导人们跌入陷阱。收藏切忌跟风跑,跟风容易受骗。
不要轻信鉴定证书
古玩市场除了炒作抬高藏品价格外,还常常把低廉的现代工艺品“鉴定”成具有巨大收藏价值的文物,骗消费者购买。
记者在楚州府学街的一个古玩店了解到,店主花了六千元鉴定费,送一件陶瓷到北京某文物鉴定中心鉴定,很快拿到了鉴定证书,被鉴定为元青花,估价150万元。一位经营古玩多年的陈老板告诉记者,许多鉴定证书都是骗人的,你花多少鉴定费,他给你的“宝贝”定什么等级、定什么价位,出具这些鉴定又不负法律责任。这就是黑心古玩商和黑心鉴定机构联手坑人,元青花全国能有多少件,楚州博物馆的那件已成镇馆之宝。
一位从事古玩经营多年的陈三古玩店老板陈寿高说,现在仿造古瓷的方法很多,一般玩家都分辨不出来,但价格可以上千倍万倍翻;一枚假翡翠戒指用化学颜料渗入后,色彩非常美丽,不用专业仪器难以鉴定,肉眼难以分辨,标价有的好几万,还配有各类鉴定证书、收藏编号等,一些初入行想投资者不识货,一冲动就上当了。
不懂装懂容易打眼
打眼,是收藏界的暗语,是指买了假货,或高价买了便宜货,上当受骗了,看走眼了。暴利驱使更多人玩起了造假这一行,专坑一些不懂行、想赚钱或一知半解不懂装懂的投资者。
记者有个邻居,老夫妻俩己经70多岁了,每月拿退休工资6000多元,两个儿子都有车有房事业有成。男主人特喜欢收藏古玩和艺术品,最近两年在淮安古玩市场购买了将近四万元的“古董”,有的还是从熟人手中买的。前不久,他找行家甄别一下自己的藏品,只有一块和田玉能值千余元,其余的都是不值钱的东西,包括一张名人画都是仿品。他感到纳闷,自己想收藏古玩时看了许多这方面的书,买东西还对照书呢,怎么会假呢。
墨缘斋老板陈逸飞先生告诉记者,在古玩行里,有许多托儿,他们和古玩商勾结起来,把初涉古玩行的收藏者引进设好的圈套,加上很多收藏者死要面子不懂装懂,被人一架就找不着北了,甚至将自己真正当成了行家、专家,花高价买下假东西。
昨天上午,在文庙古玩市场一古玩店,记者见到女店主正向一文物贩子推销两种假银元。女店主说,这是十元钱一块的,怎么吹也听不到“龙洋”发出的声音,但这30元一块的不同,你只要用嘴吹一下,就会发出“龙洋”清脆声。“我不说谁也不知道这是现代仿品。6月底,一个盐城人从我这里买了三十块,回去后很快以600元钱一块脱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