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联网为平台,依据照片辨识真伪,就敢将远在国外的价值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古董买下。薄利多销、送货上门、无条件退货——这些都与古玩行里的老传统背道而驰,成为信息时代下古董经营的新理念,温州老板杜圣博在北京将这门老行业经营出新思路。
国外拍卖行里“淘宝”
现年40岁的杜圣博是苍南金乡人,一家人在广州做了十几年的印刷生意。他从小对古玩感兴趣,2000年开始在广州接触古玩,2003年他陆续在国外一些拍卖行网站上买东西,然后转手卖给同好。
“刚开始,有些东西我是赔钱在卖的。5000元买进来,遇到聊得甚欢的朋友,可能二三千就卖掉了。当然,下一个物件买进来,我有可能将它翻几倍卖掉,赚它个三五万。”杜圣博说,他当初就是这么打开局面的,认识了不少人,发展非常迅猛。
据了解,海外拍卖行发展成熟,企业或个人申请破产后,什么吃的用的玩的都可拍卖。在数以千计的拍卖物品中,你偶尔会买到从国内流出去的前清古董,这就好比你旅游撞“艳遇”了。
进出很快,薄利多销
2005年,杜圣博投了70万元在网上买卖古玩,转眼钱就花完了,换回来一堆真真假假的东西。因怕积货,资金断链,杜圣博的生意讲究的是速度,“进货快,出货快,薄利多销”。
杜圣博打了个比方:“1万元拍下来的货,半年后可能卖到1.5万元。但是我在运回国内的途中就把它给转手了,可能只赚两千,但是资金流动起来,半年后我可能已经赚到5万块,还赚到了客源。”
生意做大了,需要有帮手,杜圣博拉拢了自己的大舅子。2009年“挥师北上”,将实体店开在北京东三环的古玩城,起名叫“文荣轩”。
店名来自两个北京的合作伙伴——文胜和荣辉。这哥俩是北京“土著”又是“发小”,老北京祖上都有收藏爱好,颇有些熏陶。他们一直在国内买货,从杜圣博的顾客变成了生意合伙人。
创新模式难以复制
传统的古玩生意是这样的:清末民初,古玩买卖都是在窜货市场里进行,成交价钱都是在袖筒里来去,旁人很难晓得一个真实的价钱,讲究的是价格的隐秘性。所以古玩行有句老话:“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但是,文荣轩的古董经营模式和理念是一反常规的。
杜圣博例举了几种常见的:
包销售——在网上看中一件古玩,你愿意出350万元拿下,搁在文荣轩里出售,400万元卖得掉,盈利五五分成,300万元抛售,亏的部分我补上。
代购——就跟淘宝的海外代购一样的,你看中我买下,你给10%—15%的佣金。
网上拍卖——把古董图片发给N个熟客,让他们一一报价,根据大家的出价,再从海外的拍卖行拿下古玩,转手卖给出价最高的国内买家。
看似简单的模式,操作起来并非易事。有一次,本来看好的一只青花瓷,拍卖前对方临时更换了货号,大家英语都不咋地,结果东西运回来,花瓶成了塑料盒,吃了哑巴亏。还有一次从法国花10万元买了一只鸟笼回来,杭州一客人看完图片,加了10%的佣金订走了,鸟笼运回来一看,黄花梨木制作,钩盘处是钟馗嫁妹的图案,有款,明朝宣德年间制作。现在,这鸟笼别人开80万元的价跟杭州人买。
海外温州人织“买手”网
“文荣轩”出售的古董,大多来自国外的大小拍卖会或古董店。在欧美、非洲、东南亚,一些中国艺术品集中的国家和城市,都有“文荣轩”的买手。这些海外温州人,是杜圣博十几年积攒下来的人脉。杜圣博说:“多少温州人当年都是‘黄牛’背出去的,有一个人在法国,他就会有西班牙或意大利熟人。通过联络这批人,一张海外收购古董的网就织好了,而且网眼越来越密。”
在世界各地,目前大约有20人给杜圣博当海外买手。每次拍卖前请他们将一些古董的局部细节拍下,发送到国内。“文荣轩”的几个合伙人,会通过这些图片来辨识古董的真伪及好坏程度,以此决定是否购买。在拍卖季拍卖会繁多的情况下,这样既省去四处赶拍卖的时间,也能防止遗漏拍卖的情况。
但是,遇到大宗的物品,或者是几个合伙人都还吃不准的,杜圣博就会亲自去一趟国外的拍卖地。3月底,杜圣博去欧洲转了一圈,一直到4月20日才回国,主要就是为接下来5月份的几场大的拍卖会实地看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