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2日,北京市文化局和荣宝斋联合主办了“首届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作品拍卖会”。这场拍卖会不仅将非遗作品列入拍卖市场,更为非遗传承人带来最直观的市场定位和生机,从而搭建了一个生产性保护非遗的新平台。
2011年6月9日至11日,86件非遗拍品在荣宝斋进行了预展。此次拍卖的拍品多为改革开放以后创作,大部分是近几年非遗受到全社会重视后才创作的。但是,从故宫香道传承而来的七日香、突破传统技艺局限创作的《杨贵妃》绢人,几近绝迹又再度恢复出来的聚元号弓箭、北京宫毯、北京玉雕、北京雕漆等,都蕴含着传统技艺的沉浮故事。据主办方介绍,有别于一般的古董和艺术品拍卖会,非遗作品的价值和功能更具多元性。要衡量非遗拍品的价值,不能只看年代、材质,而要看拍品背后制作技艺的稀缺程度和这些工艺中蕴含的丰富人文信息。
这些拍品中以一件镶嵌着金银、绿松石、珊瑚的蒙镶作品最为昂贵,起拍价达到了140多万元。一副楠木、红木、花梨精制而成的空竹象棋也格外引人注目,据说由于材质的稀缺,这样的空竹象棋仅有五副,其中一副金丝楠木质地的象棋已被空竹博物馆收藏。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所用古琴的制作者、古琴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王鹏特别演奏了一曲《良宵引》,使现场来宾近距离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记者在预展现场看到,70余位非遗传承人均在展示其作品的制作过程和技艺。其中北京玉雕传人妙手生花,短短几分钟便在一块和田白玉上雕出了一尊慈眉善目的观音像;不远处的“葡萄常”料器展台旁更是围满了看展群众,大家都对能够用玻璃做出如此逼真的葡萄啧啧称奇;展厅深处的一个展柜不时飘出一股股怡人的香味,那是北京传统药香的传人应看展群众的要求,一边为大家讲述各种药香的作用,一边配合着燃起不同的药香,让大家感受那迷人的香气,另外,老北京的彩灯、绢人、凤冠等,五彩斑斓,为整个预展增色不少。
“高文英木版水印《阿诗玛》无底价起拍……这位先生应价1000元、3000元,前排这位女士4000元、5000元,场内还有更高的加价吗?8000元,8000元第二次,8000元最后一次,116号这位先生,《阿诗玛》是您的了。”不过一分多钟的时间,首届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作品拍卖会成功拍出第一个拍品。
随后进行拍卖的4幅无底价起拍的木版水印纷纷创出高价,为这场拍卖开了一个好头。虽然拍品中不乏风筝、风车、绒花这样平时很难进入拍卖场的作品,但在拍卖师充满诱惑力的引导下,现场气氛异常火爆。
灯彩老人张连友在预展时,还担心自己的灯笼拍不出,“那我就白送,不会还没人要吧?”可是当他急匆匆走进拍卖场时,听到的消息却是自己的作品《万宝花篮宫灯》拍出3000元。老人脸上闪过一丝怀疑,但很快他就开心地笑了,“真的呀?那太好了!”
老人透露说,这类花灯平时大概卖1500元左右,“没想到居然能翻一倍,我始终都没敢这么想。”据了解,张连友平时生意已经很好,他制作的灯笼总是早早就被国外朋友预定完了。不过,这次参加拍卖会,他更看重的是市场对自己手艺的价值肯定。
拍卖会的第一个高潮是北京传统药香“七日香”带来的。以3900元起价的“七日香”引来多位竞拍者,只见场上的竞价牌此起彼伏,拍卖师更是行云流水般不断更新报价,最后这套拍品竟然以6万元的高价成交,是起拍价的15倍!坐在台下的传统药香制作技艺传承人李时亮看上去还很淡定,倒是他母亲在一旁紧张得直出汗,“哎哟!刚才我都快窒息了!”
拍走“七日香”的是来自山东临沂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传统技艺制作的‘七日香’在市场上比较少见,这种拍卖会又肯定不会有假的。”不过因为参与竞拍的人太多,张先生原本相中的风筝和彩塑京剧脸谱都被别人抢走了。另一位竞拍者罗先生花了33万元拍走了雕漆《八仙过海圆盘》和花丝镶嵌“银嵌百宝盛世永年如意”,他说古玩水太深,也很难“捡漏”,但工艺美术精品的市场前景却非常值得期待,“这些大师的非遗精品就是将来的文物。”
当日拍卖的最高成交价为120万元,由北京蒙镶——银鎏金镶百宝佛塔创造。北京蒙镶传承人吴中凤接受采访时表示,蒙镶佛塔能拍出如此高的价格,其主要因素有两个:首先是原材料,蒙镶一般是采用金银来做主体,主体上镶嵌了诸如绿松石、珊瑚各种各样的宝石,因此造价本身就比较高;其次,在工艺方面,蒙镶并非使用铸造工艺,而是采用纯手工打造,其制作有相当的难度。
另外,采用传统技艺制作的古琴也拍出80万元的高价。
最终,该场拍卖会成功拍出66件拍品,成交率达到76.74%,总成交额高达531.575万元。
拍卖为传承非遗文化开辟新路
此次拍卖会的目的是生产性保护非遗技艺,因为这些手工技艺的工厂目前效益都不是太好,所以对于这次非遗作品拍卖出乎意料的成功,北京市非遗中心主任千容表示:“这完全是一次真实的拍卖会,我们就是想通过这种形式对非遗产品的市场摸摸底,看看真实的拍卖现状。”她认为尝试大规模非遗拍卖活动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的有益探索,也是检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创作出的物质产品是否具有市场潜力的一次大胆尝试。千容表示,“拍卖前,负责拍卖会的荣宝拍卖公司也心里没底,担心冷场,但我们还是决定尝试性地搞一次,有了今天的结果,我相信以后这种拍卖的形式我们还会继续做下去,这个结果让我们很惊讶,也很兴奋。”
因为预展第一天只有3个人来办竞拍牌,北京荣宝拍卖公司副总经理王为对于这场拍卖起初并不乐观,“我觉得能拍出10万元不错了。”但是最终的成交额让他大跌眼镜之余又觉得很开心,“将来再搞十次这样的拍卖,也没问题。”
负责此次拍卖的北京荣宝拍卖公司注册拍卖师黄中美告诉记者,“因为以前多是举办的艺术品拍卖会,这是北京第一次举办非遗作品的拍卖,我之前也没有想到这些作品有的只是传统工艺的仿制品,比如一个面人能拍出七八千元,我真是没想到,同时也特别感动,因为很多买家跟平常的买家不太一样,作品本身的价格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传承了这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