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对长江文化的研究,繁荣昌盛,突飞猛进。研究的范围,约略言之,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对长江流域各大地区文化的研究,比如巴蜀文化、楚文化、吴文化等等,有的出了专著,有的发表了论文,有的甚至组织了学会,总之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另一个方面是对长江文化综合的研究。这方面的成果也是异常卓著的。已经出版的专著有李学勤先生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长江文化史》(1995),材料丰富,论证精湛,受到了读者的好评。此外,正在编纂中的还有湖北社会科学院主持的《长江文化研究文库》,规模非常庞大,邀请全国许多学者担任各部分的主编。规模之巨大可以说是空前的。另一部正在进行编纂的巨著,是由中国长航领衔编纂的《中华长江文化大系》,共分8编64卷,同样邀请了全国许多学者担任各卷主编,规模也是十分巨大的。仅仅从这三个例子就能够看到,长江文化的研究已经是当今学坛上的显学了。
宇宙间,事出有因。在这里,因究竟何在呢?经过我反复思索,我觉得,这首先应该归功于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则中国学人头上的紧箍未松,时时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唯恐什么人一念紧箍咒,则只好再一次躺倒在地大打其滚了。现在终于盼来了改革开放,头上的紧箍取掉,内心中的喜悦陡增,创作欲和写作欲突然腾涌起来,如海上怒涛,势不可遏。学坛上一片盎然生机,从来不敢谈的问题,现在敢说了。从前说得吞吞吐吐,欲语还休的问题,现在敢于直抒胸意了。长江文化,从前不能说没有谈过;但是讨论问题最多只能说是处于萌芽状态。现在则可以大谈而特谈了。
其次一个原因,我认为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这个号召或者共识有关。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对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到了近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隐而不彰,连中国人民自己都失去了信心。崇洋媚外之歪风邪气,达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一旦弘扬中华文化的口号提出,顺乎民心,应乎人情,“好雨知时节”,它滋润着亿万中华人民的心。中华文化,内容异常丰富,长江文化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归入弘扬之列,自然不在话下。
再次,中华文化的来源决不止一途。世界文化史的公例是,古老文化的诞生离不开大江大河。古代埃及如此,古代巴比伦也是如此。中国又焉能例外。中国河流之长者,北有黄河,南有长江。中国最早的文化,即源于此二江河流域。总起来看,黄河流域可能早了一点,至少,是比较为人所知。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几个朝代的首都都在黄河流域,可以为证。但是,长江流域文化的兴起决不稍晚。现在的考古发掘工作明确无误地证明了这一点。但是,由于某一些原因——有的原因至今还说不明白——,多少年来,黄河文化一花独放,讲中国历史,也往往只讲黄河流域的古代文化,没有能让人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全貌或者真正面貌,不能不称之为憾事。现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也吹醒了长江文化的研究。中国古代史的真面目才大白于世。对中国和世界学术界来说,这不能不说是十分值得庆幸的事。
也许有人要问:在短期内,一下子出版了3部内容相同的巨著,这是否可能有重复之处呢?这是否也属于中国常见的一窝蜂的现象呢?我敬谨答曰:不!不!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3部巨著,虽然研究的对象都是长江文化,但是,取材的繁简并不相同,处理材料的角度和重点并不相同,读者的对象也不相同。3部巨著只有互补之功,决无重复之嫌。
《长江文化史》,既然称之为“史”,就必然要按照历史顺序来叙述长江文化,从史前一直讲到近代,在每个时期中分门别类叙述文化的各个方面,对文化交流特别重视。这是一部谨严的自成体系的学术著作。至于《长江文化研究文库》,既然号称“文库”,就是以单独著作为基础,这些著作涉及长江文化各个方面。既然号称“研究”,就是要强调学术性,强调系统性,强调真知灼见。
谈到现在这一套《中华长江文化大系》,虽然规模同样巨大,却与上述《文库》不同,不是专门著作,而是综览概述,以人文景观、自然风光、艺术神韵、风土人情等为主干;虽同样强调学术谨严;但文字力求生动、活泼,雅俗共赏。与《文库》可以说是异曲而同工,殊途而同归。
我个人认为,黄河与长江,有许多共同之处,“黄河之水天上来”,长江之水也同样是天上来,却也有极大的不同之处,黄河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自然景观有些单调、枯燥,而长江则迥乎不同。这里山高水长,峰峦竞秀,鬼斧神工,天造地设。特别是在三峡一段,更是秀色甲天下。中间的庐山,拔地而起,成为世界名胜。长江流域,大山之外,还有大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在万里长江的岸边上。
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长江的自然景观,不管是多么秀丽雄伟,毕竟都是天造地设自然生成的,而文化则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东西,二者能够同日而语吗?这个疑问不能说是没有道理,我曾再三仔细地考虑过这个问题。我觉得:二者确有不同之处,而相同之处则更多,更重要,更有关键性。文化的特点在于有个性,有生命。我曾在国内游过一些名山。最初不过是慕名而去,只是浮光掠影地欣赏大山之秀奇雄伟,没有深入思考。现在思考起来,山与山是不同的。泰山决不同于黄山,黄山决不同于青城山。依此类推,则峨眉山决不同于华山,华山决不同于五台山。每一座山的个性昭然可见,而山的生命即寓于其中矣。我也曾到过世界上许多国家,瑞士独以山青水秀蜚声世界。我面对瑞士的山水,只觉得秀丽神奇,非语言文字所能表达,心动神移,徒唤“奈何”。现在想来,瑞士的山水决不同于中华,这种奥妙神奇,难道不就是瑞士山水的个性表现吗?联合国把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名山列入文化范畴,是非常有道理的。
眼前这一部《中华长江文化大系》,把长江流域的自然景观纳入书内,而且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见编著者眼光之犀利,识力之超群,不能不令人佩服。书中的第一编:山高水长,首先拈出“山”“水”二字。第二编:物华天宝。第三编:胜景佳迹。都是与山水有关。其余各编对山水也多有涉及。读者自然能辨识,用不着我在这里饶舌了。论长江文化而首先介绍长江流域的奇山异水,真可谓探骊得珠,深中肯綮矣。
在这里,也许又有人会提出疑问:你们这一套《大系》醉翁之意是不是在于促进旅游呢?这个疑问不能说事出无因。但是,我在上面已经说过,这一套丛书的目的是以生动活泼的语言介绍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长江文化的方方面面。就算是促进旅游吧,我们也必须对旅游重新加以认识。值此地球已变为地球村之日,我们国内最高的目标是安定团结,全世界最高目标又何尝不是安定团结和世界和平呢。而能达到这个目的的唯一途径,就是促进人民与人民间,民族与民族间的了解、理解、沟通、友谊。而能促进互相了解,加深友谊的重要途径之一,则是旅游。过去那种认为旅游只不过是游山玩水的观念,实在应该改变了。
根据我这些简略的论述,这一套《大系》的重要意义以及它在三套巨著中特殊的地位,已跃然纸上。它的出版一定会受到国内外读者的热烈欢迎,完全可以预卜。是为序。
链接
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工程、中国长航主持编著的鸿篇巨制《中华长江文化大系》,已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和武汉出版社联合出版。
《中华长江文化大系》拥有8编64卷,2000多万字,6000余幅珍贵图片,时间跨度五千年,地域涵盖整个长江流域。具体内容包括:山高水长: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物华天宝:长江流域的自然蕴藏与人文发掘;胜景佳迹:长江流域的名胜古迹与文化遗存;艺文神韵:长江流域的文化流传与艺术欣赏;民俗风情:长江流域的民风民俗与逸闻趣事;民族宗教:长江流域的民族衍生与宗教流布;千古风流:长江流域的名人名绩与风流逸事;世事沧桑:长江流域的文明演进与文化发展等八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