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5日至5月25日,红龙东游记——威尔士视觉艺术展由八位中国青年艺术家和三位知名威尔士艺术家的作品分别在重庆、广州、上海、北京巡回展出。。5月14日下午,展览的北京站巡展在墙美术馆展出。红龙是威尔士的象征,作为此次展览的主题寓意来源于,在2008年3月31日至5月5日期间,八位中国艺术家受邀在威尔士进行驻地访问。同当地艺术家及艺术院校人士展开交流并体验当地生活,回国后以威尔士体验为创作基础进行相关的艺术创作。开幕式现场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发言人、墙美术馆馆长冀鹏程、威尔士多媒体艺术家克里斯汀•米尔斯现场发言。
此次展览的八位中国青年艺术家分别是:陈晈、陈伟、侯力丹、蓝剑、刘凡、刘茵、王川、殷双一。另外三位知名威尔士艺术家是伊万•巴拉、克里斯汀•米尔斯、玛丽•洛伊德•琼斯。创作方式涉及:视频、多媒体、装置、绘画及摄影。伊万•巴拉的是威尔士“艺术家项目”创始人,参展作品为架上布面综合材料绘画,《巨像的游行》、《森林之心》、《舟》等作品表达作者对政治、历史、文化等不同的角度的看法。克里斯汀•米尔斯的作品《意即如此》以视频和装置结合的方式展现,从当地牧场的如何处理母羊认领羊羔的方式,扩延至威尔士的移民身份认同工厂化农场经营问题、文化认同的问题。从一小片土地上的特殊文化背景所带来的挑战。玛丽•洛伊德•琼斯的综合材料作品《无题》以拼贴、缝制的手法从作品形式与以男性主流艺术形成对比,显现其强烈的女性艺术特点。她的作品内容关心环境、历史问题:“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反映出我的身份,我与土地的关系,对历史以及威尔士文学和语言的传统感悟。我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创造多层次的作品,由此我的作品也与语言的诞生,早期人类的印记以及威尔士传统自负相联系。”
对文化差异的体验与表达
中国青年艺术家陈晈是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一直比较留心观察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不同的文化给不同的人建构出各自看待世界的角度。这就是人们眼中的世界为什么会如此的不一样。互换角度不仅可以更了解对方,更重要的是可以认识自己。”《伟人像之张衡、歌德、孔子、牛顿》布面综合材料的作品从中国的学校教育基础形式出发,看教育的主体思想。与西方人如何看待这些伟人?对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怎样的差异作为比较。蓝剑铜版画作品《城市标志系列》对建筑物的关注体现出对生命、时间、空间的思考。中国美院公共艺术学院的殷双一在威尔士的访问对这片土地的山有着浓厚的兴趣:“赴威尔士之前我就对她的地貌特色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来自威尔士的朋友介绍‘若将威尔士的平展开来,她的领土面积将是英格兰的20倍。’踏上这片土地后,果然如此。”她以草为材质用中国人的思维和语言来表达对威尔士山峦的体验,在她的装置作品《山》的语言形式上看到中国画山水中皴法的意味。
中国青年艺术家从不同的角度,于创作中表达在威尔士的访问中获得的体验。作品延伸至跨文化交流,环境问题,教育体制问题以及个人对不同文化体验的表述。充分展示了艺术家的创作热情和思辨的精神。作为两国的系列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两国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促进做出努力的同时,使两国艺术家获得更多的创作空间和机会,以促进不同地域和文化间的交流。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