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传统的感性显现不仅应该体现在世博会的展品中,也应该体现在中方参展人员的行为方式、心理体验和价值观念层面上。
随着时间的逼近,世博会的筹备快进入布展阶段了。一个紧迫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如何使中国文化传统在世博会上以感性的方式显现出来?
首先,从诠释学的观点看,应该把“中国文化传统”与“中国传统文化”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就“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它既包含着活的东西,也包含着死的东西。比如,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妇女缠小脚乃是对女性生命和人格的摧残,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已然死去的东西。对这样的东西可以进行研究,但没有必要在今天再加以复活和宣传。反之,“中国文化传统”体现的则是富有生命力的文化精神,如正道直行、民贵君轻、忧国忧民、自强不息等等。
其次,“文化”概念存在着“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主要指观念上的文化或文化观念。广义的文化则把人的行为、观察和思考所涉及到的所有的对象都理解为文化。它拥有以下六个不同的层面,即器物、工艺、行为方式、制度安排、心理体验和价值观念。显然,在我们看来,广义文化的上述六个层面在世博会上都应该得到充分的显示。我们不妨把前面三个层面称作 “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把后面三个层面称作“文化的内在表现形式”。
最后,就中国文化传统的感性显现而言,应该在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表现形式之间建立必要的张力:一方面,在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中,器物层面和工艺层面是最具感性冲击力的。正如人们一见到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就会联想起埃及文化一样,他们一见到瓷器、丝绸、茶叶、狮子舞、赛龙舟、长城、天安门、兵马俑等标志性的器物、建筑或艺术品,也很容易联想起中国文化。当然,行为方式层面也是不可忽视的。在世博会期间,成千上万的国际友人会涌入上海,进入世博园区,直接与之打交道的社会群体将是:飞机上的空姐、火车上的服务人员和出租车司机,旅馆、饭店和商场的服务人员,世博园区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中方参观者和维持秩序的警察等等。在这些社会群体中,每个人的行为方式都会自觉地或不自觉地体现出。正如一滴水可以映射出太阳光芒一样,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也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
另一方面,在文化的内在表现形式中,制度层面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主办方,中国一定会设计并确立起一系列规章制度,以确保世博会顺利进行。而在建立这些制度时,我们也需要认真地反思一下,如何通过人性化的制度层面,展示出中国文化的主导性精神和价值取向。
总之,中国文化传统的感性显现不仅应该体现在世博会的展品中,也应该体现在中方参展人员的行为方式、心理体验和价值观念层面上,体现在我们人性化的制度安排上。这种展示应该是全方位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