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不断升温,引领了一股当代艺术潮流。市场的高调介入令人们产生了疑惑与忧虑。甚至有些媒体的过度报道,使人们怀疑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是否处于良性发展。基于这一问题,著名批评家、策展人管郁达先生对此做出扼要的剖析。
对所谓的操纵中国当代艺术这个观点,管郁达觉得恐怕还是人的心理产生“狼来了”这一认识的可能性多一点。他表示,艺术在今天不可避免必言政治,它是意识形态上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竞争的一部分,不可避免的要跟政治产生竞争,跟政治的这种意识形态的竞争,而现在主要是体现了一种经济上面的竞争。
把视野放宽,管郁达觉得,像中国这样的一个国家,西方人终于意识到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以一种当代的面貌重新崛起、重新放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对话时,其实他们没有做好准备,中国人自己也没做好准备。所以就生出很多是非来。比如说现在的艺术阴谋论。
谈到非专业的媒体像《南方周末》、《民航报》等都在报道、转载这些时,他认为这可能有一个误区,好像是很多人以为这个艺术家有钱了,艺术的那种纯洁性会受到损害。他以为这是没有必要的。一个艺术家做自己的画,他跟有钱没钱一点关系都没有。就像毕加索说,他到晚年已经很有钱,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去画。
管郁达客观的讲到中国的问题就是一个合理的市场结构、批评制度没有完整地建立,而其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还是没有一个多元化的东西。他觉得现在要警惕的恰好是某种声音的一种独大,或一元化的东西。现在整个是一个判断期,是判断艺术品、艺术家的价值。像岳敏君,他以前画得好,有钱没钱他都画得好,这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家体系。如果很多元化的机制建立起来,即便是在极端商品化的社会里面,他们个人还是会完成艺术家自己的创作的。这就是大家都认为是金钱世界的西方,仍然出现了这么多了不起的人物的原因。
管郁达认为,假如中国当代艺术没有画廊,没有市场,没有策展人,没有媒体,没有批评家或艺术家的共同努力,就不可能建立起来。“鼓励多元化而不是动不动就说后面有一个什么国际资本在操纵,什么势力在操纵,给他妖魔化了,放大了,这是不对的。”这是管郁达的一贯观点。他认为艺术形态在中国是需要大家来维护的、更多元的一种状态。而不要把它简单地归结成很可笑的一个结论,整个意思简单化。对此他表达了他的看法,他不是很赞同朱其的观点。
他觉得当代艺术是在成长当中生成的一种东西,需要更多的一种鼓励或支持。因为中国当代艺术是当下性的,这种建树性的艺术应该说从现在才开始。中国遇到了一个很好的历史机遇,中国人从此终于可以在一个公平的国际舞台上和西方强势文化对话。这是一个大家应该重视的一个局面,应该去做一些建树性的工作。可以批评,但不能抓着不放。那些不好的东西会被自然淘汰。
管郁达觉得当代艺术应该保持更多元的东西,而不是说重新去建构一个权威。市场语言或意识形态语言,都是祸根,都是艺术的大弊,艺术自由的大弊。他说大家都有房有车了,更应该去追求理想,因为理想更高贵了,更应该追求文化上的这种建树和抱负。他觉得支持或者响应那个问题,就不是一个批评家要去关注的问题。
管郁达表示虽然自己基本上不太关注,但是毕竟身在江湖,基本上不大同意这些观点。画的品质跟有钱没钱没有关系。有钱就画不好,没钱就找理想,这种逻辑推断很荒唐。以前这个观点就曾经被提出过。他认为这种话语的方式很可怕,完全是一个很时髦的一些学术名词包装起来的一种个人偏见。个人偏见也是能够理解的,但是如果上面罩上学术名词的话,那就很搞笑了。比如像《无极》,本来大家觉得可能还不是很乱,但非要把它弄得那么神神乎乎的,也就承认自己是在添乱。
管郁达表示,就是做你该做的事情就行了,不一定要呐喊。他不愿意参与到一个运动式的一个讨论当中,这个运动式的东西,大家要么就是拌嘴,要么表态,要么就呐喊,要么就作痛苦状。这些东西都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