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将成为OCAT长期项目的“新作展”中,充满了几乎不被归为“当代艺术”的作品。
“各种未来”这个项目由王炜和申舶良两位诗人发起,创作小组先后在新疆北部、辽东半岛、大巴山地区、贵州、内蒙古、渤海沿线等地采访、拍摄。展览展出了他们的阶段性成果,总共4个主题,《海的今天》、《可可托海:剩余物》、《马人》和《走向荒野的哲学》。
国内的当代艺术风生水起了这么些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心怀敬畏的观众来到美术馆。但如今美术馆办展,已很难仅用一两个“著名”作品和艺术家唬人了。据说去年5-7月在深圳OCAT展出的“关于某物的报告”就引发了一些恶评,因为这整个展览说到底只展出了一件不算复杂的作品,令专程赶来的观众觉得不值。
OCAT今年的第一个展览“新作展一”,可以说走到了上述情况的反面。
主题展“从艺术的问题到立场的问题: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回响”共展出23件作品及文献,作者的大众知名度大多有限,但充分体现了“策展”在激发作品意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抽象式地选取这些作品和文献,展览讨论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从主流显性意识形态后退为隐性意识形态甚至成为被批判对象的过程。
这么说可能太枯燥,不妨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被编为1 号的展品,是关于董希文创作的出版物和文献,董希文因油画《开国大典》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家喻户晓,他那种民族化的油画无疑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的代表。尽管民族艺术是这位人民艺术家的崇高信仰,他在“反右”期间所写的自我检查却表明他对欧洲艺术也有“抑制不住的喜爱”。第20号展品“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的名单、入选作品画册,落选作品选集和1986年‘珠海会议’的组织架构和参加艺术家名单”,则源于30年前的艺术语境。第六届全国美展发生在著名的“85艺术新潮”前一年。在美展的落选作品选集中,我们可以看到叶永青、张晓刚等响当当的名字,他们后来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崛起并走向世界的代表、带头抛弃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先锋,但当年他们也期待被官方美术展览所包容,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
总之,在这个将成为OCAT长期项目的“新作展”中,充满类似值得解读玩味的细节,以及极少出现在当代艺术展中、几乎不被归为“当代艺术”的作品。然而获得这些细节的前提是,要有足够耐心阅读文字量很大的展签。可惜的是许多文献被放置在玻璃盒子里无法翻看,否则观众应该可以自己发现更多线索。
相比主题展很强的学术性,两个平行展“各种未来”和“让现代继续:沉浸,等待,理想主义”则体现了另外的策展思路。尤其是“各种未来”,在作品还不存在的时候,“策展”就开始了,展览的框架也已基本形成。这个项目由王炜和申舶良两位诗人在2011年 7月发起,创作小组先后在新疆北部、辽东半岛、大巴山地区、贵州、内蒙古、渤海沿线等地采访、拍摄。展览展出了他们的阶段性成果,总共4 个主题,《海的今天》、《可可托海:剩余物》、《马人》和《走向荒野的哲学》,分别关注渤海地区的填海造地工程、哈萨克族的迁徙、马匹改造者和NGO在中国的困境。每一个主题的成果都包括影像、照片、印有总结性文本的小册子和贴在墙上的长诗。另有项目参与者写的18份不署名的片段式感悟放在展厅里,供观众随意取阅。
这个项目之所以特别吸引我,是因为他们做了一件记者十分向往但很少有条件做的事情。而且由于策展人诗人的身份,他们的“报道”虽不见得全面客观,但比绝大部分记者写得更好。比如《马人》(即“养马的人”)一文,用极具文学性的手法展现了马匹改造方式的演变,以及骑兵部队的马人、当地马人和发达城市马主之间养马理念的冲突。“每天下午五点,种马场充满混浊的生殖气味。配种室旁边,流水线般的廊道里,上百匹母马被驱赶进来。”文章堪比短篇小说,一开始读就停不下来。
他们自己也意识到自己其实在充当“记者”:“从理想上来说,‘记者’意味着认知的步行状态,多少有点苏格拉底的意味”、“人是不可完成性的呈现。在记者的工作过程中,我们不断从各种各样的他人那里,体会到不可完成性”。同样由于策展人是诗人,这个项目起点高至亚里士多德,呈现方式也极具诗意,结论则非常开放,没有明确的指向性。或者说,他们所做的这一切,尽管不乏社会意义,最终还是指向某种自我完成:让自己思考更深刻、写得更好。
总体而言,整个“新作展一”都不失为一个具有启发性的展览,它指出当代艺术可以有很多玩法,可以从一个“策展”概念变成一件实在的事情、成为滋养其他领域的土壤,而不仅仅是做个大装置放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