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一苇先生撰著的《中国篆刻史》日前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叶氏的另一部专著《中国篆刻学》不久也将刊行于世。
叶老先生虽志在教育,却以篆刻、书法和诗词为终生雅好,晚年赋闲在家,更潜心于篆刻理论研究,先后撰有《篆刻丛读》、《雕虫札记》等多部著述。以其多年的造诣和执著,叶先生对于篆刻必有不少真知灼见,且听他———
叶一苇
中国的篆刻艺术是由古代的玺印发展而来,可以分写为“印学史”、“印章史”和“篆刻史”,过去,这三种“史”往往混为一谈,不分彼此。我个人认为,中国篆刻史应划分成古代玺印的“实用”和篆刻“欣赏”两个历史阶段:自春秋战国到秦、汉、魏晋,为古玺印的实用时期;自元代文人篆刻兴起直到现在,为篆刻欣赏时期;唐、宋则是这两个阶段承上启下的过渡。
古玺印到了唐、宋,分成两条流向:一条是扩大了官印的形式,导致了以后官印的发展,这是实用的流向;另一条发展为文人篆刻,这是欣赏的流向。
中国的篆刻,开始是以摹仿古代玺印的形式,刻作姓名印起步的,后来发展为“词句印”,印面呈现出“隽语秀句”,由简单的“穷款”发展为洋洋洒洒富有文学色彩的边款。所以,它的发展过程是逐步与文学以及其它艺术结合的过程。正由于如此,篆刻才脱离了附属于书画的地位,成为一门独立欣赏的艺术。我在《中国篆刻学》一书中,着重阐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篆刻的概念。目前,对“篆刻”概念的理解是混乱的,即把自春秋战国以来的玺印和后来的文人篆刻统称为“历代玺印”,没有区别它们的“实用”与“欣赏”作用,于是“印章艺术”、“篆刻艺术”模糊不清。概念的不明确,给理论研究与创作都造成了一些影响。本书认为,“篆刻”的概念是指自元代文人篆刻以来专为欣赏而创作的艺术作品。
二、篆刻的言志抒情。篆刻作品刻什么内容,用怎样的形式,目的都是为了言志抒情。因而,“词句印”是篆刻创作的主要形式,最能表现篆刻的特性,也最具艺术价值。“姓名印”只能作为一种附带的创作。
三、篆刻的艺术思维。篆刻创作既是文字的思考,又是艺术的构想,“理”与“趣”相辅相成,既要运用逻辑思维,又要运用形象思维。在创作的艺术构思中,往往博采众长,诸如古代篆书的造字原理、书画理论、诗词歌赋的美学思想等等,正是这些基础的综合作用,方能达到完美的形式。
四、篆刻形式美的构成。篆刻的构成是以字法、篆法、章法、刀法为主要支柱的,这些要领既是历代玺印的精华,又是随着时代而不断创造发展的。
五、技法与道的升华。艺术的品位不停留于技法,而是要表现出境界,从印内到印外,耐人寻味。篆刻的形式与文字内容的相得益彰是历代许多篆刻家不断总结、创造的成果,虽为数不多,但值得发扬光大。
六、深入与浅出。过去的篆刻家们不断地研究与探索,使篆刻由单调到丰富,逐步深入,到了晚清达到成熟,总结出篆刻艺术是诗、文、书、画的融铸。时代的变迁,要求篆刻有一个“浅出”的表达,以扩大受众面。既要“深入”又要“浅出”,既要避免走向工艺化,又要避免流于“商品化”,这是当前篆刻有待思考的问题。
七、修养。篆刻是一门“浓缩”的艺术,它于方寸之间,呈现大千世界。历代以来,篆刻虽不乏名家,大家却很少。这种现象说明成就如何在于修养。中国的书画和篆刻艺术,虽形式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学识的综合体现。
以上是我编写《中国篆刻史》和《中国篆刻学》的一些认识,不揣浅陋,请方家指点。因能力有限,浩浩中国篆刻史,非一人可以穷尽。但集腋成裘,拙作的真正动机在于抛砖引玉。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