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元明
邓石如(1743--1805),初名琰,字石如,后因避讳改字顽伯。邓石如篆刻是建立在篆书变革之上的。他以斯篆为根基,博览周秦汉魏以来的各种金石拓本,广采博取秦汉等金石文字之妙谛,熔为一炉,化为无形,从而塑造出自身特色。吴昌硕评邓氏篆书“已经凌驾于《琅琊石刻》和《泰山二十九字》之间。”
邓石如篆刻早年并不学汉印,而仿何震、苏宣和梁千秋等人。随着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渐将个人篆书意趣融入到印的创作中,造就了以圆劲取胜、婀娜多姿、风神流动、饱含笔墨情趣的崭新风格。吴熙载说:“以汉碑入汉印,完白山人开之,所以独有千古。”包世臣说:“山人尝言:刻印白文用汉,朱文必用宋。”丁敬的意思也是“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
邓石如以篆书结字笔法为创新的契机,以刀代笔,淡化“刻”的趣味,倡导“笔意表现论”。横画不平板而有波磔;竖画不死硬而多带弧势;斜画也不象汉印那样多作四十五度的斜笔,而随意使转自如,整体上富于书写感,并得方中寓圆的汉篆体势,灵动朴拙而有气势,将“刚健”和“婀娜”统一起来,实质上是篆刻中“方”与“圆”的和谐统一。魏稼孙评邓氏的篆刻说“书从印出,印从书出”。这正是邓石如篆刻的最大成就和创新之所在。除此之外,边款形式里,正、草、隶、篆等各体皆备、丰富多彩。并且对刻印有精辟的诊断:“求规之所以为圆与方之所以为矩者以摹之”,“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如“江流有声岸断千尺”(图一)。
正因为是创新,自然有成功有失败。邓石如在创新之初的作品中,有些印文笔势过分动荡,沉劲不足,刀法缺乏力感,给人以浮滑妩媚的感觉,如“我书意造本无法”(图二);有些章法布局上因为适应篆书体势,而忽视篆刻本体的需要,存在不合理、松散的弊病,如“适园”(图三)、“人随明月月随人”(图四),但随着篆刻水平的提高而逐渐日臻完善。
吴熙载(1799--1870),字让之,别号让翁,为书法家包世臣的学生,邓石如再传弟子。篆书和篆刻均取法邓石如。 赵之谦说:“圆朱入印始赵宋,怀宁布衣人所归。一灯不灭传薪火,赖有扬州吴让之。”曾自述“弱龄好弄,喜刻印章。十五岁乃见汉人作,悉心摹仿十年。凡拟近代名工,亦务求肖乃已。已五年,始见完白山人作,尽弃其学而学之。” 吴熙载虽学邓氏,但有自己的面目。喜用汉篆入印,印如其书而个性特强;善用刀刃“披削”,刀痕毕露,圆转熟练、气象骏迈,似不着力犹如写字,宛转自如、坚实得势,充分表达笔意,立体感极强,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内,稳中见奇。高时显说:“让之刻印使刀如笔,转折处,持续处善用锋颍,糜见其工。”任堇说:“(让之)晚年刻印多,故手指坚实;顿刀不锋,故圆劲有力。”
吴熙载成熟期的细白文印,巧拙灵动而又朴质自如,运刀清浅取势,一任自然,体现出刀趣石味,印文篆法渗入自己的篆书笔法,犹如写字,兴浓墨酣,信手一挥而就,如“让之手摹汉魏六朝”(图五)。作满白文印多中间粗两头细,显得醇厚,富于立体感,而不板滞,如“好学为福”(图六)。朱文印善用汉碑额法与墓志盖,较邓石如更能融合宋元朱文之长,婉约穿插、虚实相间,给人以长袖善舞、一波三折、空灵蜕出、刻露殆尽的意境,是刀是笔,非刀非笔,比邓氏更显俊秀潇洒,融雄秀于一体,具有文静、大方和含蓄的内蕴美,如“岑仲陶父秘芨之印”(图七)。边款得力于深厚的书法功底,刻以行草而落刀自然,生动舒畅,别有风韵,晚年作品更入化境,如“逃禅煮石之闲”(图八)。
吴昌硕评:“让翁平生因膺服完白,而于秦汉玺印探讨极深,故刀法圆转,无纤曼之习,气象骏迈,质而不滞。余尝语人:学完白不如取径于让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