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学术库 > 美术史 > 艺术概论

艺术论与浪费论所折射的阶层心态

如果您把苹果扔到水里洗一洗,然后放在嘴里吃掉,我告诉您,这不是艺术。如果我把10吨苹果倒进池子里,您别认为我在加工苹果,准备销售,这是艺术!这种艺术叫《洗苹果的行为艺术》。如果苹果烂掉,我看可以叫《烂苹果的行为艺术》或叫《烂苹果气味的艺术》。在深圳第四届当代艺术展中,就出现了这样的艺术。可是居然有人不能欣赏这类艺术,说什么浪费,并叫嚷:“浪费就等于犯罪。艺术家为什么不把自己种的苹果扔到水里去呢?”

  这确实不是艺术性的评论。用某些艺术家的话说,这种人“特农民”。其实,并不是只有农民才会用这种眼光欣赏艺术。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从吃苹果到玩儿苹果,苹果没有变,但人们对苹果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究竟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时代的倒退?这确实是需要人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艺术家的创作原料是苹果,这些苹果可能是艺术家买来的,也可能是别人的捐献,但所有权已经归艺术家了。这就是说,尽管苹果不是艺术家种的(苹果无法“种”,苹果树倒是可以“种”,不过艺术家可能没有时间“种”),但是,艺术家有权支配这些苹果,他可以吃掉,也可以送人,当然还可以当作艺术的原料,倒进池子里,让其烂掉,即使观众不欣赏这件作品,也不能强求艺术家亲自种苹果。这句评论所隐含的基本假定是,如果是自己生产的东西,可以任意地糟蹋,如果是别人生产的产品,使用起来就应当小心,不要浪费。这实际上是忽视了所有权的基本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是花钱购买的商品,买主有权任意支配,除非法律或买卖人之间有特别的约定。

  承认艺术家这种形式作品存在的理由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规定,任何人都有表达自己感受的自由,包括将10吨苹果泡在水里。当然,这里所包含的基本假定是,这些苹果是艺术家合法取得的。

  无论是作为水果食用的苹果,还是作为艺术原料烂掉的苹果,都只是一类物质而已。对有些人来说,将10吨苹果倒进水里这种消费方式是一种艺术,满足精神上的需要;而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种浪费,满足的只是创作者哗众取宠的表现欲望。文明社会允许不同的价值观同时存在,并且允许持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们之间展开理性的讨论。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倾听,学会宽容。

  从吃苹果到玩苹果,艺术家找到了苹果的新用途。按照这样的思维方式,年轻人会不断地发现苹果的其他用途。正是这种开放式的思维方式,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我认为将10吨苹果倒进水池是有些可惜,但我也知道这样说许多“小资”会嗤之以鼻。但小资的存在未必是坏事。如果没有小资,就显不出“无资”或“中资”来。这种不同阶层人群的存在,恰恰反映了中国改革后的社会发展趋势。或者反过来说,在《洗苹果的艺术》中可以折射出当今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状况。听说已经有学者对中国的社会阶层进行了认真的学术分析。不知道这种分析是否有这件艺术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心态更科学,更细腻。

  国外的艺术家用一整块布将国会大楼包扎起来,您说这是不是艺术?中国古人将一座山凿成一尊佛,您说这是不是浪费?艺术创作说到底就是艺术家将自己的感觉运用特殊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行为;对于观众来说,面对一件被称为艺术品的东西,也有权表达自己的感觉。这种表现的自由与表达的自由,是一个社会成熟的表现。如果有人将苹果从池子里捞出来啃上一口,或许是破坏了艺术家的作品完整性,或许是参与了艺术家的创作活动。谁知道呢?

  从洗苹果的艺术,可以看出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也折射出了中国各阶层人群的心态状况。既然这件作品有如此大的信息含量,您能说它不是一件艺术品吗?当然,我的分析本身可能也是参与艺术创作的活动。从这个角度讲,我可以毫不客气地将我这件作品称为艺术品。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zsk/zhmss/13/2019-09-18/19916.html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