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对“艺术繁荣”、古希腊的“艺术形式”等范畴的含义的非凡梳理,重新解读马克思有关物质生产和艺术繁荣的“不平衡关系”,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摘要:马克思是在平衡论的前提下谈不平衡的。
马克思有关物质生产和艺术繁荣的“不平衡关系”的命题,是一个经典的命题,也是一个被后来的探究者不断解释的命题,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所以如此,乃是不同的探究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对那段手稿中极其简约的、带有思路性并表现为提纲式的话语进行了不同解读,并得出不同意义的结果。例如,早期有关“不平衡关系”是“现象”还是“规律”,的争论和马克思的立旨是在“平衡”还是在“不平衡”的争论等。当然,这些争论的目的都是力图恢复、还原或逼近这个话题的原始意义,但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还原理解,确非易事。笔者认为,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还原理解,第一,要知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二,要对马克思有关“不平衡”理论表述中所提及的一些重要的范畴、概念(比如“艺术繁荣”、“古希腊的艺术形式”、“历史形式”等)的含义进行必要的界定和梳理。否则,概念理解上的稍稍差异,便会导致话语意义理解上的谬以千里;第三,要结合文本语境和时代语境来理解马克思的表达思路。本文力求运用以上三种方式来重新解读马克思有关物质生产和艺术繁荣“不平衡关系”的命题。
笔者认为,马克思提出物质生产和艺术繁荣的“不平衡关系”的命题,是在承认物质生产和艺术繁荣是平衡的基础上提出“不平衡”的。
要解释好这样一个悖论性的话题,我们首先要重新解释“艺术繁荣”的含义。“艺术繁荣”(又译作“艺术繁盛”)的含义有两个义项。第一层的意思是指物质“硬件”方面的艺术繁荣。艺术产品本质上是一种精神产品,但它要得到“实现”,必须借助于物质载体,比如规模印刷、优良的纸张、精美装帧、大量发行、旺盛的读者购买力、传播和交流速度的快捷等。这样的“艺术繁荣”都和物质生产分不开的,甚至包括作为社会分工而独立的有闲阶级(包括专门的思想家、艺术家等)的出现,也都和物质生产分不开的。第二层意思是指艺术作为非凡个性化、主观化和精神创造性非凡强的“软件”方面的艺术繁荣。“软件”方面的艺术繁荣又可分为两点。第一,以不可再生性的特有思维方式为标志;第二,以一个、凡个或一批作家高质量、高品位的艺术品的出现为标志;而这些高质量、高品位的艺术品的诞生,主要依靠于艺术家非常个性的卓越的思想力和艺术表现为等。
就“艺术繁荣”的第一层含义来说,马克思承认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繁荣是平衡的,成正比例的;就“艺术繁荣”第二层含义来说,马克思又认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艺术繁荣是不平衡的,不成正比例的。这样,马克思就从“艺术繁荣”的第二层含义,否定并批驳了庸俗的自然唯物论和庸俗的生产力决定论。不平衡的“艺术繁荣”是作为一种比喻的案例镶嵌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书表述中,的。马克思虽然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没有明确地说出物质生产和艺术的“硬件”繁荣,是同步的、平衡的、成正比例的,但是这样一个结论,笔者认为,应是包含于马克思思想逻辑之中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整个的精神文化形态的“硬件”繁荣,都可纳入这一机理之中。
马克思的“平衡”论,可以从两个方面得以说明。第一,可以称之为肯定性平衡。所谓肯定性平衡,就是物质生产(实指物质生产力的进步和和之相道应的物质条件的进步)和艺术的“硬件”繁荣是平衡的成正比例的。也就是说,随着物质生产力的进步,艺术发展的“硬件”也随之进步和繁荣。前面所举的规模印刷、优良纸张、精美装帧、大量发行、旺盛的读者购买力等,即此。甚至包括作为社会分工的有闲阶级(艺术家是其中之一)的诞生,也是物质生产力进步的结果。第二,可以称之为否定性平衡。所谓否定性平衡,指随着物质生产力的进步,替代了历史上曾经一度盛行和繁荣的艺术存在的“硬件”方式。马克思说,史诗《伊利亚特》,作为艺术存在“硬件”方式(指口耳相传的存在方式),随着“活字盘甚至印刷机”的诞生,便会随之消失。马克思说摘要:“随着印刷机的出现……,史诗的必要条件岂不是要消失吗?”“史诗的必要条件”,就是指史诗的前后代口耳相传的“硬件”的艺术存在方式。否定性平衡,可以理解为一种繁荣替代了另一繁荣摘要:一种进步的新的硬件的物质样式替代了一种落后的旧的硬件的物质样式。
马克思有关物质生产和艺术繁荣不平衡论的观点,主要依据于“艺术繁荣”的第二层含义。但是马克思的不平衡观点,应是建立在平衡论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不平衡论和平衡论,本质上是不矛盾的。不平衡论是在平衡论的基础上深入思索的结果,同时也是马克思辩证思维逻辑的必然产物。马克思的不平衡论观点,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到说明。
第一,马克思认为,“艺术繁荣”是以一种历史的不可再生的特有的思维方式为标志。这种思维方式,在历史某一特定时期非凡盛行。从而构成了某种艺术繁荣的局面,古希腊的“艺术形式”就是这样。马克思所讲的古希腊的“艺术形式”,千万不要以我们今天狭义的艺术样式的含义来理解。结合上下文语境,马克思实质上是指古希腊人在人类发展史上所特有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就是神话思维,或用今天的时髦语说即诗性思维。马克思说,“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又说摘要:“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幻想的思维方式去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意思是,古希腊人是通过想象和幻想的思维方式去认知自然和社会的,也就是说,神话思维和诗性思维是古希腊人认知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特有方式,也是一种有重要意义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只停留在人类的早期阶段,随着人类科学思维的到来,神话思维和诗性思维便会逐渐消失。但是,它在人类历史的发展史上,非凡是在思维的发展史上却有着划时代的无法替代的意义。正是从这个角度,马克思将之称为“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所谓“重大意义”,当然是指人类发展史上或人类思维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古希腊人的思维属于“儿童”思维。儿童是一种比喻,比喻人类的早期。我们从儿童绘画中可以心得到“儿童”思维的特征。儿童绘画里的感知,是和成人不同的,它的夸张,它的结构的错位,色彩的大胆,理想的浪漫,想象的奇异,都是成年人不可理解的。但你若从思维方式来考察,就会感受到它的魅力所在。也只有从儿童特定发展阶段的思维方式,才会看出它们的价值所在。古希腊艺术是极富想象力的和创造力的,因为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使得古希腊神话艺术极富艺术品质和艺术魅力。众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古希腊神话故事及其神话人物,造就了古希腊艺术的繁荣。而古希腊艺术的繁荣,则主要取决于古希腊人特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不和当时物质生产进步和发展的状况发生直接关系。因此简单地以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经济繁荣来考察是得不出古希腊艺术极富艺术品质和艺术魅力的逻辑结论的。而要考察古希腊艺术的成功和繁荣,只能回归到人类思想发展史这样的一个视角去考察,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通过特定的“历史形式”(实指历史的方法)来考察。马克思所说的“不平衡关系”,就是指古希腊艺术繁荣和古希腊人历史上特有的思维方式的关系。这个“不平衡关系”,说明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繁荣不能简单作为考察艺术繁荣的原因。马克思所说的“拿希腊艺术同现代艺术的关系作例子”,同样也是在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因是手稿,马克思的这句话实际上省略了某些成分,马克思的意思是摘要:现代艺术的品质和社会魅力,不如希腊艺术,但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的进步和发展都是大大地超过了古希腊社会。通过如此的比较,就可以看出古希腊艺术的成功和繁荣,并不是和古希腊物质生产进步状况成_二种正比例的,于是寻找古希腊艺术成功和繁荣的原因,也就不能简单地追溯到那个时代物质生产和经济状况,并从中获得解答。或者说作为社会存在的最基础的物质生产和经济状况,并不能l最充分、最具体地解释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种的古希腊艺术繁荣的成因。而要成功解释古希腊艺术的繁荣,必须从特有的历史条件去解释。这个特有的历史的条件,就是古希腊历史的特有的神话思维或诗性思维。要进一步地完整解释好这个新问题,我们还要结合马克思《%26lt;政治经济学批判%26gt;导言》写作目的来谈,马克思写《%26lt;政治经济学批判%26gt;导言》,包含有很多意图,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意图,就是要批驳当时以德国毕希纳、福格特和摩莱特为代表的庸俗唯物主义,马克思称之为“自’然唯物主义”,恩格斯称之为“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小贩”。庸俗唯物主义,在社会学上,他们企图以自然规律代替社会发展规律;在政治观上,他们极力论证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乃至整个意识形态的永恒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如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26lt;政治经济学批判%26gt;》中所言摘要:“于是资产阶级关系就被乘机当作社会一般颠扑不破的自然规律偷偷地卷了进来”。庸俗唯物主义的论证方法,就是以物质生产和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从而论证当时的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包括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等在内的整个意识形态的合理性和先进性。而在马克思看来,这是一种非常庸俗的逻辑推导方法。所以马克思举出了古希腊艺术繁荣的例子,来批驳庸俗唯物主义的逻辑推导方法。马克思的思维逻辑是这样摘要:正如古希腊艺术一样,一般的物质生产和经济状况,并不能简单论证和推导其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合理性和先进性。同理,当时的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的进步和发展,并不能保证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及其整个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和合理性。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种古希腊艺术超越了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种的现代艺术的例子,即可以看出庸俗唯物主义推导方法的谬误。古希腊艺术的繁荣(“繁荣”一词,实际上包含了价值判定,马克思所说的古希腊艺术“就某些方面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即为此意)和其卓越性,只能从特定的人类历史的思维方式去考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若只是简单地从物质生产或经济决定论去考察,那只能得出荒谬的结论,尽管物质生产的发展和进步是人类其它所有事业发展和进步的基础。所以马克思说摘要:“有关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荣时期,绝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绝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第二,马克思认为,艺术繁荣是以一个、几个和一批作家高质量、高品位的艺术品的出现为标志;而这些高质量、高品位的艺术品的诞生,主要依靠于艺术家非常个性的卓越的思想力、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等。过去,我们在解释这一新问题时,一般都采用意识形态的独立性和意识形态之间的直接关联性原理进行解释。所谓意识形态的独立性和意识形态之间的直接关联性,是这样一层意思摘要:人类活动最基本的分工和分类即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我们简称为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作为精神生产活动的意识形态,有它相对的独立性,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这个系统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同时也形成了自身系统内部的相互关系。这个系统内子系统和子系统之间关系的相互依靠和影响,远远大于对自身系统之外其他系统的依靠性,从而不再直接和物质生产系统发生关联。以艺术为例。艺术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种的子系统,和它发生直接关联是意识形态内部的其他子系统,如社会思潮、社会风尚、哲学、宗教、政治观念、伦理观念等,也包括艺术自身这一子系统内部历时和共时的各种要素,而和物质生产活动物质形态系统并不发生直接的关系。这种解释足可以批驳庸俗唯物主义的物质生产论或经济决定论。但是,这种解释却不能非常贴切地说明为什么会产生莎士比亚不朽的名著。有关莎士比亚,马克思在《%26lt;政治经济学批判%26gt;导言》中只说了非常简单的两句话,即拿“莎士比亚同现代人相比”和“再说莎士比亚同现代的关系”,而两句话实际上只是一句话。马克思在“导言”中更多地更具体地是解释古希腊艺术的特征,而对莎士比亚,只说了这么一句话。马克思之所以说得这么“少”,可能是认为莎士比亚的艺术现象较之古希腊艺术现象更轻易被人理解,不太需要进行复杂的思路上的梳理和资料上的罗列,也不需要从历史哲学高度来说明。莎士比亚的艺术现象之所以简单,就在于人们只要拜读一下莎士比亚作品-就会感到莎士比亚的非凡才气——思想力、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而莎士比亚作品之所以成功和不朽,主要是根源于莎氏的思想力、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而“现代人”和莎士比亚相比,显然缺乏这份“才气”。尽管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和发展远远高于文艺复兴时期社会的物质生产状况,但当时艺术家的“才气”,只能望“莎”兴叹。这就是马克思所说艺术生产的“不平衡”现象。但要记住,马克思所举的古希腊神话和莎士比亚的“不平衡”的例子,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不平衡”例子。前者立足于人类历史上的特有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可以说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思维方式;后者立足于个体人的卓越的主体思维的创造力。莎士比亚就是这样一个极富创造力的艺术家。莎士比亚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不朽巨著,主要是来源于莎出比亚本人的思维创造力。人们都知道,艺术创作是一个极富个性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这种创造性,既体现于作家的思想力、想象力,又体现于作家的艺术表现力。没有这,几乎无法想象莎士比亚的作品能够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不朽巨著。卡西尔曾经这样评论过莎士比亚摘要:“没有莎士比亚的语言,没有他的戏剧言词的力量,所有这一切仍然是十分平淡的。”卡西尔的这一评价,实际上是在说明,莎士比亚的艺术成就离不开莎士比亚的卓越的艺术表现力。这样的例子不独艺术领域是这样,意识形态的其他领域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哲学,恩格斯说,德国,当时的经济生产力不如法国、英国,但德国却奏响了哲学上的第一把小提琴。德国哲学的精深,主要得力于有一批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力和想象力的思想家,如康德、席勒、黑格尔、叔本华等。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也都属于这样的例子。他们的聪明,至今仍然是人们思索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而深厚的思想资源;作为精神生产的硕果,其产生的动力源,主要是思想者心灵的深度和广度,而不再和特定的时代的物质生产的状况发生必然的联系。马克思说,有关物质生产和艺术繁荣的“不平衡”新问题,“困难的只在于对这些矛盾作一般的表述,一旦它们的非凡性被确定了,它们也就被解释明白了。”意识形态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就是“不平衡”新问题“非凡性”。这个“非凡性”,一旦被作为考察“不平衡”新问题的立足点,“不平衡”新问题也就被解释清楚了。马克思的辩证逻辑思维,正是体现于对人类思维发展的非凡考察和对精神生产的非凡要求——创造性的思想力和想象力的考察。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