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新形势下服装产业面临着由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转向品牌文化、服装科技含量及创新的竞争。这就对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我国服装设计教育过程中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教学、服装设计作品中对本土文化的体现,总是显得有点不足。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我国建设有民族特色的服装教育体系形成和服装产业发展的一种制约。
关 键 词 :服装设计 传统文化 教育
一、我国服装设计创作之根——中华民族多元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全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每朝每代都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各地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地域、民族和宗教文化。我国拥有独特的令世人惊叹的手工传统技艺:如四大名绣、蜡染、扎染、手绘、编织、书法、陶艺、雕刻、绘画等数不胜数。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丰富多彩,为服装设计创作提供无限的灵感源泉。寻找体味本民族各种文化差别,用现代的语言解读其中不同,用现代的手段表现这种差异,用现代的技术体现这种个性。
艺术的成功在于有根,而我们的创作之根就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了很多优秀哲人的思想,留下了很多深刻的思想,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思考形式。五千年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众多的表现形式,很多元素可以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去运用,用现代的语言,去解读以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多元传统文化将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灵魂。不管承认与否,我国传统多元文化与历史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和创作观。立足本民族,并与国际接轨,创造出多元的中国服饰文化!
二、服装教育发达国家在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导入情况
大多数服装教育发达的国家,在服装设计教育过程中普遍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在一些最好的艺术学院里重视教授历史和传统。站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拓展时装的边界,当做教学宗旨和设计追求。
英国是世界上最注重传统的国家之一,拥有几百年公共博物馆历史收藏,拥有世界各地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的国家。在那里,总是萌发影响世界的探索性的艺术和设计的概念。先锋派的重要人物——维维恩·韦斯特伍德。她的作品中无不体现着对传统文化的拥有和继承,对传统的解构和再创造,对艺术和设计的执着追求和不懈探索。我们可以看到在她众多极端叛逆的作品表象背后,浓郁的复古主义充斥其中,其扎实的传统文化的根基不容轻视。
法国著名设计师迪奥品牌的继承人——约翰·加里亚诺,他接受了很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教育。在他的无数场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时装发布会上,世人无不惊叹其创作的艺术才华。的确,没有传统,就无所谓叛逆,不了解过去,就无从创新。在众多西方著名的设计师作品发布会里,有很多源于西方的传统文化和艺术。
日本设计师三本耀司和高田贤三众多作品中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体现出东方情调和西方文化的完美结合。日本的服装品牌发展一开始也经历了外来品牌的入侵,日本本土设计师注重振兴民族服装产业,很好地利用其本土精神和文化,使日本的服装产业在世界服装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可见,服装业发达的国家在其服装业的发展过程中,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导入是十分注重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其服装产业的建设和发展。
三、我国服装设计教育过程中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导入情况
我国少数的、老牌的一些服装院校,在服装设计教育中已开始注重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教学,建立民族服饰收藏博物馆,在课程中向学生灌输中国文化的知识和基本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情结。特别注重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和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教学。但更多开设服装设计教育的院校对传统文化的教学是薄弱的,甚至是对传统文化的轻视,崇洋媚外现象也是相当普遍!有的院校甚至完全接受西方的服装设计教学模式,为了服装设计教育体系不断地西化而努力,认为只要教育体系或教育内容更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服装教育,就能培养出国际一流的设计师,恨不得把自己院校的学生都送到国外学习服装设计,而忽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历史的教育。一些设有服装专业的院校因《服装史》教学的课时不够,就删去了《中国服装史》部分,他们的理由是“我们现在穿的都是洋装,当然要学习西方的服装史,研究西洋服装史。中国服装史中国人还不了解?学生自己看看书就可以了”。这是一种轻视本土服装文化发展的现象。中国服装史论遭受这样的待遇,还有我们的民族思想、艺术和手工艺等,又有多少服装院校在教学中对之感兴趣,并在尽最大努力继承和弘扬呢?
服装设计是艺术和技术交叉结合的一门科学,其课程设置中技术性的课程占了很大的分量。目前服装设计教育长期面临着艺术与技术之争,面临着拓展艺术专业的适应性与专业学习深入的矛盾,面临着毕业就业的重大压力。国内大多数服装院校,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教学总是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多年的服装教育发展也很难体现出本民族的服装教育特色。这种现象若长期如此,我们培养的服装设计师缺乏深刻认识本民族服饰文化的民族精神,在服装设计过程中又怎样去体现本民族的精神和特色,又怎样在世界舞台上与西方的服装设计师一争高低!我国的服装产业又怎样立足于世界舞台!这是我们服装教育界同仁值得深思的问题!
四、服装设计教学中注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导入意义远大
民族服饰文化继承需服装教育注重传统文化的教学。服装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综合体,体现着人的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民族风貌和时代精神,浓缩了人类发展史和文明史,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服装文化的发展决定着服装的技术、服饰审美趋向等发展变化。各个国家的服饰文化与生俱来有着差异,如果在国际化的新形势下,我们的服装一味“西化”,忽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那何时才能结束“明清以来无建筑,中国男儿无服装”的现状。如果我们服装一味继承西方的服饰文化,那我们的传统服饰文化又有谁来继承?难道让西方的服饰文化来延续我国的服饰文化?
民族服装品牌发展需要本民族传统文化。文化是品牌发展的支点。在新形势下,中国服装企业正面临全球一体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压力,比任何时候都能感受到与世界发展潮流的密切关系。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如何利用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利器找到发展的坐标,是中国服装品牌必须要完成的作业。国内服装企业只有利用好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和特色艺术的利剑,做到与国际接轨,才能与世界一流的服装企业抗衡。否则国际性的民族服装品牌将难以建立,我国的服装产业发展将永远跟从服装发达国家的发展,永远是服装加工大国!
民族特色服装产业振兴需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只有最民族的,才会成为最全世界的”。世界正在成为一个不断融合的大家庭,通过各种现代化的信息工具,人们可以登陆到同一个网站,收看同样的电视节目。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手段,看到同样的衣服,吃到同样的东西。如果像中国有着深厚文化遗产的国家,所表现出来的与其他国家一样,我们不敢称为是一种进步。中国时装要有自己的魅力,自己的服装审美取向,创造出自己的服装特色产业,在世界舞台上独树一帜!
民族服装设计师的培养更需中华民族传统历史和文化。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和感受中华民族艺术的巨大魅力。通过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学生的视野拓宽了,设计构思更丰富了,审美观念也提高了,这样学生才能创造出源于传统历史和文化的时尚服饰作品,并在作品中,体现出本民族的独特性、独有风格、哲学思想及人文精神!只有如此,才能为今后的服装产业的中坚力量注入本土精神和文化,为未来的服装产业发展打好扎实、良好的基础。
特色服装教育体系形成和对外交流合作更需本民族传统文化。我国服装设计教育在快速地完成了自身建设的初步规划、发展和积累之后,也必将会更加科学地面对教育深化和反思梳理等发展中需要正视的问题,尤其在积极地参与对外交流合作的同时,在服装设计教学方面更应注重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导入!只有这样,中国服装设计教育才会在未来的世界舞台上体现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服装教育体系,从而使中国服装设计教育在当今的国际格局中,与各国之间实现平等的教育资源和成果的交流、有机共享、良性互动。
综上所述,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自身发展的基础,也是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区别于其他民族,被其他民族认可的标志。服装设计教育注重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导入,深入学习和研究其意义是非常远大的!
结语
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我们看到的服装设计作品中更多的是差异。而这种在服装作品中的差异,往往成为服装作品的生命力。服装艺术设计,归根结底是通过艺术、思想和科学共同合成的。一个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的服装设计人员,就不可能有什么优秀的创意作品。我们的学生应该更多地学习传统文化艺术的思想,特别是要领会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以及意境美、形式美。这些都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学生,明天的服装设计师的未来创作活动,打下坚定的创造基础。
认真研究、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悠久而又丰厚的文化知识宝库,把握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吸收其他国家与民族的精华,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服饰文化产业。在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时,更应注重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注重教育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为建设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服装设计教育体系努力。
参考文献 :
[1]舒湘汉.对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趋势的思考[J].装饰,2006第4期
[2]臧迎春.从维维恩·韦斯特伍德看英国服装创新设计[J].装饰,2006第3期
[3]张辛可.两个急需介入中国服装设计教育的思想.
[4]牛艳红,吴清芳.红博.中国服装论坛[J].中国服装,2005年第4期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