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代仍然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初期阶段,在制作题材和表现形式上,除继承了战国和秦代的艺术成就以外,由于材料上的便利和工具上的进步,对于石雕刻艺术成就特别突出。西汉时代的霍墓石雕群,虽仅是一个孤例,但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是可与秦陵兵马俑群相互媲美的。东汉时代的墓室浮雕,其制作数量之多,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现实的广阔,表现手法的多式多样和艺术形式的丰富多彩,都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罕见的,而两汉时代的俑像雕塑,特别是东汉时代的俑像,其运用雕塑艺术语言以表达生活的深度,是足以令千载后的广大欣赏者为之啧啧称颂的。
历史概况
公元前206年,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刘邦(汉高祖)夺取了秦末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战胜了旧的贵族势力项羽的强大军力,继秦之后统一了中国,建立起西汉王朝(公元前206一公元24年),定都长安(故城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郊)。刘邦鉴于秦的覆灭,为了巩固其统治,采用了一些稳定封建社会秩序、发展经济的政策,同时消除了残余的割据势力,击退了北方匈奴奴隶主的侵扰,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由于西汉初年推行了发展农业生产的各种措施,特别是由于铁的广泛使用,因而促使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手工业进一步的繁荣和更多的商业城市。特别在汉武帝时期, 曾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中国与西方的交通,开展了对外贸易。更派遣大将军卫青霍去病几次出击匈奴,设立河西四郡。由此更促进了与中亚、西亚的经济、文化联系。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起于长安,通过河西四郡,经新疆沿天山、逾葱岭、通往西方的商旅要道。印度的佛教后来也大致是经由这条道路传入中国的。
西汉王朝由刘邦到刘衍(汉平帝)十一个帝王共历两个多世纪。西汉末年,由于贵族、官僚、地主阶级的强取豪夺,无限制地兼并土地,致使农民断绝了生路。贵族官僚的代表人物王莽乘机以改革为名,篡夺了西汉的王位,改国号为“新”。但由于违背了人民的愿望,更逼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反抗,王莽政权被焚毁在“绿林”、“赤眉”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之中。
在农民起义军与地主势力的斗争过程中,出身于河南南阳的汉宗室贵族刘秀,利用农民军的势力,在洛阳建立起东汉王朝(公元25年——220年)。在东汉建国的两个世纪中,土地兼并更为剧烈,形成了“洛阳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后汉书·刘隆传》)的局面,上自皇亲贵族,下至一般官僚地主,奢侈豪华之风盛行,正所谓“豪人之家,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妖童美妾,填乎绮室,倡讴伎乐,列乎深堂”。(《后汉书·仲长统传》)由于统治阶级为了生活享受,重视工匠技术,因而促进了手工艺和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同时,东汉前期也曾有受封为西域都护的使臣班超通使中亚,并曾一度到达条支(今伊拉克)、安息(今伊朗)诸国,促进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不仅旧有的丝绸之路畅通,而且西方的文化和商品,较前更多地输入国内,使东汉的文化艺术在各方面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东汉后期,由于外戚和宦官两大集团争相把持政权,政治日趋腐败。史载灵帝刘宏统治时期,后宫彩女数千人,一日挥霍千百金,造万金堂以储金帛。在这种腐朽的统治和残酷的剥削压迫下,农民的反抗起义不断涌起,最后终于爆发了张角领导的黄巾军大起义,东汉政权由此倾覆。继之而起的是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