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中国古代拥有最多信众、流传最为广泛的宗教;佛教版画,则是佛教艺术殿堂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自隋、唐至清季,王朝更迭如走马,世事兴废若转轮,佛教版画却因植根于广大信众之中,焕发出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在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佛画家运丹青于尺幅,木刻家操刀笔于枣梨,创造出了难以数计的、美伦美奂的佛教版画艺术品,成为前人留给我们的一分珍贵的历史文化财富。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如年湮代远,传本难觅;版画作品散在诸本,查找汇集不易等,致使佛教古代版画,一直没有得到全面、系统的搜集、发掘、整理、研究,更不用谈及鉴赏和利用了。为此,笔者特约请三、五同志,辗转奔走于各收藏机构,孜孜搜求于断简残编,时历年余,终使本书成编。此时此刻,既有如释重负的感觉,也有完成了一件“功德”般的喜悦。尽管这件功德,也许尚不圆满。
中国古版画遗存浩如烟海。相对于小说、戏曲、儒学、地志,乃至工技农艺等类题材而言,甚感对佛教版画的搜集、考证,最难措手。随着时代的推移,古代刻本的破损、漫漶、散佚程度的日益加剧,在所难免。把这些作品汇集起来,用现代印刷技术仿真影印,即使有一天原本不存,至少这部分作品可以流传不虞,不至湮灭,不啻也是对这份历史遗珍的抢救,而这,也是我们辑录本书的初衷。至于它对于研究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和演变,研究中国古代版画史、版刻艺术史,以及古为今用、借鉴欣赏方面的作用,则无庸置言了。
佛教古版画艺术源远流长,以往的专门论著又极少。为此,在本书行将付梓之际,笔者受出版社和编委会同仁的委托,草成这篇文字,以求为使用本书的朋友,提供一些背景材料。
第 一 章 版画兴起之前的佛教艺术
在版刻图画产生之前,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弘传,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笔者认为有必要先就这一时期的佛教艺术发展情况,略作追述。因为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总是在相互影响中向前发展的。版画作为相对晚出的艺术品种,对前代的艺术成就必然有所借鉴和继承。鉴古而知来,只有这样,才可能对佛教版画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第 一 节 佛教的兴起和早期印度佛教艺术
佛教兴起于印度。据佛教经籍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又被称为“释尊”、“释迦”,诞生于公元前五六五年(相当于中国春秋时期周灵王七年),与中国的“圣人”孔子大抵同时。无独有偶的是,“牟尼”也是“圣人”的意思,“释迦”则是古印度北部一个种族和王国的称谓。
据说,释迦牟尼原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在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约公元前六一○—公元前五一八年)的王子。其母摩耶夫人夜梦白象入体而有孕,次年在一棵菩提树下自左肋诞子,取名乔达摩·悉达多,即后来悟道成佛的释迦牟尼。佛教经籍上说,他诞生时,天降祥瑞,种种奇异,如:他一出生就会说话,不用人扶持就能行走。他走了七步,步步生莲花,有九条龙盘旋佑护其上,喷水沐浴其身,这就是有名的“九龙灌顶”故事。他站在莲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此类记载,当然有着很多宗教传说成份,是为宣扬佛教“至高无上”的地位服务的。
释迦牟尼出生于王室之家,净饭王的理想是把他培养成为治世的明王,对他的呵护无微不至,使他一直生活在锦衣玉食、美女环侍的环境中。但释迦牟尼并不沉湎于此,而是在二十九岁时,为打破生死迷关,求得对苦乐牵缠的解脱,毅然抛弃王位、财富、妻子儿女,到苦行林中修行。他在菩提伽耶的一颗菩提树下静悟七载,终于战胜种种魔障,大彻大悟而成佛。当此之时,大地为之震动,普天诸神顶礼赞颂,曼陀罗花、金花、银花、七宝莲花汇成缤纷花雨……这些,也就成为佛教艺术作品中常见的背景和饰物。
释迦牟尼成佛后,便云游于中印度各地,广收徒众,传法弘道,佛教由是大兴。八十岁时,他预知自己将离开人世,当年果然在拘尸耶伽郊外的一颗菩提树下入灭。从宗教的意义上讲,他是拥有众多信众的佛教始祖;抛开宗教的传说成分,以世俗的眼光看,他则是世界古代思想史上孜孜不倦探讨人生真谛的智者、文化史上辉耀千古的哲人。而释迦牟尼诞生、修道、成佛、传法、入灭的佛传故事,便成为印度佛教艺术、中国佛教艺术、也是佛教版画艺术最重要的题材。
大约自公元前五世纪起,至公元十一世纪止,是印度佛教艺术史上最为兴盛发达的时期。无论石窟造像还是壁画、绘画、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十一世纪前后,伊斯兰十字军屡次侵入印度,所到之处,寺庙夷为丘墟,佛像尽皆焚毁,印度的佛教艺术也自此衰落下来。而这时,却正是中国佛教艺术百花齐放的全面鼎盛时期。两相比较,不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沧海桑田的感慨。
第 二 节 佛教艺术传入中国的早期记载
据清代学者俞樾的《茶香室丛抄》卷十三载:战国燕昭王在位时,有一位来自身毒国的老人来谒,他自称名尸罗,此人“指端出浮屠十层,高三尺,乃诸天神仙。”查诸史籍,《史记·大宛传》载:“大夏……其东南为身毒国。”《索引》引孟康语:“即天竺也,所谓浮屠胡也。”身毒也者,实则就是印度的音译;而浮屠,指的就是佛,也称“佛陀”。这位尸罗老人,亦即来自印度的佛教徒——这也是佛教和佛教艺术传入中国的最早记载。
不过,后人对这条记载的真实性,却很有一些疑问。俞樾以清朝人记载战国事,而且语涉域外,所据何典,又无从稽考,很容易让人认为是道听途说,此其一;当时的印度,正是佛教初起的时期,在信徒的心目中,佛是超越凡人的,为佛造像是对佛的大不敬。所以,在当时的印度佛教艺术中,并不出现佛的形像,被称为印度佛教艺术史中的“无像期”。以此而论,“指端出浮屠十层”云云,岂不是无中生有?此其二;或者确有尸罗其人, “出浮屠”则是以讹传讹,无足凭信。
另据唐释法琳《广弘明集》卷十一,也有一条类似的记载:秦始皇二年(公元前二二○年),有西域骞霄国画家烈裔来朝,此人“口吐丹墨,而成魑魅怪诡群物。”秦朝时,中国人对佛教基本上全无认识,烈裔所画为何,恐怕是很难搞清楚了。法琳身为佛子,自当礼敬三宝,岂可称佛为“怪诡群物”?可见这条记载,与佛教之传入中土,或许本无干涉。也就是说,对这二条记载,充其量也只能抱着姑妄听之的态度。而以较为可信的史料看,中国人知之有佛,应该是西汉时的事了。佛教艺术的东传,比之还要更晚一些。
据《魏书·释老传》载:“及开西域,遣张骞使大夏还,其旁有天竺国,一名身毒,始闻有浮屠之教。”张骞是西汉武帝时著名的外交家,这条记载应该是可信的。说明直到西汉中期,人们对佛教才多少有一些感性的认识。而佛教真正意义的东传,则要下推到东汉明帝在位时。
据《后汉书》卷十八载:汉明帝夜梦金人,见其头顶光芒四射,并有天神翔于空中护持。兰台令史傅毅圆梦说:“西方有神叫佛,高一丈六尺,浑身金色。”明帝遂于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良等赴印度犍陀罗地区礼佛。次年,蔡愔等携回《四十二章经》及释迦牟尼像。明帝敕命在洛阳雍关西侧建立了中国有据可查的,历史上的第一座佛寺——白马寺,供奉携来之物。并敕宫廷画师绘写西域佛画,创作了赫赫有名的《千乘万骑绕塔礼佛三匝图》壁画。①这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真正开端,对后世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弘传,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 三 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佛教艺术
佛教一旦传入中国,由于它的教义在不同层次上迎合了上至帝王卿相,下至一般民众各个阶层的信仰需要,得以最快的速度传布开来,并且很快取代了中国的传统宗教——道教,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宗教。以这片深厚的沃土为基础,佛教艺术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已呈现出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繁荣局面。综而论之,这一时期的佛教艺术,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佛寺塑像、铸像。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建寺造像遍及大江南北,唐代诗人杜牧有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②写的就是当时的盛况。另据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载:禅宗初祖达摩驻锡洛阳永宁寺时,见佛教尊者群像,为其高超的制作工艺和宏阔的场面,以及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艺术造型所折服,赞叹说:“实是神功,极佛境界,亦未有此”,以至“口唱南无,合掌连日”,其规模之大,制作之精,由此可见一斑。
石窟造像。石窟造像起源于印度,兴盛于中国。石窟不仅是僧侣们生活的地方,也是礼佛诵经的场所。古印度的石窟造像极负盛名,如公元一至三世纪开凿的阿旃陀石窟,就是佛教艺术殿堂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公元二○八年前后,石窟艺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新疆。著名的克孜尔石窟,就是位于天山南麓的古龟兹国在这一时期建立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开窟造像之风更盛,著名的山西大同云岗石窟、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敦煌石窟等,都是其中名声最著者。石窟造像生动雄奇、雕琢瑰丽,是佛教艺术中的一大奇观。
壁画。在寺庙、石窟造像中,壁画是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壁画运用广阔的画面,再现佛传故事,并出现了如“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等连环画式的大型佛教组画。这些作品想象力丰富,色彩明艳,图绘精严,是石窟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绘画。随着佛教的弘传,释氏画也应运而生,成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中最重要的门类之一。一批享誉当时,垂芳后世的丹青圣手,如:三国时期的吴人曹不兴;晋朝人顾恺之、卫协、戴逵;南朝宋陆探微、僧佑;梁张僧繇;北齐曹仲达等,都是擅名当时的释氏画巨擘。他们对释氏画的探讨与创作,影响及于佛教艺术的方方面面。
上述所列外,泥塑、织绣、金属铸造、牙雕木雕、陶瓷琉璃等佛教艺术造像,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从艺术形式上看,它们和后来勃兴的佛教版画,完全属于不同的艺术品种,但就艺术创作本身来说,其对佛教版画却产生了潜移默化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些影响,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体现:
一、这一时期佛教艺术的大发展,完成了其在中国从启蒙到成熟的转化,从而为佛教版画的创作,提供了艺术上可资借鉴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养分。
二、完成了来自印度的佛教艺术向中国化、民族化、世俗化的演变过程。佛教艺术造型中的体相、姿势、法物、台座、服饰、背景等各方面,都为版画的创作,提供了中土风格的样范。如果说早期的寺庙石窟造像、壁画、雕塑等作品,还有着来自印度的明显影响,版画则一开始就是中国化的,这当然更有利于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三、在创作素材、画面经营布置等方面,为版画创作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范本。佛教版画中的不少作品,就是对前代艺术成果的移植和再创作。如:后世常见的版画连环画《善才童子五十三参》,在构图上有不少地方就是壁画的翻版,画家们绘制的释氏画,更有一些被用来直接镂版。前人的努力,为后世版画的创作提供了垂范和楷模。二者之间,有极为明显的因袭和继承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汉画像石、画像砖,南北朝至隋、唐的石刻线描佛画,对佛教版画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更直接的、多方面的影响,故留待下一章再详加讨论,此处不再赘述。
[注释]
①参阅《弘明集·牟子理惑论》、《佛祖统记》。
②杜牧《江南春绝句》,见《樊川诗》卷三。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