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学术库 > 收藏知识 > 收藏入门

米友仁的“米点山水”和鉴定史

    米芾(元章)为宋代书法四大家,米友仁(元晖)是其公子。米芾为“大米”,米友仁为“小米”。关于米芾这位父亲的研究,汗牛充栋,不胜枚举,成果之丰厚无可待言;但关于米友仁这位儿子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这次上海博物馆于一周前实施长年陈列换展,首次出展所藏米友仁的《潇湘图》,行内津津乐道,以为大饱眼福。这正好可以借机作为讨论小米的重要话题。

    含混虚幻

    “米点山水”的纸上奇观

  米友仁传世有《潇湘奇观图》(故宫)、《云山墨戏图》(故宫)、《云山得意图》(台北故宫)、《远岫晴云图》(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这次出展的上海博物馆藏《潇湘图》为其中极品。米芾以书法名,但画作未见传世。史籍指其创“米点山水”,这“米点山水”的样式形态,究竟何取?只能从米友仁传世的这几卷山水画中寻找踪迹证据。

  淋漓水墨的山水画画风,在唐宋(北宋)的山水画史早期是百不一见的。早期山水画一是多见竖式巨轴大幛,二是多用金碧青绿,三是多施工细皴点,四是画尽崇山峻岭,都呈雄强伟巍之形。即使不取竖式而取手卷,也是浩淼波荡,表现技法十分丰富。而到了米芾,尤其是米友仁,却以水墨氤氲不施粉黛,简笔晕染烟雨朦胧,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语汇。尤其是在江南山水平坡斜峦、树大葱茂、雾霭隐现、含混虚幻的景象中,这种“米点山水”的出现,不仅仅有助于笔墨程式的突破创新,还有根基于南方自然山水景观的观察启示。在山水画史上,“二米”的出现,是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吴师道有《米元晖(即友仁)云山图》论述颇见精到:

  “书法画法,至元章元晖而变。盖其书以放易庄,画以简代密。然于放而得妍,简而不失工,则二子之所长也”。

  关于米友仁的最早记录,是他19岁时作《楚山清晓图》由父亲推荐给宋徽宗并获天子赏赐。其后在北宋,又有苏门四学士之黄庭坚关于古印收藏的一段掌故。黄庭坚有一首诗:“我有元晖古印章,印刓不忍与诸郎,虎儿笔力能扛鼎,教字元晖继阿章”。若稍作解读:“虎儿”是米友仁的奶名,“阿章”是父亲米芾字元章。得一“元晖”古印,赠予米友仁这位侄辈,命其取字“元晖”以继父亲“元章”。围绕一方古印,文人士大夫们转赠唱和,风雅融洽,见出北宋苏、黄、米之间的翰墨情谊。以理度之,彼时似乎是在米友仁19岁前后的年龄,而不会是功成名就成为朝廷名臣之后。

  鉴定、题跋、羊毫作书

  米友仁的青史功业

  南宋高宗南迁,则以米友仁为工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书画鉴定博士,米友仁从而成为南宋初的书画界领军。他鉴定书画颇具法眼,传世名帖法绘中多有他的鉴定题跋,但“往往有一时附会迎合上意者”。在皇帝御府书画鉴定史上,内臣略有迎顺皇上之意,也不足为怪。而就大端言,米友仁在鉴定史上的地位,应该是不可动摇的。目前有米友仁题跋鉴定传世的,如隋《出师颂》章草卷后跋曰“右出师颂,隋贤书,绍兴九年四月七日臣米友仁审定”;又有《米芾草书九帖》跋:“右草书九帖,先臣芾真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更有著名的米芾《苕溪诗卷》传世名作,后有“右呈诸友等诗,先臣芾真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一行,都是作为鉴定专家在皇宫内府的审定鉴定之款。更有《文彦博三札卷跋》“……潞公于草法极留心,家中旧亦藏数纸……灿然在目,是可叹赏。米友仁元晖跋”,从这段文字看,应该是文士之间的鉴藏活动所留下的墨迹而不是为宋高宗内府作鉴,于鉴藏史亦属珍贵的明证。当然,身份既高,官至侍郎学士,米友仁也不肯为其他人随便作画,故而当时书画圈也有人嘲讽他“解作无根树,能描濛鸿云;如今供御也,不肯与闲人。”

  米友仁在中国书画史和鉴定史上的贡献,相对于乃父,应该是有青出于蓝之誉的。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首先,“米点山水”因他的传世作品而使我们得睹真容。

  其次,他是第一个以生宣、羊毫毛笔作书作画的书画名家。《文彦博三札卷跋》载他在五十岁(绍兴五年1135)时记载“此纸渗墨,本不可运笔……羊毫作字,正如此纸作画耳”。这一点堪称决定了元明以降书画以生纸(渗墨)、羊毫(软毫)工具作书画的悠久传统。史载这一传统始于从苏东坡、米芾;但唯有米友仁留下了明确的文献论述。

  再次,是米友仁以鉴定之便利,留下了大量鉴定题款、题跋。在北宋以前,画上并无题款的习惯。苏轼米芾开其端,但并无实物传世以为见证。而米友仁则在南宋初期,以前画后书方式,把题款、题识、题跋合为一卷。比如《潇湘奇观图》前画后题,“题”是对画的解说,这样数百字的长题,是在他以前,出自同一个作者的传世古书画遗迹中所从未有过的。

  米友仁有一段自述,“画之老境,于世海中一毛发事泊然无着染。每静室僧趺,忘怀万虑,与碧虚寥廓同其流。”近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对此大为赞赏,以为是米友仁作为审美主体以一种超然宁静的融世态度,涵映着这个世界的广阔与精微——美学家的感悟与史学、文献学家大不相同,记此以见彼此解读立场之截然不同也。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zsk/7/1/2019-09-04/5874.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收藏入门最新 收藏知识最新加入会员,免费发稿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