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学术库 > 收藏知识 > 收藏入门

故宫藏闺阁画家绘画管窥

  在整个中国古代绘画史中,女性绘画一直作为男性绘画主导的画坛的点缀而存在。女画家及其作品在绝大多数的画史著作中几乎不被提及,只是在专业性较强的书籍中才有关于她们的简单而重复的记载。从画迹的角度看,她们的传世作品不足千件,其中多是明清时期的作品。

  故宫(微博)博物院现藏古代女性画家作品250 余件,这其中有很多代表性画家的代表之作。可以说,通过这些藏品可略窥中国古代女性绘画的基本面貌。

  不过,在进入这些传世品所构筑的女子绘画世界之前,还应该提到一本书,它就是清代学者汤漱玉撰写的《玉台画史》,这是我国第一部古代女性绘画史。它将上古至晚清的女画家分为四大类:宫掖、名媛、姬侍、名妓。这为我们今天了解古代女性绘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只是,汤氏所说的“宫掖”画家,其留传的作品已如凤毛麟角,缺少时代的连续性,作为一种绘画创作群体就显得缺少实际内容;同时,“名媛”与“姬侍”画家在绘画传承及技法表现上又多有一致之处,因此,从群体的实际构成和作品的表现风格上看,古代女画家可以被分为两大创作主体——闺阁画家与妓女画家。

  闺阁画家

  闺阁画家包括“名媛”和“姬侍”画家。指生长于稳定、闲适的家庭环境中,并具有诗文笔墨修养的女画家。这其中又有来自于文化世家,特别是画家世家的女子与来自官宦、商贾家庭的女子的不同。作为官、商家庭的闺阁画家主要从画于“善画者”;而文化世家的闺阁画家则自幼浸染在浓厚的文化气氛之中,她们有能书擅画的亲属随时与之探讨画理、切磋画艺;有家中所藏丰富的书画作品供其参考,等等,因此,比之官、商家庭的闺阁画家,她们的绘画水平更高一些。

  故宫现存时代最早的一件女性画家作品,就是闺阁画家的作品——元代管道升的《墨竹图》。同时它也是现知最早的有名款的女画家作品。管道升(1262-1319 年),字仲姬,又字瑶姬,号栖贤山人,吴兴( 今属浙江) 人,著名书画家赵孟頫之妻。这件《墨竹图》表现的是一竿翠竹的梢部。竹叶浓密,相互交叠,每片叶为一笔撇出,叶根藏锋落笔,叶梢多为出锋扫笔,可见先重后轻的笔韵。

  此图也是管道升的唯一传世作品,它对于墨竹的表现可能也仅代表了她本人的一种题材取向。而从整个闺阁画家来看,她们在表现内容上似乎是更热衷于花鸟。花鸟画具有托物言志、比兴的审美功能,这使深居中的闺阁女子,在描绘幽庭雅境的同时,对自己生活中最常见的花鸟,倾注出极大的创作热情。因此,明清时期就涌现了一大批擅画花鸟的闺阁画家。

  文俶(1595-1634 年)字端容,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画家文从简女,文征明玄孙女。除文征明、文从简外,家族内的文彭文嘉文伯仁、文从昌亦以擅画著称。文俶自幼受“文家笔墨”的熏陶,勤于画作,终于不负家学,卓有成就。其笔下的花草虫蝶皆准确生动,惟妙惟肖,无论是草木的形貌,还是昆虫的情态,都极尽神韵。故宫所藏的《罂粟湖石图》轴,注重不同物态间的质感对比,花卉和湖石虽都为“没骨”写意画,但湖石是以淋漓的大写意绘出,笔苍墨润,刻划出湖石的坚实方硬之美。花卉则用兼工带写的小写意绘出,笔致纤秀,设色典雅清丽,表现出罂粟的轻柔婆娑之美。《萱石图》轴是一幅利用冷暖色调的对比,加强审美意趣的成功之作。色泽鲜艳的萱花与墨染的湖石,形成高度的冷暖色差,花之艳冶与石之坚凝都在这种对比中而更为鲜明。明末钱谦益给予文俶极高的评价,说她:“点染写生,自出新意,画家以为本朝独绝。”清代张庚在他的《国朝画征续录》中则赋予文俶更高的赞誉:“吴中闺秀工丹青者,三百年来推文俶为独绝云。”故宫藏文俶的作品还有《花蝶图》扇、《罂粟蛱蝶图》轴、《梅花图》扇、《石榴图》扇、《花卉图》册等近十幅之多。

  李因(1610-1685 年),字今生,号是庵、龛山逸史,钱塘( 今浙江杭州)人。明朝光禄寺少卿葛征奇妾。她山水、花鸟兼能。其《荷鸳图》轴以拟人的艺术手法,创作了被喻为葛征奇的鸳,在有佛国净土之意的荷花下畅流的景象。该画毫不掩饰李因的闺中情志,含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其《花鸟图》卷印证了清窦镇《国朝书画家笔录》中对她花鸟画的评介:“水墨花鸟苍古静逸,颇得青藤( 徐渭)、白阳( 陈淳)遗意。”所画极有笔力,无轻弱态。故宫博物院藏李因的作品,尚有《花卉图》扇、《月季图》扇、《菊石图》扇、《牡丹飞燕图》轴近十幅。清代的恽冰,字清于,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清康熙中期至乾隆初期,是清初花鸟画名家恽寿平家族的后裔。自幼潜心于花鸟画创作,颇得恽氏家传的“写生正派”之画格。其花鸟画注重逼真写实,造型生动传神。花瓣常以水墨着色晕染,通过灵动多变的用笔,把墨、色与画中的形象完全融为一体。茎枝、叶筋以娴熟的笔力一笔勾就。花叶注重阴阳向背的处理关系,故颇具立体感。人称其作品“用粉精绝,迎日花朵,具有光。”

  马荃,字江香,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清雍正至乾隆年间,其父亲马元驭是位以擅绘花鸟著称的画家。她自幼与父兄研习画理,铺纸磨墨作画不倦,故自刻有“家学”、“绿窗学画”诸闲章。清秦祖永《桐阴论画》记:“马江香荃,写意花卉,设色妍雅,姿态静逸,绝无点尘……尺幅小品,笔意香艳,更饶幽雅之趣。”她终以擅勾染法成名,江南人将她与擅没骨法的恽冰合称为双绝。其《草虫花卉图》扇,以墨绿色晕染的叶片,将粉红色的蓼花映衬得分外娇艳妩媚。蜂、蝶虽笔墨简括,但造型准确生动,不失活泼之态,充分地体现了马荃笔墨生动、意趣盎然的绘画特色。故宫藏马荃的作品还有《花鸟图》卷、《花鸟草虫图》册。

  清代大学士、画家蒋廷锡之妹蒋季锡,字蘋南,生卒年不详,江苏常熟人,是位博学兼得的画家。她既学马荃的勾染之法,又学恽寿平的没骨写生法( 故宫藏有她《仿恽寿平花卉图》轴),同时通过其兄长她又巧妙地吸收了西洋明暗技法。其作品追求工整细致、写实逼真的审美意境。故宫博物院藏其《丁香图》轴便是她集多种画法为一体的代表作。她先以马荃的“勾染”法,用纤细的笔触,工整地勾勒出花卉的外形轮廓,然后均匀平整地填色渲染。

  继而以恽氏的写生法,根据叶片受光面的不同而在着色上有所变化,迎光面色淡、发亮,背光面则色重、发暗;最后她采用西洋的高光表现法,标明叶片的第一受光点,其艺术效果与中国画中将重墨作“醒点”,以提画之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蒋廷锡之女蒋淑,字又文,生卒年不详,江苏常熟人。自幼秉承家教,擅绘花鸟。故宫藏其《花卉图》册、《丰盈和乐图》扇,均极得其父工写结合巧妙、色墨相得益彰的画风神韵。

  除了上述这些来自绘画世家的闺阁画家外,明清时期擅画花鸟的闺阁画家还有骆绮兰、吴玖、吴应贞王正、黄之淑、吴规臣、廖云锦等。

  骆绮兰(1754- ?) 字佩香,号秋亭。江苏上元( 今南京)人。花鸟画师法恽寿平、文俶笔意,多表现构图简单,无繁琐衬景的折枝花。故宫藏有《梅茶水仙图》轴、《花卉图》册、《芍药图》轴、《兰花图》扇及仿芦映女史笔意的《竹兰图》扇。

  吴玖,字瑟兮,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清嘉庆年间。石门( 今浙江崇德)人。笔墨追法名人画迹。早年工折枝花卉画,后改绘山水、兰竹。故宫藏有《花卉图》册。

  吴应贞,生卒年不详,字含五。江苏吴江人。嫁同邑赵氏。擅绘写生花鸟,风神婉约。故宫博物院藏有《荷花图》轴。

  黄之淑,字耕畹,晚年自号兰娵老人。生卒年不详,应活动于乾隆中期至嘉庆年间。广东吴川人。擅山水、花鸟,更以双勾水仙法写双勾墨兰别具匠心。故宫藏有《墨兰图》轴。

  吴规臣,字飞卿、香轮,号晓仙。生卒年不详,江苏金坛人。吴朗斋女。自幼从进士画家潘奕隽学恽寿平的没骨花鸟画,笔墨技法日渐成熟,每对花写照,风枝露叶,雅秀天然。故宫藏有《花鸟图》轴、《花蝶图》册。

  廖云锦,字蕊珠,号织云、锦香居士。生卒年不详,江苏青浦( 合属上海)人。她工绘花鸟,宗法恽寿平,不以笔墨勾勒,直接上色点染,力求所画物象得自然生动之趣。其水仙、湖石,学宋人法,极有韵致。故宫藏有《折枝花卉图》册及《花蝶图》扇页。

  除绘花鸟外,也有一些闺阁画家把创作兴趣放在人物画题材上。如仇珠方维仪陈书、任霞等。

  仇珠,号杜陵内史,生卒年不详。原籍江苏太仓,寓居吴郡,是明代画坛四大名家之一仇英之女。她自幼观父作画,逐渐通笔墨之道。她擅绘仕女画,笔致精工秀丽,设色典雅清淡,毫无媚俗浮躁之气。同时代的著名文士王稚登在《丹青志》中对她有极高的评价:“粉黛钟灵,翱翔画苑,寥乎罕矣。仇媛慧心内朗,窈窕之杰哉。”故宫藏有她表现众多闺阁女子在闲庭演奏的《女乐图》轴。

  方维仪(1585-1668 年),名仲贤,字维仪,桐城( 今属安徽)人。她因命运坎坷多难,而导致她毕生以虔诚之心,绘制带有救苦救难教义的观音、罗汉像,以求得精神上的寄托。《观音图》轴是她71 岁时创作的,于严整的法度之中显露着超逸脱俗之美的佳作。线条顿挫自然,富有弹性,准确地表达出观音坐姿的形体变化。简略的构图,及不施粉设色的白描手法,更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及审美感受。故宫除藏其《观音图》外,还藏有她78 岁创作的,同样为白描画的《蕉石罗汉图》轴。

  周淑禧(1624- 约1705年),又作周禧,号江上女子,江苏江阴人。自幼在父亲周荣起的支持下与姐姐淑枯学习书画。其花鸟画拜文俶为师,用笔如春蚕吐丝,设色鲜丽,气韵生动。故宫藏有其《花石蛱蝶图》扇、《花果图》屏。值得注意的是,周淑禧在绘画题材上能锐意开拓,如对鞍马人物题材的描绘,便在女画家中独树一帜。她31 岁时,依唐人杜甫《骢马行》诗创作的《郊猎图》卷就是该题材中较成功的作品。为了表现郊猎娱乐的轻快、闲适,周淑禧用明快亮丽的色彩点染人物、山水,特别是人物服饰、鞍披的红色与山石的绿色形成色调上的鲜明对比,由此产生一种活泼轻松的效果。在人物神态的刻划上,全图也贯穿着一种轻松的基调。除了前面几个人因涉水而显得紧张外,其余的人全无出征狩猎的专注表情。他们散坐在马背上,或顾盼、或赏鹰、或谈笑,仿佛郊猎的乐趣就在这行进的过程中。

  陈书(1660-1736 年)字南楼,号上元弟子、南楼老人。秀州( 今浙江嘉兴)人。是太学生陈尧勋的长女。她的作品颇被乾隆帝赏识,她也因此成为历史上,作品入藏宫廷最多的女画家。《历代帝王道统图》册共16 开,表现的是带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古代贤德君主,每开画页所绘人物众多。作者巧妙地通过人物形体的举止变化或眼神的互递,把画面中作为个体的散落的人,互有呼应地团结成一整体。此外,人物的造型准确、生动。作者通过人物的面部表情、装束打扮来刻画不同阶层的人物,从而体现出不同的气质、个性,如帝王的气宇轩昂,臣子的谦卑恭敬都表现得惟妙惟肖。运笔勾勒技法娴熟,建筑物、器物用笔精细工整,线条规矩,合乎物理。衣纹线条勾勒细劲流畅,依人体形态的变化而变化。人物肌肤线条,轻润圆滑,富于弹性。需要补充的是,陈书不仅擅绘人物画,她在山水和花鸟画上也颇有造诣。其山水画所展示的境界既带有一种脱去尘俗后的宁静、超拔、悠闲、自在,同时又带有与观者近距离的亲切交融感,画面中不仅有点景的人物活动,还有可居可游的房舍草亭及可行可止的轻帆慢舟等,从她晚年创作的《长松图》轴中可见一斑。其花鸟画注重将写意与写形,传神与达情,圆满而和谐地统一到图画之中,尽现自然生物间相互融洽的气氛及各自的神采。故宫藏其作品还有:《罗浮叠翠图》卷、《绘幽居清夏图·钱陈群书夜游山月歌》扇、《绘苏轼诗意图·乾隆帝书诗》扇、《四子讲德论图》卷等四件。

  任霞(? -1920 年)字雨华,祖籍山阴( 今浙江绍兴),近代画坛名家任伯年女。她秉承家学而有所得,善绘人物、山水、花鸟,画风直追任伯年笔意。在家境贫寒时,她曾凭其深厚的临摹功力,为父代笔作画,以谋画资。在故宫所藏四幅任霞的作品《人物诗意图》轴、《秋林策杖图》轴、《人物图》扇、《山水人物图》轴中,均可见任霞在勾勒、点染、泼墨兼用,细笔、粗笔结合并施,设色鲜艳明丽,墨彩淋漓,画风豪爽清新等方面,全然承袭任伯年晚年的绘画风格,她乃至把任伯年晚年作品中的“浮滑气”都完全继承了下来。我们不得不承认她是位十分成功的临摹家。同时也是名画史中罕见的、为男性代笔作画的女画家。

  闺阁画家们也偶画山水。只是由于终日的闺阁生活,使她们不可能像男性画家那样久居名山胜水而对景写生,所以她们的山水画也就缺少对于自然山川的真实感受。因此,在她们的山水作品中,会比较明显地显露出对于男画家的追摹痕迹。如黄媛介(1650 年左右在世),字皆令,秀水(今属嘉兴市)人,就是闺阁中的一位山水画家。她在表现手法上,主要追仿文人画中盛行的简淡画风,推崇元人倪瓒、明人董其昌的笔情墨趣,线条纤弱中内含筋骨,墨有浓淡之分,设色以淡赭晕染为主。所绘景致疏远而空旷,常置虚亭于华木茂林中,文人野逸之情荡于清幽空寂的画境中。如故宫藏《山水图》扇、《墨笔山水画》扇皆如此。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zsk/7/1/2019-09-04/4213.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收藏入门最新 收藏知识最新加入会员,免费发稿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