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剪纸有密切渊源关系的鱼皮、兽皮和桦树皮剪刻,就是东北土著及其先民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艺术形式,直至今日,这些形式仍在不同地区和场合显示其顽强的生命力。
拂开尘封典籍,不用太费力就能找到关于东北古代渔猎民族穿用鱼皮的记载。
像赫哲人,他们将捕来的数十斤重的大马哈鱼剥下皮,经过技术处理,反复搓揉,达到轻软柔韧的程度,然后,再经过染色、缀联、剪裁,缝制成各种衣物。
他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鱼皮质量特点,制作不同的用品。如鲑鱼皮,就可以制作袍子和护膝;还有狗鱼等细鳞的鱼皮,可以用做鞋子的原料,还有其他的鱼皮,可以用来制作手套、围裙等。
为了美观,鱼皮制品也需要图案装饰。从赫哲妇女穿着的鱼皮长衫看,那胸前和背部,以及衣领、襟口、袖口等处,都衬着用鱼皮、鹿皮剪成的各式云卷纹、水波纹图案。剪制图案也需要技巧,而不是随便任意裁剪,得根据鱼皮衣的颜色深浅而选用不同鱼皮进行搭配装饰。除鱼皮衣外,即使鱼皮套裤,也是需要做些装饰的。
同鱼皮有着相同作用的兽皮,在东北土著民族中的应用史书中也多有记载。特别是常年出没于山林与野兽搏斗的狩猎人,兽皮既是猎取物,也是他们生活的必备品。鄂伦春男女皮袍装饰最为典型,其部位主要在衣领、袖口、大襟和开衩等处。图案多以染黑的薄皮贴绣而成。皮手套、妇女皮帽、儿童兽皮帽等,也都采取与此相同的方法进行装饰。图案有鹿头纹、几何纹、盘长纹、云卷纹、花形纹和花草纹等。颜色也多以黑色为主,间以红、黄、蓝、粉红等色。加上金银线描绣,在大面积单色皮面上,显得格外醒目。兽皮的装饰图案造型特点和剪刻方法都同剪纸酷似。可以说是剪纸的前身。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有着繁茂的桦树林。过去生活在这里的鲜卑、契丹、女真等古老民族以及满族、鄂温克族、锡伯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都有过制作桦皮器皿的历史。有关学者认为,桦树皮文化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是早于陶器的原始文化。
如果走进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民族的村落中,至今你还能发现他们保留着桦树皮文化的传统。在这些民族居住区内和一些老艺人那里,还能见到各种桦树皮制品,大的制品如桦皮船、“撮罗子”(窝棚)、摇篮呀,小的制品有桦皮箱、桦皮篓、桦皮盒、桦皮桶以及桦皮碗、盆、筷子盒、茶叶盒、针线盒。就连引诱野兽的喇叭、捕鱼的浮标、牛笼头等,也全是用桦皮制作,由此可见桦树皮在渔猎民族生活中所占有的重要位置。在这些桦树皮的制品中,你能够一眼看到醒目的装饰图案,或贴、或烫、或刻、或压,其造型和底样都与剪纸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桦皮篓上的透雕,桦皮桶、桦皮箱上的贴饰,实际都是剪纸的异曲同工。
桦树皮剪刻和图案装饰作为剪纸的先驱和姊妹艺术,已经丰富了东北土著民族民俗文化的宝库。而缯、布之类的丝棉织品,则更进一步将这种民俗文化推向极致。
缯、布是纸张产生之前的代用品,至今尚在东北土著民族民俗文化生活中延续。纸与丝是孪生姊妹,《后汉书·蔡伦传》有“缣帛谓之纸”之说,《通俗文》又有“方絮曰纸”之论。在汉字中曾通用的“纸”与“紫”,实际上都是指的“缣帛”和“絮纸”等丝织物。
有书记载,古时“契丹立春之日,除击土牛鞭春而外,妇女还要进春书”,辽之春书是“刻青缯为帜,象龙御之;或为蟾蜍,书帜‘宜春’”,这为契丹所持有.
《满族神歌》中有这样一句唱词:“取来自绫彩帛,巧手剪成线锁。”这同契丹刻缯是属于一类的。在满族民间,用棉麻布剪不同形状和构成的云子纹样,俗称拨云子,这在服饰和日用品以及建筑装饰方面广为运用,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装饰形式。
从鱼皮到兽皮,从桦树皮到缯、布,这不仅是剪纸材料的嬗变进化,而且也是剪纸文化不断得以升华的过程。我们的剪纸艺术,就是沿袭着这样一道清晰的轨迹发展至今。
来源:《满族民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