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古瓷的收藏价值
古代瓷器是中国传统收藏品的大项,也是当代收藏爱好者十分重视的投资项目。在众多的古瓷收藏者中,不少人存有重官窑轻民窑、贪大件舍小件、求大名头弃小名头等观念。有的人总想有朝一日能捡个大漏,收藏到一件“镇家之宝”。笔者认为,当今古瓷收藏须重视“三小”,即小窑口古瓷、小名头古瓷和小件古瓷。
■朴拙之美的小窑口古瓷
提起古瓷的收藏,人们往往言必称宋代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长沙窑、龙泉窑、磁州窑、耀州窑、吉州窑、德化窑等著名窑口,其在各自鼎盛时期的产品受到收藏者的喜爱和追捧。而其他不知名小窑口的产品通常不被藏家所重视。笔者认为,著名窑口的古瓷对广大工薪古瓷爱好者来说,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即,随着收藏队伍的不断扩大,从古瓷收藏的发展前景看,各地小窑口古瓷,特别是一些精美的小窑口古瓷将会越来越受重视。小窑口古瓷虽然相对粗俗些,但也不乏品相、纹饰俱佳者,而且其器型多样,题材广泛,画风活泼,同样具有欣赏趣味和收藏价值。尤其是它们以朴拙之美折射出古代民风民俗等历史文化,往往是那些大窑口古瓷所欠缺的。
近年来,一些出土的纪年瓷考证,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小窑口古瓷的价值。如浙江古代瓷器除占据主导地位的越窑之外,瓯窑、德清窑等小窑口也各具特色。在9世纪中叶的唐代中晚期,由于工艺的改进,越窑达到历史上的高峰期,烧制出青瓷极品———秘色瓷。由于多种原因越窑几起几落,并屡次变换中心窑场的位置,在某些历史阶段瓯窑、德清窑等小窑口在浙江古代瓷器历史上曾拥有一席之地,甚至超过越窑。再如,在北京古玩城举办的“大运河历代沉积瓷片展”引起了考古界、文物古玩界及收藏家的极大关注。其原因之一,就是所展出的安徽地区的小窑口产品,如霍山窑等标本,使人们大开眼界,也弥补丰富了陶瓷史小地域标本不足的缺陷。
小窑口古瓷由于存世量较多,目前的价格相当低廉,未来的增值空间较大,可望成为大众收藏的投资对象。古瓷不能再生,收藏一件,流通就少一件;损坏一件,存世就少一件。从目前古玩市场观察,近两年进行古玩市场的小窑口古瓷数量上已在急剧减少。用不了多久,品相好的小窑口古瓷,必将成为热门货。
■价廉物美的小名头古瓷
在古瓷市场交易和收藏圈子中,通常有大名头、中名头和小名头之称。所谓大名头是指某一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绘瓷家,如王琦、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邓碧珊、刘雨岑、徐仲南、田鹤仙、何许人、毕伯涛、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等;中名头是指成就稍次但也算得上水平较高的绘瓷家,如汪友棠、俞子明、高心田、王凤池等;小名头则是指成就相对较低的绘瓷家,如朱少泉、李蕴辉、黄铭光、胡昆、余焕文、李复茂、杨紫卿等。
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随着中国市场的兴旺,晚清和民国时期的瓷绘家的作品受到收藏者的青睐。先是掀起了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新粉彩热,接着又掀起了以程门、金品卿、王少维为代表的浅绛彩热。从目前看,购藏这些大名头的作品,一是真品难寻,二是价格高昂,三是赝品充斥,稍有不慎,吃亏上当,损失非常惨重。在滕王阁古玩市场,仿冒“珠山八友”和程门、汪友棠等大、中名头的作品比比皆是。另外,这些大名头有些作品是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动机支配下的应景之作,因此,其作品真正具有的艺术价值就要大打折扣,而传媒的误导,又使收藏者难以清醒地认识到这点。
相比之下,小名头的作品大多不为博物馆、文物商店和收藏者所重视,所以在市场上有相当的存世量并不断参与到流通中来。从价格上看,这类古瓷在市场上不过几百、上千或数千元一件,既不是“物稀为贵”,也不是“物滥为贱”,而是适中的偏低。从质量上看,由于名气不大,小名头大都具有相当敬业的创作心态,虽也有粗制滥造之作,但精心制作者毕竟占有较大的比例,不少小名头的作品,艺术价值不低,甚至可与大、中名头相媲美。
笔者藏有罗谷绘插屏一块,画意为一少妇带一幼童摘红枣。图中少妇持杆摘枣,云鬓如丝,肌肤如雪,淡紫长裙,飘柔衣纹,尽显阿娜多姿。幼童手提竹篮立于一旁,神态天真。枣树枝桠错落穿插,使空间变化更为丰富。右上角题款,书法秀丽洒脱。整个画面人物与背景浑然一体,技艺精湛,功力深厚,俨然大家风范。
藏小名头的作品,不仅价格低廉,而且相对来说赝品少,也不失较高的玩赏价值,所以逐渐受到少数有识之士的关注。从时代上看,在不远的将来,这批作品便可体现出历史文物的价值,从而进一步提升其艺术收藏的价值,具有较大的升值潜力。
■小巧精美的小件古瓷
我国历史上古瓷造型,大者雄浑,小者精巧,二者各具风骚。应当肯定,大件古瓷因烧造困难,产量有限,加之搬运容易破损,不易保存,存世量相对小件古瓷要少,工艺精湛的大件古瓷,收藏价值当然不菲。然而,古瓷作为艺术品,并非越大越有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物不在大,精巧为名”,有的古瓷物件虽小,但由于是精品,却远胜收藏一般大件器物的价值。
历代文献记载的古瓷名器,也往往以小巧而著称于世:晋、唐之茶酒具及文具、五代柴窑器和秘色器,宋代汝、官、哥窑器,明代永乐青花压手杯和成化斗彩鸡缸杯,清代康雍朝的珐琅器等。同时,小件古瓷在艺术品市场常常以天价成交的事实,则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它的收藏价值。最近几年,在各地举办的拍卖会上,直径只有6厘米左右的酒杯和直径只有15厘米左右的小盘,屡屡拍出上万元、甚至数万元的价位。在香港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一只明代成化斗彩鸡缸小杯拍出2917万港元,在收藏界引起了轰动。在天津市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一对清代开光粉彩瓷鼻烟壶竟拍出111万元的天价,而同时代的一件200件大瓶,价值不过区区数万元而已。
收藏小件古瓷,贵在小中见大,小中见精。小件器物,寸天厘地,要集造型、釉色、彩绘、烧炼等工艺于一体,精湛无瑕,绝非易事,有的甚至比生产大件器物还要难。笔者收有汪照藜小瓷片一块,长仅10厘米,宽仅5厘米,画面为两仕女在树下舞文弄墨。图中仕女体态窈窕,仪态闲雅,面庞娟秀,宛如芙蓉出水。背景简洁明快,树干横斜,疏篱环绕,红叶点缀。右上角题款:“鬲门四兄大人清玩,汪照藜”,款后印有朱文印一方。整个画面极为巧妙,运笔流畅,既蕴涵着文人画的雅气,又透着民俗画的意趣,让人爱不释手。
小件古瓷中的文房用具,如笔筒、笔架、水丞、笔洗、印盒等,它们不仅具有使用性,还常常作为文房装饰用品。经过历朝历代文人墨客们的发展,这些陶瓷文房用具的文化品位越来越浓,也因此日益受到藏家的青睐。近年来,这些小巧玲珑的陶瓷文房频频出现在拍卖会上,而且它们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多,价格也一路上涨。所以,古瓷收藏爱好者,若有缘遇见小件古瓷精品,切莫因其小而忽视。
时下,人们的居住条件大都得到了改善,房间也大多装修得整齐漂亮,如摆上那些笨重而又不精美的大件古瓷,既占地方,也不协调。相反,如把这些小巧精美的藏品摆出来,必使住房蓬荜生辉,增添文化韵味。试想,当书桌上置有一件精美的古代笔筒,其风雅真是一切尽在不言中。另外,小件古瓷还便于把玩,工作之余,将它把玩掌中,远离忙碌、远离浮躁、远离烦恼,去与古人对话,去探索古代文化的奥妙,去体验无穷无尽的欢乐,这是何等的怡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