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鼻烟是舶来品。国人吸食鼻烟始于明代,比美欧一些国家晚许多。然而,由于鼻烟的输入,一种风靡全球独具中国风格的艺术品类随之伴生,这就是鼻烟壶。
鼻最初从国外传入时是瓶装的,大瓶有斤许,小瓶也有4两以上。此种瓶仅利于储存,而不便于使用。在明代,国人乃把鼻烟分装在小巧的药瓶中,随身携带使用。到了清代熙朝时,上至帝王贵胄、巨贾富商,下至庶民百姓、三教九流,鼻烟之嗜好,极为盛行,市井中有“宁可喉无食,不可鼻无烟”的民谚流传。加之天下安定,物阜民丰,百工艺事,无不刻求修备,特制的鼻烟从这时开始创生。清代康、雍、乾三朝,是鼻壶生产的盛时期,其器堪称整个清代器物中最优良者之一。历时几百年后的今天,鼻烟壶已经成为全球文物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收藏界争相追逐的宠儿。在欧美和东南亚等一些国家,民间都成立了鼻烟壶协会。美国的“国际中国鼻壶协会”拥有会员600多名,日本著名鼻烟壶收藏家冲正一郎收藏鼻烟壶已逾千只,世人对鼻烟索收藏情有独钟,由此可见。
鼻烟壶之所以受到藏家的青睐,主要在于它有着非常高的艺术含量。小小的掌中之物,方寸天地,却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缩影。它集中绘画、书法、雕刻、镶嵌以及玉石、瓷器,料器(即玻璃)、漆器、珐琅、金属、牙角等雕刻工艺于一体,千姿万态,争奇斗妍。当今各国艺术品拍卖,鼻烟壶常常以其袖珍艺术、高位价格令人瞠目结舌。比如1997年苏富比在香港专拍,一件拍号为35号的清代玻璃胎画珐琅彩鼻烟壶以167万港元成交;一件拍号为36号的清代玻璃胎画珐琅彩鼻烟壶估价为35万至38万港元,最后以51.5万港元成交;1994年佳士得在香港专拍,一组代号为1257号的白玉茄式鼻烟壶(10件),以79万港元成交。其他各类拍卖会,鼻烟壶以5位数以上成交者,不胜枚举。鼻烟壶可观的经济价值,正是其上乘的艺术价值的客观体现。
我工作之余,收藏兴趣比较广泛,邮票、现代陶瓷、名人佳作、像章、字画、古陶瓷等,都喜欢收藏,而集藏鼻烟壶,发端纯属偶然。一次,一位上海的朋友邮送我一本上海出版的《鼻烟壶鉴赏与收藏》,我在翻阅时,被图版中色彩斑斓、工艺精巧的一个个鼻烟壶深深吸引,爱不释手。自此,我的博古架上,开始设立了鼻烟壶的领地。起初集藏是瓷质鼻烟壶,因为景德镇是瓷器的故乡,明代作为鼻烟壶代用品的瓷药瓶产自景德镇。清代民间用的瓷烟鼻烟壶,大多也产自景德镇,即使是清宫中造办处是皇上加工的瓷质鼻烟壶,其瓷胎也是由景德镇提供的。身在景德镇,集藏瓷质量鼻烟壶,条件优越。
最先摆上我博古架的,是一批窑变釉瓷质烟壶,有圆筒型、葫芦型、梅瓶型等。窑变是宋代钧窑首创的工艺,胎釉在窑炉中经高温焙烧后起化学变化,自然形成各种色彩纹饰,璀璨陆离,素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和“钧瓷无对,窑变无双”之赞誉。由于它的釉色不是人工涂染,图画天成,给人产生一种意外的艺术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