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心理是收藏的高层次,普通的收藏者没有必要具备。但收藏者若有这样一种创造心理,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研究,掌握这一类物品的发展过程及其内部规律当然是一件好事。香港的古钟表收藏家矫大羽先生,对古钟表由收藏到修理,由改进到制造,由制造到创新,已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古钟表工艺大师,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有许多收藏新手,往往认为年代久远和藏品真实是使收藏有价值的两个要素。但是忽视藏品中的艺术性,就等于丢失了藏品的“灵魂”,没有了灵魂有何价值可言?在你面前放上一堆有几千年历史的岩石和一两件仅有百余年历史的清代瓷器,你会选择哪样呢?收藏者都会舍弃石头,这是因为一般石头缺乏美的魅力,不能表现人类的艺术创造力(除个别的矿石和岩石以外),即使它有相当长远的年代。
收藏者有强烈的攀比心理。藏友们最醉心于“我有你没有”,而“你有我没有”则足以让他断肠。互看藏品,就是互相攀比,藏品越多,藏品越精,藏品越绝,主人当然就越得意。攀比有激励作用,它不同于生活消费中的攀比。没有攀比心理,收藏的劲头是不会大的。
收藏者对于收藏的物品总想占有、占有、全部占有。集邮讲究全套,一张也不能少;收集十二生肖,为了一张猴票,踏破铁鞋终得到,就会开怀不已。烟标收藏者巴不得收齐世界上所有的香烟盒。伴随着求全,还有求精、求绝。物以稀为贵,越难以得到的,收藏者就越是想得到。为寻求那张“全国山河一片红”的邮票,多少集邮迷费尽心机,产生了多少故事!
收藏者常常以奇货可居而心神愉快,炫耀于人。当然,在一般情况下大家总是在默默地收藏,默默地欣赏,默默地研究,但他总会按捺不住,要炫耀于人,炫耀于世。这其实是对藏品的宣传和利用,是发挥它的社会作用,开发它的潜在效益。让藏品湮没无闻,应该说是藏家的自私。
收藏说到底是收藏历史,收藏文化。收藏古钟表,就是为钟表史寻找实证。伴随着收藏,也不能不研究钟表史、钟表的材料和工艺。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步步深入地探索。没有探索心,不是好的收藏者,成不了大气候;有探索心的收藏者,就有可能成为所收藏的那类物品的专家。探索和创造心理,是收藏者最可贵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