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拓片包括刻帖和“碑”拓片。碑的原意是指无文字的竖石,后来,凡刻有文字的石头皆可称碑,这大约是汉以后的事。而今,除刻帖之外,一切刻有文字的石刻,包括碣、墓志、塔铭、刻经、造像、摩崖、石阙、题名、桥柱、画像题字等皆称碑,当然,原来狭义所指的碑(词庙之碑、家墓之碑等)及刻石也包括在其中。
石刻文献与甲骨文、金文、帛书、简犊文字一样,是珍贵的古代文字记录。其数量巨大,涉及面广,可比肩纸张记载的文献资料。尽管历代石刻浩如烟海,然或遇自然风化,或遭水火雷震之厄乃至兵资之灾等人为毁损,至今已十不存一。因而,人们较早开始将石刻文献进行重刻、翻刻、伪刻。
重刻、翻刻、伪刻都是相对于原刻而言的。所谓原刻,即指当时书丹或摹勒上石镇刻之碑。重刻的情况有数种:第一,据原手迹重新刻石;第二,据原有的拓本重新刻石;第三,据摹写本重新刻石。所谓翻刻,是原石尚在,因故不易得到而以拓本再刻,刻后再拓以行世。其中,有的因名碑所在地偏僻遥远,椎拓困难,如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在宋、元、明诸朝皆有翻刻;有的是原刻损坏不清,而旧拓尚清晰,乃以旧拓翻刻。所谓伪刻,是原石久佚或根本无此石刻,碑商为牟利而仅据著录或干脆杜撰写刻椎拓,前者如秦碣石刻石,后者如汉《阳三老颂词》等。故对各类拓片,鉴定与辨伪十分重要。
第一,须参考前人的著录与鉴定。清王胡的《金石萃编》,系总结前人论述的集大成之作。近人方若的《校碑随笔》专以查考字迹损伤,对鉴定石刻拓本时代十分有用。今人张彦生自幼从事碑帖业,每见善本,必记其书刻、拓工、纸墨、装演、流传,进而考证其新旧字之损伤,原本、翻刻、伪刻之不同,积60余年之功,成《善本碑帖录》一册,由中华书局于1984年出版,极便参考。一卷碑刻到手,先看其名目,而要识别、熟悉此名目,得知先前有无著录、存佚情况、拓本种数、有无真伪之争等系列情况,了解前人的成就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看装潢属于何年代。现存的石刻资料拓本大多装潢成册,善本尤其如此,这一方面便于保存,同时也便于学习碑帖者临摹。碑刻拓本的装帧与线装书有些类似,有在背部托纸折叠的,称折叠装;从头至尾可以拉开摊平的称经折装;不可拉开而将有文字的一面朝里对折起来,再将各页中缝对齐,粘于另一包背纸上的称蝴蝶装。此外,还有竖翻的推蓬装、剪开镶贴的镶嵌裱等等。一般经名家收藏的本子装帧必很讲究,工料细腻熨贴,年代愈久纸色愈雅。尤其须注意那些表面看似华贵,而按工粗劣的拓本,如清末民初,北京琉璃厂曾出售过数种碑帖,有翻刻本《九成宫》、伪本《绛帖》等,外表华丽,专供人选作礼品,只要仔细辨别,就可见质量粗劣。
第三,看题记跋语。古拓往往因流传有绪,历经名人收藏鉴别、作题记跋语于其上,其本身价值更能提高,鉴别者也往往迷信名家而深信不疑,殊不知作伪者正利用人们的这一心理而大做手脚。比如,可以移花接木,将名人题跋割下装裱到伪本上,或干脆作伪跋来抬高身价,所以一定要细看题跋内容是否符合碑刻内容,若两者风马牛不相及,其中必有诈。
第四,看印章。印章与题记一样,是考证、收藏的记录,本来是鉴别真伪的一项依据,因作伪者对其也妄加利用,故印章本身之真伪也成了问题。伪印特征有:刻写不佳、印色不纯、年代不同的收藏印因一次性作伪而色泽竟可完全一样、铃印之处杂乱不规范。整张拓片,印应铃在首二行或末行以下空白处;装裱本则铃在首页右下角或末页空白处。若有多家藏印,则各家所铃之印应是先四周继而至中央。
第五,看纸质。宋拓本以白麻纸为多,其色白中带青灰,不如后来的宣纸白。其纸浆较粗,故纸表面有小疙瘩。线纹间距不等。有五六分,也有三四分。此纸有厚薄两种,拓碑刻多用厚纸,如《九成宫碑》(云霞蔽本)。至明代以后,纸线纹皆三四分长,比较工细。同时,明代又有白棉纸见用,其色白不亚于宣纸,拓本多见明前、中叶。明末清初时,此纸质量降低,发黄且粗糙。清拓多用地方产纸,最著名者为宣纸,有料半、夹连、棉连、粉连之分。清中叶后又出现了净皮(小七刀),又名六吉棉连,该纸极薄,常用以拓铜器、玉器。
第六,看墨气。旧拓特别是珍本往往用墨考究,墨色浓重黝黑,或紫光隐现,墨香四溢。伪作急于求成,意在获利,用墨平淡或粗劣,拓时粗犷浮滑。这一特征无法掩饰,惟须多看,对真伪多做比较方可掌握。
第七,看石花。石花即石刻上经过天然风化而成的剥落损蚀痕迹。天然的石花非常自然,人工难以仿刻,伪本石花人为椎凿痕迹明显。
第八,看纸色;作伪者为了做旧,绞尽脑汁欲令拓本古色古香,染色充旧便是其惯用手法。一般分别采用茶叶、颜料、明矾、瓦花等物熬汁染纸。但假货在色泽上与真品相较,或太过,或不及,总有破绽露出。
第九,看版别。近代印刷工艺发达后,精印本往往酷似原本,若再加上染色等手法充旧,更易使人真伪难辨。区别时持原物在阳光下细看,影印本字口平滑、表面有油光、纸质不易吸水。锌版制品拓墨粗犷,字纹细处不够挺刮。
第十,注意残损程度、有无刮补。有的旧拓原字丰腴,因年代关系,后来的新拓字体变得纤细,作伪者便用刀将拓本笔划刮粗。有的拓本残破,往往用纸墨相近的翻刻本或新拓本补配。
碑帖拓片辨伪涉及面广,有条件的须多看原拓,重刻及翻刻与之一比即可现真伪。伪刻多系杜撰,有的谎称原石在某地,于某时出土,系某朝某某作品,一般均假冒古代名家,但越是名家,越难仿造其风格、气势及时代特色。这一点,在多读古代碑文并领会其内容、笔法神韵之后,自然能够体会。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