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收藏,恐怕这是我一生中所做的最得意的一件事,得意之处就在于它对于我,无论在知识修养方面的提高,还是家庭资产方面的积累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自1988年下海至今,干过不少经营方面的事。干过广告、装修、展览,从一般技术人员到成立自己的公司做总经理。事业上经历过几次高峰与低谷,个人资产进进出出,零的起点对我来说也不是什么新鲜事。钱虽然挣了不少,但心中总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挣到钱,是消费还是投资?万一自己有一天不能干了怎么办?如何投资才能让手中的钱升值?经过苦苦思索,我最终选择了收藏作为投资形式。
(一)
说起古董,很多人都觉得很神秘,其实我相信,很多人一生中都见过一些老的很美的东西,只不过从你的眼前过的这些好东西你没有注意罢了。而收藏则需要你做一个有心人。
我从小就喜欢美术。大学学的是摄影,我妻子学的是油画。上大学那会儿,我们经常在周围的自由市场里转来转去,因为市场里有些农民在卖从农村收上来的旧货。因为是学美术的,所以常被一些旧货(不知道其中有很好的古玩)吸引,只是囊中羞涩不敢问津,只看不买。
大学毕业后,每月有了几十块钱工资,开始买一些自己喜欢的好玩意儿。记得1987年,我在黄城根旧货市场,花2元钱买了平生一件古玩(今天说出来会让行内人笑话)。那是一个还可以走时的旧座钟表芯。看着那么多齿轮咔咔地转,我心里着实兴奋了一阵子,在家摆弄了3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进入我收藏的最初阶段,也叫“瞎买阶段”。
1987-1990年,是我瞎买的3年,那时还没有接触过行家,从内心里也没有找行家帮助的想法。自己也没有什么古玩的知识,只是花更少的钱买更多的东西。那会儿买东西也没有什么“投资”的概念,只不过因为是学美术的,觉得那些老东西或是造型或是线条很有美学价值,就想方设法“弄”回家来。我和妻子利用一切出差机会到其它城市和乡村,工作之余就去“串”那些旧货市场和老城老户人家。那会儿我们经常戴着破草帽,推着一辆借来的破自行车,就像现在的贩子一样。每次回家都大包小包一大堆,没有不买东西的时候,真是“贼不走空”。也试着在白桥旧货市场“倒”过一二回,10块钱买的东西居然卖给了20块钱,这让我们很兴奋,也意识到了这些老东西的价值,不过大部分买的东西都还是堆在家里。等到家里已经堆不下的时候,来了个行家,看了之后说:“你收藏的东西真不少,可‘瞎活’也太多了”。
这时我才知道,古玩行最忌的一条就是——自以为是。
1990-1993年是我收藏的空白期。那时我辞去了工作,干起了公司,因事务繁忙而中断收藏。在这期间,没有买过一件旧东西,公司虽然从无到有,干得挺有起色,但可惜错过了我个人收藏历史的黄金般的3年,如果那时我能把挣到的钱投入收藏领域,我今天的财产积累就不是现在这个数了。可那时候总想的是今天能挣20万,明天就能挣200万。但商场如战场,在经历了几次高峰与低谷之后,我就想,怎么才能自己给自己上保险呢?直到有一天突然醒悟,家庭财产中应该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家庭金融资产。
在我的理解中,家庭金融资产说白了就是能把钱变成钱的,也就是现在很多人讲的“投资”。我冷静地分析了银行利率、国库券、股票、房地产等各种投资形式的风险与回报,发觉投资古玩收藏回报最大,而且随着知识的积累风险会越来越小。于是我决定投资古玩,就此进入了我个人收藏的第三个阶段——理性投资阶段。
1994-1996年,我有目标地把钱投入到家具收藏,也许有朋友会问:你对家具收藏懂得多少?凭什么就敢把钱投入一个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这里面我就想给大家澄清一个有关收藏的误区。一般人们认为,要想收藏什么得先把它弄明白——这是一个基本方法。但是,由于收藏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博大而庞杂,从一点不懂到半懂。不懂到全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等你完全弄明白了,机会也错过了,因此,我索性用专家,找明白人,在古玩投资上走了一条近路。1994和1995年,在专家的帮助下,自己成功地买进了几件明清家具中的上品,投入几十万,现在看来价值在几百万以上。
1996年是自己收藏生涯走向成熟的一年。随着知识的积累,我由最初的“瞎买”,通过专家投资过渡到自己判断拍品的价值,稀有程度和投资潜力。不光自己从中受益,还为许多朋友提供参考和服务,为朋友的投入带来更多的回报。
(二)
尽管电视、报纸把收藏炒得很热,嘉德、翰海等拍卖行的名字大家也都耳熟能详,但是在很多人的意识里,总觉得收藏离自己挺远的,对收藏的认识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就是认为收藏是有钱人才玩得起的。不错,要想做个大收藏家,要具备两条:一是眼力,二是资金。但这并不等于说,没有雄厚的资金就玩不了收藏。
1995年,我帮一个朋友花2000块钱买了一对清朝中期官窑胡绿釉的盘子,实际价值大约在二十万左右。在收藏界,这有一个专门术语叫作“捡漏”,专门有一帮人在吃这碗饭,他们原先也不是有钱人,靠“捡漏”慢慢越滚越大。
所谓“捡漏”是指买进那些没有达到其实际价值的拍品,造成“捡漏”现象出现一般缘于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大家注意力没在这儿,都去争一个罐子,可能就会漏掉一个盘子;二是由于拍卖行操作失误造成拍品没有拍出预期价值,即所谓“溜拍”;三是没有冒出来过的稀有品种,往往容易造成“大漏”。
“捡漏”的市场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每时每刻都有。拍卖行有专门的大众收藏专场,也就是“小拍”。底价少的几百块钱,多的两三万块钱,甚至很多是无底价的东西。因此花两三百元钱很可能买到一个价值2000元的东西。尤其中国拍卖市场还不很完备,出现“漏”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中国拍卖市场古董的价值与国际市场中同类物品的价格相比,起码是人民币与美金的差距。在今年嘉德的春季拍卖会上,我看中了一件起价20万的清乾隆时期宫廷造办处造的紫檀木大条案,我跟参加拍卖会的妻子说:60万以内就给我拿回来。最后结果炒到了120万被别的买家买走了。那个人绝对捡了个“大漏”。在国际索斯比拍卖行,其价值绝对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如果我资金周转得开,手头有120万绝对把它拿回来“镇宅”,谁要买低于600万免谈。
因此,玩收藏只要是有心人,回报率会越来越高,而且每一年的回报率都不一样。有统计,拍卖行拍品的平均回报率是27%。我现在一般“出门翻一番”平平常常,“翻十番”不叫“翻”。更重要的是我反复强调的那点,收藏作为一种投资,永远不会让你回到零起点。只要是好东西,放在那儿它自己就升值。
关于收藏的第二个误区就是认为风险大。有些人买了一次赝品就吓怕了,也有的人认为现在拍卖行赝品太多而自己又不懂,惟恐上当受骗。
关于前者其实很平常,谁都有“打眼”的时候,也就是常说的“交学费”。连现在自认为眼力不错的我们,每逢有较大的投资也要找专家把关。“打眼”的可能性随时存在,这次不“打眼”,下次就可能“打大眼”。现在赝品的制作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是看得多,基本的作假手段也就比较容易识别了。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点,玩收藏一定要多向专家请教,要找“明白人”,最简单的方法是委托专家投资,专家打眼的机会相对来说小些。玩古玩即使你一点不懂都没关系,但千万不要自以为是——“我觉得这东西就是真的”,“我觉得这东西就值多少多少钱”——这是古玩行最忌讳的。干其它事情可能比较注重“自己摸索”,而古玩行则不同。每个投资收藏的人都会跨过一个自以为是的阶段,交一些学费也是必然的,但这个过程越短越好。
最后,必须掌握一些拍卖技巧。拍卖前,对于目标拍品要有一个理性判断后的心理价位,不要被拍卖场的气氛所左右,一味冲运好斗。有人说,经过拍卖场一买一卖最培养人,此话不假。
(三)
记得20世纪90年代,我和妻子最初投资收藏时,家里人都认为我们是瞎花钱,而现在我们的很多家人和朋友都受我们影响玩起了收藏,这是一个观念的转变。以前,中国人总迷恋那些“纸”的东西,其实在我们眼里,钱是最不值钱的。我和妻子两个人都有了点钱就去买“东西”。钱在我们手里都没来得及捂热乎就出去了。玩收藏就好像吸鸦片似的上瘾。
有时候,我们也觉得我们俩就像旧社会守财奴。在过去,守财奴有点钱就要置家——置一个“有用”的家。比如,我们现在也没有买车,不是买不起,而是一想到汽车只能越用越贬值就觉得不值,典型的守财奴心理。
不过,看着家里那些明清家具,真是有一种很“富有”的感觉。不只是金钱上的,还有心理上的。喜欢中式家具那沉重的材料,硬木的光泽以及流淌在其间的气韵,要知道,这些家具不是普通百姓用的,也不是地主老财用的。而是大文人用的。这些随着家具遗留下来的东西现在还能剩下多少?
我1998年4月进入琉璃厂东街“翠文阁”店。现在的琉璃厂虽然赝品很多,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文化人进入这条街。我非常希望能由更多的文化人而不是贩子来经营这条街,找回老琉璃厂的那种感觉。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