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学术库 > 美术理论 > 篆刻基础知识

丁辅之与西泠印社——丁辅之文孙丁利年访谈记

在中国的篆刻史上,西泠诸家中的印坛名将都是在印史上留下了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而后建立的西泠印社也走过了百年的路程。如今我们还能亲见的这些篆刻名品,对那些印作不遗余力的收藏家是功不可灭的,这些藏家有个人,也有机构,其中浙西丁辅之为其中之佼佼者,机构的藏印中最为著名的当为杭州的西泠印社。而他们又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作为一个印章痴迷者,对西泠印社的崇拜是十分虔诚的。



  在西泠百年的风风雨雨中,丁辅之先生是一位不得不大谈特谈的人物,这不仅是他是西泠的创办人之一,更主要的是由于他们对印的热爱,使我们后人至今还能欣赏到中国印学上的那些千古绝唱,他们对印的痴迷,对文化的弘扬,令人崇敬。怀着对丁老的敬仰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走访了上海丁辅之先生的文孙丁利年先生,丁先生虽也已高龄,但谈起丁家的历史真是如数家珍。一个多小时的叙述使我们进一步走近了对我们来讲已是遥远的历史名人。



  丁辅之(1879—1949)原名仁友,又名仁,字子修,又号甫叟。因得赵之谦为其外祖父



  魏稼孙所刻“鹤庐”印,遂袭用其号。其斋馆名,有些是源自祖上者,如“七十二丁庵” (藏有七十二钮浙派始祖丁敬所刻印)与“八千卷楼”。也有系丁氏自取者,如“小龙泓馆”系从丁敬之“龙泓馆”而来(但两人并无宗族关系),“守寒巢”(因之又称守寒老人)。丁氏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受父、兄督责刻苦治学,并游猎诸艺,于古文诗词、金石书画、收藏鉴赏无不精通。其中以引甲骨文入书法与印学之贡献最为人称道。



  丁辅之也为我国近代著名印人。以前研究丁氏的学者将其于印学之贡献归纳为治印、集印、印谱、印社、印教等五项,这样的总结很为有益,利年先生当有同感,故以见录,并兹逐一简介如下。



  丁氏治印,其主流有二:一为宗法古经、汉印,一为模仿浙派诸家。前者如“宗成之玺”为古经,“文俊私印”为汉玉印。后者如“福德长寿”从赵之谦,“剑胆琴心”出徐三庚。偶作小篆细朱文、元押等印式。丁氏深究金石,因而流风亦及于印,讲究“印外求印”。如“简园珍藏”印之边款,即言明“取法在六国币”。又如所作边款,多以魏碑形神出之,自称因其“字极奇伟”之故。综其印面及边款而言,丁氏印风古秀典雅,富金石气韵而不求斑驳,自称大家。



  丁氏之集印,既承先人之余烈,又尽毕生之力以求之,于当时已名震海内外。以丁敬印作为例,在其祖辈时已有“七十二丁唐”之斋称,至丁氏晚年已增至百余方,恐怕已无珠遗了。若以所藏“西泠八家”之印合汁之,共有五百余方,可称总其大成。他的收藏也不限于印,兼及浙派诸家之书画、书信、书籍等。该项收藏,后多归于无锡巨富华笃安,今藏于上海博物馆。该馆印学馆之精品,多系丁氏旧藏。

 丁辅之所梓印谱甚多,有名于时。如1910年之《鹤庐印存》,共四册一函。丁氏于1904年先后编之《西泠八家印选》与《泉塘丁氏八家印谱》两种;1907年又出《西泠八家印选》三十册,由当时名拓工王秀仁钤拓,墨彩特佳。至1916年辑《秦汉丁氏印谱》二册,1926年又出《西泠八家印选》,每印均附释文,并以按语述其源流,故为研究西泠八家的最佳资料。该书只印五十部,由丁氏撰《醉高歌》五十字,每部各拈一字。目前最为著名的则是1937年编辑原拓的《丁丑劫余印存》。



  在印社方面,丁辅之为中国印社之始祖西冷印社创社四英之一。他对印社的创始与发展均有极大之贡献。从《西泠印社志稿》,即可见“鹤庐,在题襟馆后,岁癸亥丁仁捐资建”,并有捐赠白堤锦带桥之旧石栏,雕塑丁敬坐像等记载。他如建邓石如像、《印人画像》《砚林诗墨》,以及《汉三老碑》的赎回及建石室永存等,都有丁氏的功劳。



  印教,指他指导后学研究金石书画。从《西泠印社志稿》,可确定丁辅之学生有以下两人:一为梁棨,在《卷二·志人》有传:“梁棨,字友三,号师鹤,杭人。能篆刻、拓印,为丁仁弟子”;一为丁琉,字机平,为丁氏长子,在《丁亥题名》(一九四七年)中有列名,此题名后在民国所出之《美术年鉴》中即作为社员名单。



  除上述五项成就外,尚有印刷一项,虽与艺术无关,但应该说,丁辅之与其弟善之历时五载,创造出方形仿宋铅字,并成立聚珍仿宋印书局,以推行之,大获成功。以后,版权卖给中华书局。其对华夏文化事业,可谓顾功甚伟。



  丁氏于印之外,书画、诗文均延时誉。其书法,以细笔小字之甲骨文较为多见,诗词、文联均时有所作。甲骨文为中国之最早系统文字。虽应用于商代,而直至晚清一八九九年才为学术界所认识。将甲骨文引入书法,丁氏功不可没。除了存世数量不少之集联与诗文书法外,并有专著《商卜文集联》《商卜文集存》等行世。说来奇怪,书法与篆刻照理应该并行,而丁氏如今流传作品中甲骨文书法甚多,喜以细笔、小字成之,然未见以之人印者。丁利年解: 丁氏早年即病眼,刻印不多,存世更稀。此或许是他有甲骨文书法而无甲骨文印的原因之一。又据丁利年所撰《先祖父丁辅之常用印印面考察》“一九二四年,先祖父四十六岁,岁逢甲子,二月开始画梅。次年,开始画蔬果。秋,作蔬果长卷。”丁氏诗文,在《西泠印社志稿》中颇多记载,尤以《咏西泠印社同人诗》二十首影响较大。因此诗系集句,从《论印绝句》而成。若论其自写者,当以《题画梅诗》三十首为最妙,不但有诗、有梅,且是关于时事,如其中《日占东三省又至上海》一首云:“霜欺雪虐半枯残,太息孤芳画亦难。一夜东风齐着力,南枝香性北枝寒。”录供欣赏。



  综上所述,丁辅之是一位为印学作出重大贡献的前辈,尤以西泠印社的建立为后人留下的财富是为人们永记的。

来源:网络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zsk/4/9/2019-09-18/24397.html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