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与上海交大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联合编撰的2007年文化蓝皮书《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蓝皮书指出,尽管中国动画片产量逐年增加,但是表面的繁华难掩背后的尴尬,进口动画片冲击下的“双重怪圈”,即经济怪圈和文化怪圈严重制约着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的动画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93~2003年,中国国产动画片的生产数量为46000分钟,平均每年动画片的产量不到4200分钟。然而,2004年国产动画片的产量达到了21800分钟;2005年国产动画片实际生产数量为42700分钟;2006年中国动画片产量达到82000分钟,国产动画片产量正在大幅度增长。然而,表面的繁华难掩其背后的尴尬。进口动画片冲击下的“双重怪圈”,即经济怪圈和文化怪圈,对中国动画产业存在很大的杀伤力。
首先,在全球化背景下,动画片以其自身的艺术魅力,跨越了国家和文化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当美、日等国的动画片在本国已经发行并收回初期制作成本后,其出口价格就有了极大的回旋余地。为了达到开拓国际市场的战略目的,国外动画片生产商以廉价甚至免费赠送的手段进入中国市场。正是这种廉价的国外动画片,使得中国本土动画片陷进了一个“经济怪圈”,即:进口动画片低价进入中国市场,导致国内电视台低价收购;国产动画片无法收回成本,影响社会资本投入;没有投资,动画片只能低成本制作,因而难出佳片;难出佳片,就没人愿意看;没人愿意看,就更赚不到钱,国产动画片的产量就下降;产量下降,供求关系失衡,供应缺口加大,进一步加大对进口动画片的需求。
“经济怪圈”的直接后果就是进口动画片大肆占领中国市场;中国动画产业整体规模急剧下降;外包比例过高,在国内市场上,国产动画片相对于进口动画片的弱势地位,逼迫国内动画企业放弃原创,放弃动画片制作的前期制作和后期制作,为国外动画企业进行中期制作加工,即外包。
其次,进口动画片占领中国动画市场,在给中国动画产业造成“经济怪圈”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怪圈”:近20年来,这些外国动画作品改变了中国受众的动画需求倾向性,当外国动画明星形象和剧情编排风格深深地印刻在中国受众的记忆中时,其文化审美观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变化着,最终成为他们观赏动画的参照标准,这些标准又引领着他们对动画的消费选择,于是形成了今天中国受众的动画消费心理需求“怪圈”。
从近期看,“文化怪圈”首先对中国的动画片制作产生了影响,我国于1999年出品的《宝莲灯》、2001年出品的《我为歌狂》、2003年出品的《隋唐英雄传》、2004年出品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从人物造型到故事情节,都有着明显的日、美动画片的痕迹,过多地模仿外国动画片,从而日益失去自我。其次,经济损失十分严重。动画衍生产品的80%以上的市场价值流向美、日动画形象,仅《变形金刚》一部动画片的衍生产品就从中国赚取了50亿元人民币。
从长远看,进口动画片对中国文化的侵害真正做到了“从娃娃抓起”,其危害性之深,隐蔽性之强,还没有引起国人的足够重视。在很多国人的眼中,动画片是孩子们的游戏,对动画片中人物的喜爱与模仿只是孩子们天真童稚的体现。但是他们恰恰忽略了更重要的一点,即在进口动画片的泛滥中,儿童潜移默化地以欣赏的眼光接受了进口动画片中所表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对儿童的影响尤为强烈,因为儿童头脑中的价值观念还没有形成,甚至是空白,还不具备分辨的能力,也不具备任何抵抗能力。当儿童长期浸泡在进口动画片的世界中,出口国文化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就会不自觉地在儿童头脑中占据重要地位,甚至是主导地位。
总的来说,经济怪圈导致企业规模和行业规模萎缩,产量下降,直接加剧了对进口动画片的需求,使进口动画片有极大的机会与我国消费者见面,客观上助长了出口国文化价值观在我国的传播。当这种传播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使我国观众对进口动画片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及出口国的文化价值观产生认同和共鸣,从而引导对更多进口动画片的消费,对出口国文化价值观在我国的确立与巩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而在中国文化的演变图景中形成了“马太效应”,进口文化越来越强大,而中国原有文化传统越来越受到侵蚀。可以看出,经济怪圈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冲击立竿见影,而文化怪圈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却是在温柔中暗藏杀机,要在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发作。
综上所述,中国内地动画产业遭受到来自日本、美国等国动画片的冲击,日复一日地在经济和文化的双重怪圈中艰难生存。如果说,经济怪圈将给中国动画产业带来灭顶之灾,那么,文化怪圈将给中国带来长远意义上的文化断裂,其造成的文化和经济损失无法估量。中国动画产业在这样的外部压缩和内部制约的情况下,不可能也没有时间按部就班地遵循以往发达国家的发展次序,而只能采取“超越进化”的发展模式来振兴中国的动画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