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西北古城兰州北宋时建筑城隍庙内,甘肃民间艺人、葫芦雕刻大师王小弟热情地为笔者评点了极具此间文化特色的艺术品——微雕葫芦。 与中国其他地区一样,雕刻葫芦皆是经过民间艺人在普通的葫芦上刻上山水风景、人物肖像、诗词书法等,再涂上松墨而成的精美的传统工艺品。
“兰州本地流行的是细微的针刻葫芦,故名‘微雕’,雕工以小见长,不论葫芦大与小,所刻图案都务必要小,其独特之处在于针法细腻、线条流畅、人物传神”,这位年近不惑、穿着朴实的艺人说,“那种用刻刀刺穿葫芦,勾勒出图案来的‘镂花葫芦’,这里并不常见。”
栽种葫芦,兰州早已有之,针雕葫芦的习俗倒是清光绪年间出现的事。民国初年,一位名叫李文斋的秀才,将中国历代的散文名篇、神话故事,以书画诗文的形式微雕在葫芦上,引起了世人瞩目。
让外间颇为新奇的还有,兰州的地产葫芦多形似鸡蛋,体状较小,光照充分,质地坚硬,表皮细腻。
“微雕葫芦可以说是浓缩出来的一幅中国传统山水画,不同的是以葫芦面为画纸,以特制针为画笔。”王小弟说,一位雕刻艺人还必须具备诗书、国画、印章等各方面知识,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缺一不可。
微雕葫芦一般要经过选“胚子”、绘制、着色成品三个工序。秋熟下架后,品相端正、光滑无斑的葫芦为多数雕刻者所钟情,当然,异形的葫芦也能找到自己的下家,以契合他们构图的需要。采摘下的葫芦经刮皮、醋洗、暴晒至干、表面颜色近于古董画纸张的土黄色后,“胚子”就算出炉了。
“葫芦不可长得太老才去采摘,否则皮质易于发皱,也不能太嫩,否则不利于雕刻线描”,自幼酷爱书画篆刻的王小弟娓娓讲道,“作雕刻的葫芦一定要陈年的,当年的葫芦往往外部干燥,内部却是潮湿的,不宜使用”。
在众人的邀请下,王小弟施展了他的刻绘技巧。只见他的手与腕缓急有序,刚针游走在圆球状的小葫芦上,留下数条流畅的线条,但是这个时候你却全然不知那葫芦上究竟是个什么图案。“雕刻的布局构图如同绘画一样,十分关键,之前胸有成竹很重要,要有一种整体的观念”,他说,“雕刻过程中用针的深浅度要均匀、轻重有致,这直接关系到整个图案的浓厚程度与层次感”。
不到十来分钟的工夫,在雕刻过的线条上施上松墨后,一只正蹦向草丛的蛐蛐,立时在那葫芦上活灵活现,旁边配以“春华秋实”四字,煞有意境。王小弟称,雕刻完型的葫芦最后再擦亮,用植物油涂抹,可以防水、保鲜。
世代居住兰州的王小弟,又名王锡君,朴实与豪放的西北汉子风格写在他的每一个言谈举止之间。在父辈的熏陶下,他触类旁通,以其较高的灵感与悟性,继承了微雕葫芦大师李文斋弟子、其祖父王德山清淡、逼真、线条虚实分明的雕刻技法,所制作的佛像、罗汉与童子等微雕葫芦响誉此间。
《心经》是王小弟的著名作品之一,刻工精细、线条滑润,“心经”图反映在一个直径不到三公分的葫芦上,三分之一雕刻的是一盘做于莲花上的佛像,剩下的三分之二是二百六十字佛“心经”,人物神情惟妙惟肖,字迹清晰易辨。
“葫芦,音同‘福禄’,同时,葫芦里面长‘子’,有子孙万代、多子多福的含义,因而兰州人通常把它当作吉祥物,叫做‘吉祥葫芦’”,这位以“人生是大自然赋予他去雕琢的宝石”为座右铭的民间艺人最后评说,此间有“兰州三样宝,吉祥葫芦、牛肉面、羊皮筏子赛军舰”的说法,吉祥葫芦列为三宝之首,成了馈增亲朋、旅游收藏、家庭装饰的主要工艺品,闲时把玩,令人爱不释手。
在兰州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意趣古雅的微雕葫芦,他们显示着灿烂的兰州文化,如今,兰州人们还在用自己的智慧雕刻着生活,将一个个吉祥葫芦挂在生活的各个角落,点缀着美丽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