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学术库 > 美术理论 > 书法理论知识

不必悲观——浅论硬笔书法艺术的发展前景

摘 要:本文首先从硬笔书法的概念演变谈起,分析了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的关系,回顾了现代硬笔书法艺术产生发展的轨迹,在此基础上,从硬笔书法发展和毛笔书法在过程和归宿上的相似性、硬笔书法艺术发展的不利因素以及硬笔书法艺术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等三个方面对硬笔书法艺术发展的前景进行了阐述,这对当前忽视硬笔书法的客观存在、看不清硬笔书法的发展前途等某些不利于硬笔书法健康发展的观点具有一定的批判和警示意义。

关键字:硬笔 书法 发展前景

一、硬笔书法发展概况
  1、关于硬笔书法的概念
  什么是硬笔书法,硬笔书法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定义,一直是硬笔书法界十分关注、争议颇多的问题之一。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硬笔书法”这个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钢笔字”、“钢笔书法”、“硬笔字”等  出现的历史过程:
  (1)钢笔字:指用钢笔书写的体字,从广义上讲,普通民众日常使用钢笔这一工具的书写体都可以称之为钢笔字;狭义地讲,指从现代硬笔书法的启蒙期到1983年“钢笔书法”这一概念的正式出现之前的钢笔字作品或者出版物。如陈公哲《一笔行书钢笔千字文》(1935年商务印书馆)等。1982年5月由《浙江青年》举办的中国第一次全国比赛也称之为:“第一届青年钢笔字大赛”。
  (2)钢笔字书法:这个概念最早见于1980年庞中华先生《谈谈学写钢笔字》。这本字帖由中国美协主席江丰先生作序,并在其中提出这个不确切也不太科学但却具有一定引导作用的概念。
  (3)钢笔书法:是指用钢笔书写的、符合书法法度、具有美学意义、反映作者情怀的手写体文字作品。这一科学、确切的概念在1983年庞中华的中央电视台《钢笔书法讲座》全国范围内的舆论中正式出现。同年初,广东岭南出版社出版了梁锦英先生的钢笔字帖《钢笔书法》。1984年浙江杭州举办的“第二次全国青年钢笔书法比赛”也采用了这个概念来命名。
  (4)硬笔字:指用硬笔书写的手写体文字。广义上泛指钢笔、圆珠笔、铅笔等硬笔工具书写的手写体文字,没有是否具有艺术性之分。随着全民书法活动不断升温,加之与钢笔在书写领域具有同等实用地位的铅笔、圆珠笔、蘸水笔的书写尝试与应用以及人们对工具表现能力的要求,各种硬质性材料做成的书写工具也介入其中,书写工具开始进入多元化的探索阶段。日本在这种非毛笔书写艺术上大规模、有意识和方向性的研究和发展,比我们要早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日本仓敷硬笔书道学院等艺术团体的来华访问交流,无疑也把他们的“硬笔”及“硬笔书道”学院作为艺术等概念带入我国,启发了我们对此艺术的重新命名。
  (6)硬笔书法:是指用硬笔工具书写、符合书法要求、具有美学意义并能抒发书写者感情的汉字书法作品,这是一个比较严谨、科学、完整的艺术概念,它要求:A、首先是用硬笔书写;B、符合书法要求;C、具有美学意义;D、是汉字作品;E、能抒发作者的情怀,反映作者的学养、情趣、追求等素质。只有具备了这五项限定的全部因素,方能称之为硬笔书法。1985年8月22日在北京成立的“中国现代硬笔书法研究会”,可以说是第一次向文艺界昭示了以“现代硬笔书法”这个完整、成熟、全面、严谨、科学的艺术概念。
  2、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之争
  (1)谁早于谁。关于硬笔书法的起源,一直争论不断,莫衷一是。书法史学家朱仁夫先生在其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书法史》中写道,“人类造字就造出了笔。因为文字胚胎是刻画符号,故笔多是简易的木棍、芦苇管等硬笔,毛笔书法前是硬笔书法。如殷商甲骨文、西周铭文、秦刻石等”。还有敦煌学者提出,硬笔书法至少始于汉代。根据对敦煌文献中保存下来的两万多页硬笔写本的考证,硬笔的使用历经汉、唐、宋、元诸朝,绵延了一干二百多年,书写内容涉及文学、契卷、书信、佛经等等,使用书体包括楷、行、草,富有硬笔书法特色,显然是用竹、木、骨、角等材料削制的硬笔蘸墨写成。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李正宇先生说:“敦煌硬笔写本的发现和研究,无可置疑地证明了硬笔书写在古代实用领域的存在和流行,填补了中国硬笔书法史上的大块空白,彻底否定了数十年来那种以为中国硬笔书法起源于鸦片战争的旧说,把中国硬笔书法史提前了两千年。”笔者赞同硬笔书法早于毛笔的观点,并认为硬笔书法先与毛笔书法产生,一度与毛笔书法并行,然后毛笔书法一枝独秀,再到近现代再次与毛笔书法分庭抗礼,双星并耀。
  (2)硬笔书法是不是书法,以及与毛笔书法的关系。朱仁夫先生在其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书法史》中说,“钢笔出现以后,以它的便捷、清晰、刚健、给毛笔书法独领风骚的局面带来了挑战,给书法大厦又增添了一个大的层面。写得好的毛笔字是书法,写得好的钢笔字同样是书法”,在这里,先生旗帜鲜明的提出了,钢笔书法同样是书法的论断,同时,我们从中还可以分析发现,朱先生在此文明确认为书法是大概念,包括了钢笔书法和毛笔书法。而且,先生还进一步论述:“中国人维护传统是坚意的,接受新事物也是热情的,接受硬笔,实际上是对秦汉以前以硬笔为主潮书法的回归。历史也果然巧合,不久,中原大地上发现了硬笔书法的辉煌代表甲骨文……硬笔书法终于在近代再酝酿、再试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与毛笔书法抗衡,成为气候。”据此,笔者认为,硬笔书法应当是和毛笔书法并列的,以汉子为载体的线条造型艺术,同属广义“书法艺术”的分支,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是兄弟关系。
  3、现代硬笔书法的艺术化发展轨迹
  如果从书法史学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硬笔书法的发展历程,20世纪以前所进行的无目的、无意识的运用硬质性工具对汉字的书写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国古典硬笔书法,19世纪以来的硬质性工具书写创作称之为中国现代硬笔书法。对中国现代硬笔书法艺术可以分成5个阶段:
  (1)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硬笔书法艺术的萌芽期。据说,著名书法家吴大徵在大清光绪己丑年曾书就一幅对联,以硬笔书篆体,可谓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又有人说,首先用钢笔写中国字的勇士是苏曼书大师,20世纪初翻译《文字因缘》一书即用钢笔,且先生信札也用钢笔,笔致动人、妩媚绝俗,一如其人;新文化运动的一些先驱、干将,如鲁迅、巴金、丁玲等也喜欢硬笔写作。1935年,陈公哲的《一笔行书钢笔千字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应该是有史可查的第一本钢笔字帖,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其主要的基调是实用和便捷。1939年,黄若舟出版了有关钢笔的汉字通行书写字体《通书》,后来根据此书进行整理加工的《汉字快写法》很快风靡全国。1947年邓散木、白蕉合著《钢笔字范》问世,用钢笔对线条的表现力进行了充分的尝试,评者云前者书作“秀逸疏朗,绝俗超群”,后者“气象万千,亦刚亦柔”。两人本身都是书法名家,传统书法艺术修养毋庸置疑,二人为钢笔书法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极为巨大。这是现代钢笔书法发展史上第一次对钢笔书写的较为系统、全面的艺术化尝试,也为钢笔书法的后来者提供了学习的范本,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20世纪50年代至文革期间的挫折期。自邓、白而后的十多年里,虽然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都体现出非常明显的政治化倾向,钢笔书法也不例外,钢笔写字艺术化的探索基本停止。尤其是文革十年间,硬笔书法的发展处于低谷。主要的出版物仅有1954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先后出版的沈立峰《钢笔字的练习和写法》、黄若舟《汉字快写法》以及1965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林似春书写的《农民杂记钢笔字帖》和《雷锋日记摘抄》。
  (3)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现代硬笔书法艺术的发展期。“十年文革”是中国文化一段空白,人们在文革后表现出对文化的极度饥渴,各类文艺形式开始复兴。尽管许多人认为汉字的简化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汉字文化,但当时简化字的推行的确使汉字变得“平易近人”,会读写汉字的人成倍增长,群众基础空前壮大,钢笔书法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上海的黄若舟先生将《汉字快写法》修改更名为《怎样快写钢笔字》再次出版,自1978年首次推出后一版再版,印数很快超过了1200万册。这个惊人的数字,表明钢笔书法正散发出迷人的魅力。1980年庞中华《淡谈学写钢笔字》出版,许多人评价这是一本对于中国现代硬笔书法具有开创奠基意义的字帖。1983年初,梁锦英的《钢笔书法》出版。同年,庞中华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推出《钢笔书法讲座》,钢笔书法第一次与全国媒体结缘,使得庞中华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成为硬笔书法的代名词。不管现代硬坛如何评价庞体,但庞中华对于硬笔书法的推动是毋庸置疑的,他推动了空前的硬笔书法高潮,难怪日本硬笔书法界称之为“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1985年钢笔书法的专业性刊物《中国钢笔书法》在杭州创刊,这份刊物直到今天也还是硬笔书法界最为专业、最为权威、影响面最广的期刊之一。同年,杂志社联合多方力量举办了第二届全国钢笔书法大赛,对于硬笔书法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意义,获奖的仇寅、任平等人几乎成了当时青年的偶像,受追捧的程度,丝毫不亚于今天的歌星影星。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是硬笔书法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也是迄今为止的最高潮,全国习字热潮风起云涌,各类硬笔赛事此起彼伏,硬笔书法艺术概念不断演变。期间,各种硬笔书法培训机构相继成立,如中华硬笔书法函授中心、湖北武汉三川钢笔书院等等,为硬笔书法的普及、研究、学习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值得提出的是1993年,庞中华先生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硬笔书法协会这个由民政部注册、文化部承认的国家一级社团,为推动硬笔书法的发展奠定了组织上的基础。
  (4)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硬笔书法艺术理性思考期。人们对于硬笔书法的热度开始慢慢冷却,一些早年取法古帖而崭露头角的硬笔书法先行者因为硬坛的冷寂而逐渐转向了毛笔创作;继续对硬笔书法抱有兴趣和热情的书法人开始审视自我,进入对硬笔书法冷静而理性的思考。虽然有点沉寂,但相对普遍的艺术化倾向却开始发展,为硬笔书法的艺术化积聚了力量。书法界的权威组织中国书法家协会,也成立了硬笔书法专业委员会,还举办了第一届全国硬笔书法家作品展,无疑给硬笔书法界带来不小的冲击和震动。
  (5)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中国硬笔书法艺术走向多元化时期。第一、硬笔书法学习、创作的取法对象走向多元化。从第六、七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的参赛作品来看,取法古帖的越来越多,作品也写得越来越精彩,对于古帖的吸收和消化出现了很大的进步。在取法古代优秀碑帖中也体现出了不同的风格流派和字体,不再仅限于千篇一律的汉隶魏碑唐楷。行书、草书、隶书、大篆、小篆、乃至印章的边款都成为取法的对象。同时,受到毛笔书法的影响,硬笔书法流行书风风起云涌。以武磊、贾长城、潘峰、周继中、颜晓军、邓大强等一批才情横溢的中青年硬笔书法家掀起了硬笔流行书风的浪潮。
  第二、硬笔书法作品创作的装饰多元化。七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中已经出现注重作品装帧的倾向。2001年的第八届大赛甚至出现了长达6米的长卷,其作者也如愿以偿地获得了最高奖,“九届中钢”、湖南绿天硬笔书法杂志主办的首届绿天杯大赛、湖北武汉第一回硬笔书法大展等重大赛事中注重装帧的作品越来越多,选用的纸张、色彩、书写工具等达到了无所不用,让人惊叹的地步。有人不无担心的提出批评和警告,认为这是毛笔书发展厅效应的恶果之一,不该提倡。但笔者认为这是硬笔书法作品艺术化的又一发展,是一个进步,是一种必然。过去那种白纸黑字加印章的硬笔书法作品,早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需要。
  第三、硬笔书法传播媒体多元化。大家所熟知的硬笔书法传统媒体浙江《中国钢笔书法》一枝独秀硬坛近二十年,1993年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成立后,会刊《中国硬笔书法报》创刊,1996湖北咸宁邹慕白先生创办了民间报纸《钢笔书法报》,不久湖南张玉波主编的《绿天硬笔书艺》又登陆硬坛,最近,湖北书法报社又出版发行了《书法报硬笔书法专刊》子报,还有许多民间小报更是多不胜数,传统纸质媒体不断涌现走向多元;东北史洪清先生创造了第一家硬笔书法专业网站,继其之后陈愁予中国硬笔书法在线、周继中中国硬笔论坛、江苏梁桂东硬笔书法论坛相继成立,其他众多的专业毛笔书法网站或者美术网站,也都开有硬笔书法的专门栏目。广大硬笔书法家、爱好者在网络上开设“书法工作室”、“书法博客”等,传统媒体上能见到的,往上都可以见到,传统媒体上没有的,网上却有,甚至各种小道消息也随时可见。硬笔书法的传播走向隶体,走向多元。
  第四、硬笔书法活动的形式走向多元化。20世纪90年代以前,举办硬笔书法比赛、出版书法出版物质主要形式。如今,硬笔书法的活动形式和空间大为拓展,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改变了整个硬笔书法世界。网上办书发展、网上交流学习书法的心得、网上购买拍卖硬笔书法作品、网上发各种征稿启事、网友雅集……相约太湖、徐州雅集、网络上出现的古今道、巴蜀风、徽缘等各种书法组合,这在以前没有网络的时代,都是不可能的。
二、硬笔书法艺术发展的前景
  前文回顾硬笔书法的概念演变、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的关系以及现代硬笔书法发展的大体轨迹,意在解决一个前提性问题:硬笔书法究竟是不是书法艺术的一个分支或者说组成部分,硬笔书法的概念和观念是否已经深入人心,硬笔书法艺术是否已经取得一定的发展成果。只有在承认硬笔书法存在,并且以书法艺术的一个分支存在,才能讨论硬笔书法的发展前景问题,也才能使讨论这个问题本身具有必要性。
  1、硬笔书法发展和毛笔书法在过程和归宿上的相似性
  相比毛笔而言,钢笔使用便利、快捷,钢笔书写虽然在审美形式上、尺幅大小上无法与毛笔书法分庭抗礼,但在实用领域比毛笔耀优越的多,所以毛笔在实用的舞台上唱了几千年的主角后终于在钢笔的入侵下退出实用舞台,成为纯艺术无需赘言。毛笔书法艺术化的过程,确切地说应该是先实用,然后在实用中艺术化导致实用与艺术并存并最终走向纯艺术的过程。现代硬笔传入中国只有近百年历史,但是随着电脑科技的日益发展,电脑打字又比硬笔书写快捷整齐的多,硬笔书法也必然和毛笔书法一样,最终成为一种纯艺术。也就是说,硬笔书法要走一条和毛笔书法相同的道路:先实用,然后在实用中艺术化导致实用与艺术并存并最终走向纯艺术。原因在于:随着使用电脑越来越多,使用纸张、笔类越来越少的现实情况,硬笔书法也会象毛笔书法一样,被挤出实用历史舞台,硬笔书法最终会成为以一小部分人的艺术上爱好和追求。尽管硬笔书法界这些年来看起来很热闹,很繁荣,人很多,好像大家水平都很高,其实真实的状况大家心里清楚。搞来搞去就是那么一些所谓名家、中坚和爱好者。这些人的绝对数不少,但是和全国人口相比,所占的比例就小了,这就如同中国书法家协会一样,有大约8000名会员;省级会员有80000多人,但是和全国人口相比还是很少的,所以他们的会员就是书法家,一般人不会进行真正意义的书法创作、研究和学习,所以毛笔书法如今成了纯艺术;在古代,人人都用,除了文盲基本都会来几下子,所以那个时候的毛笔书法不是纯艺术;同样的道理,当钢笔等硬笔越来越少的人使用,并且进行研究、创作的人成为一种一定意义上的“专业化”(即使有些人是业余)的时候,硬笔书法家也就大批的产生了。纵使全国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有10万人,也照样是硬笔书法的精英、专业人才,为什么?因为全国的绝大多数人不会他们那几下子!那个时候,搞硬笔书法的(我是说真正从事学习、研究、创作的)从事的就是纯艺术的硬笔书法艺术活动,如同现在毛笔书法家从事的毛笔书法活动一样。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可能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事情。
  2、硬笔书法艺术发展的不利因素
  (1)硬笔书法艺术理论研究滞后。杨卫列先生提出,硬笔书法理论研究的储备不足,是制约当代中国硬笔书法理论研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与毛笔书法理论研究成果相比,硬笔书法理论研究领域则近乎一片空白。不重视硬笔书法理论研究大环境的建设也是制约硬笔书法理论研究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当代硬笔书法理论研究活动与硬笔书法创作活动相比,又差了很多。到目前为止,有限的一些硬笔书法理论研究著作,涉及的理论也相当浅薄、宽泛,并且对毛笔书法艺术理论的过分依赖尤为明显,并没有一本能够称得上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硬笔书法理论研究专著的问世。
  (2)硬笔书法艺术创作队伍的业余性和不稳定性。当我们对当代硬笔书法的创作队伍进行细心观察时,我们不难发现,这支队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业余研究者居多;②以年轻人为主体;③人数较少④不稳定。以这样的一支创作队伍来抗衡毛笔书法队伍,则未免有些强人所难。真正意义上地专业硬笔书法家基本没有,大多数都是曾经搞过硬笔书法的毛笔书法家业余搞点硬笔书法创作。更为严重的是,很多人在硬笔书法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后,就转向了毛笔书法,并且一去不复返。
  (3)硬笔书法界组织林立、派系众多、局面复杂、力量分散。从1985年到1993年间,全国成立的大大小小的硬笔书法组织不下十个,各自为硬笔书法运动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作用。1993年中国社团法规颁布,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登记成功,整合了重庆中华硬笔书法家协会等近十个全国硬笔协会团体。但是中国硬笔协会并没有完全囊扩所有省级硬笔书法团体。现在还有很多协会有独立在这个组织之外,并且和中国书法家协会硬笔书法委员会的联系、关系并不明朗。没有一个像毛笔书法界的中国书法家协会这样的全国性统一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种活动的开展,影响了硬笔书法的发展壮大。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为硬笔书法家和爱好者服务的、全国范围内的权威硬笔书法研究、创作组织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3、硬笔书法艺术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1)硬笔书法艺术的发展是进一步继承和振兴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改革开放,搞活市场经济的同时,我国在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和发展方面做得还不够。当前,我国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华文华的影响力应该越来越大;但是应该是应然,不是实然;国际上的影响力到底如何姑且不说,国内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上的状况并不容乐观,我想这个大家并不否认。今天中国大多数的年轻人和少年儿童追捧的多数是球星、歌星、富豪,而很少是传统艺术方面的艺术家,这是不争的事实。国家已经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在世界各地兴建孔子学院,大力开展对外汉语教育培训。随着国家的日益重视,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和扶持,文化的发展也该会逐渐列入日程,传统文化的复兴将会有一个热潮。作为传统文化的书法,包括毛笔书法和硬笔书法,我想都应该会面临一个发展的春天。当前的汉字文化被普遍弱化的状况今后必将改变。

(2)硬笔书法艺术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国家一直强调,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素质全面的接班人。素质全面,一定的艺术修养必不可少。在毛笔书法难度较大,远离适用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学生选择硬笔书法艺术作为加强自身艺术修养的途径。如今,各种毛笔书法、硬笔书法字帖出版物层出不穷、各种培训班火爆异常、各种书法比赛让人应接不暇,各个高等学校纷纷开设书法篆刻专业,成立大学生书画艺术协会社团就是信号。硬笔书法已经被重视起来,并且终究要被普遍重视起来。安徽、上海、北京、浙江等地在中小学都开设了写字课或者书法课,编写了专用的课本,硬笔书法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我想,在国家教育部门、文化部门、书法艺术界的共同努力下,书法包括硬笔书法,进入全国大中小学的课堂,应该不会太远。硬笔书法培训教师成为一种职业,大有希望。

(3)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
  第一、毛笔书法并没有排斥硬笔书法。一直以来,我们认为毛笔书法界排斥硬笔书法,“看不起”硬笔书法,认为硬笔书法是小儿科,其实未必如此。书法的权威组织中国书法家协会设立的有硬笔书法委员会,这是毛笔书法界的最高层对硬笔书法的重视和认同的体现。持前述的看法只是毛笔书法界的一小部分人,这一部分人中有的是不了解硬笔书法,忽视了硬笔书法的客观存在;有的是自命清高,“不和你玩,免得让人笑话”。中国书法家协会设立硬笔书法委员会应该说是有长远眼光和考虑的,尽管因为多种原因硬笔书法委员会成立之后并未开展多少有益于硬笔书法发展的活动。第二、毛笔书法、硬笔书法兼容性已经不是问题。越来越多的软硬兼施的“两栖”书法家就是明证。同时具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又具有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身份和水平的人已经很多,同时在两个领域取得很大成绩的人大有人在:刘洪彪、王亚洲、武磊、贾长城、余中元、朱勇方、周继中、贺东祥、董洪涛、马于强等等,多不胜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存在的价值使然。他们已经认识到硬笔书法的价值,硬笔书法不同于毛笔书法的客观实际以及作为一名硬笔书法家的价值所在。第三、越来越多的书法同道和有识之士清醒地认识到毛笔书法就是毛笔书法,硬笔书法就是硬笔书法,两者不一样;毛笔书法创作的好,硬笔书法不一定行;硬笔书法写得好,毛笔书法也不一定行;只有软硬兼修,才是一条比较科学合理的选择。毛笔书法、硬笔书法的互相借鉴,互相融合,甚至同时出现在一幅作品中也不是不可能。

(4)人民群众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和多元,导致硬笔书法艺术作品的市场已经萌芽。随着社会生活水平得提高,人们对书法艺术的需求必然越来越大,包括硬笔书法、毛笔书法的两种作品市场、前景必然越来越好。毛笔书法目前在市场上占优势,硬笔书法作品市场刚刚萌芽,还不能与之抗衡;但是将来还很难说。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和喜好的多元、硬笔书法作品品质的提升,加上硬笔书法小巧灵活、小品优势以及价位相对偏低,容易走进寻常百姓家等等的优点,硬笔书法作品市场前景看好。有硬笔书法作品的市场需求,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研究、学习和创作队伍当中。

三、结 语
  硬笔书法属于书法艺术的范畴是显而易见的,认为硬笔书法不是艺术或者从属于毛笔书法的观点也是错误的;硬笔书法的前景是光明的,尽管道路是曲折的。当前硬笔书法界有些人对硬笔书法的发展前景持悲观态度,显然是没有必要的。硬笔书法走向纯艺术化的趋势不可阻挡,作为中国古老的书法艺术的一个分支,硬笔书法艺术必将在一代又一代硬笔书人的努力下发扬光大,得以传承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朱仁夫,《中国现代书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96年;
2、齐玉新,《从比较的角度进行研究——关于建立中国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笔教学研究的构想》;
3、齐玉新,《中国现代硬笔书法分期及基本概念界定》;
4、李金河,《硬笔书法评论》,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5、丛文俊,《中国书法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6、杨卫列,《步履维艰的当代中国硬笔书法理论研究》;
7、严安,《中国硬笔书法发展史略论》。
8、参考了一些书法网络资料资料,恕不一一注明来源,特此说明并致谢意和歉意。

来源:网络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zsk/4/6/2019-09-18/26910.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书法理论知识最新 美术理论最新加入会员,免费发稿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