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每天都在“打造精品”。这精品有实用商品,如精品服装、精品烟酒,甚至精品楼盘等,也有精神产品,如精品文艺。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精品所包围,似乎就真的生活在精品的世界里。
“精品”这个词儿,一样地被书法界看好。人们开口闭口无不谈精品,因为大家知道精品应当是上品中的上品,其思想性、艺术性都很具水准。
人们热衷于“打造精品”,虽然目的各不相同,却同样地决意把精品落脚在“打造”之上。
书法之中精品的说法,似乎还可以找到出处,因为古人曾将书法分为神品、妙品、逸品等几类。书法中人在这几个词之中掂量来掂量去,觉得它们好像与时代精神有些不合,或认为不够现代档次,于是就有了精品之说,觉着精品似乎更合时宜,更有号召力,更具煽动性。
精品受人青睐不是坏事。人应该有梦,精品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美丽之梦,它为人们树起了一个衡量艺术的标尺,使追求有了目标。目标诱人,在诱惑这一疫情面前,人们缺乏足够的免疫力,一不小心,就染病上身。有人采取抄近路的方法向目标靠近,不在过程上下功夫,而在结果上动脑筋,试图越过界限去猎取心中的尤物。有人视精品为筐,捡着什么东西都往里面扔,把一些零零碎碎、破破烂烂的东西也装入其中。有人将精品视为粉脂,拿起它就往自己或同伴的脸上大肆涂抹。于是“精品”源源不断,层出不穷。精品何其多,精品何其滥,也就不足为奇了。
精品真的可以打造吗?我们不妨看看其中的奥妙。
有人为了赶风头、迎浪头,靠一腔热情、一派壮志来打造书法精品。这种精神固然可爱,甚至令人钦佩,但仅凭激情与雄心打造精品,恐怕也不全对,未免有些盲目,缺乏理性支撑。精品与人的意愿并不总是相伴而行的。精品的产生要顺乎自然,背于自然的硬性苛求,会有悖于精品。也就是说,精品具有可遇不可求的特性。精品如果能伴随人的意愿而至——可以轻易打造,岂不人人都可成就精品了?
时下,比赛和展览的组织者,“打造”出了各式各样的精品集与精品展。这是为了精品而精品的举动,是在打旗号。当今之人所出书法作品集,多半贴上“精品选”、“精品集”之类的标签。其印刷之精美、纸质之精良、设计之精细、策划之精心倒是无可挑剔,如果翻翻其中的内容,就会发现作品多半无精打采,无精可言,艺术含金量绝少。同样,有些展览的举办者,通过五花八门的途径组织来的作品不能说没有精品,但更多的是一些“大路货”,甚至是“蹩足货”,他们却堂而皇之地标上“精品展”。如此这些,无不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嫌。对此,大家都心知肚明,并以宽容的姿态表示理解。实际上,这类追时尚、求时髦的“打造精品”,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可想而知的。
而以谋名图利为目的的精品打造者,采取的是“把水搅浑”的“战略”,以利乘机摸鱼,他们轻轻松松地把“精品”的标签贴在自己的身上,大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式。“王婆卖瓜”式的自我标榜,往往有混淆视听的功效。这与真正的打造精品是背道而驰的。人们时常把聪明用错地方。你能把他怎样?当文化与商业联姻、艺术与金钱挂钩之后,时尚依傍经典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为我们留下精品的古代书家,其做法与今人似乎不同,他们往往打造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作者自我”。他们懂得,只有“人”经受过反复锤炼之后,才能具备打造精品的能力。古代书法精品是书家经过长期磨练而水到渠成的结晶,绝不是凭借一时冲动“打造”出来的,它能经受历史的检验。
精品在大多数时候是拒绝打造的。成就书法精品不同于雕镂玉器,不是工匠式的活计,单靠打造还远远不够。这也正是艺术的艰难所在。
当“精品”铺天盖地般席卷而来时,我们要清醒地了解自身与周遭世界,不要被幻象所蒙蔽。精品叫得山响,并不一定说明我们所处的时代就精品更多,说不定正好相反,是因为真正的精品太少,是因为假冒伪劣太多。
人不可无梦,但不可长梦不醒。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