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莱德·西斯莱(Alfred Sisley,1839-1899)1839年出生在巴黎;但其父母都是英国人,西斯莱的父亲由于经商成功,西斯莱自幼就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幼年时的西斯莱是在巴黎渡过的,十八岁时西斯莱遵循父亲的期望前往伦敦习商四年,回来后在一家商行工作。可是他却喜欢钻研文学和绘画,他研究莎士比亚、透纳和康斯泰布尔。1862年,西斯莱进入格莱尔画室习画,并结识了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巴齐依和奥古斯特·雷诺阿(Auguste Renoir,1841-1919)等人。四位志同道合的青年画家,经常结伴到巴黎近郊的枫丹白露林中进行户外写生。对西斯莱而言,将画架由室内移到户外,不但是一种崭新的尝试,也让他寻获了另一片创作天地。 枫丹白露林边 在西斯莱1860年代的早期风景作品中,充满了沉稳的色调,作品多以厚重的茶色、绿色及灰色、蓝色为主,亦表现他对于结构与空间的喜好。如:创作于1866年,并在官方沙龙上展出的“枫丹白露林边”(图1)。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西斯莱这个时期的作品明显受到了居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1819-1877)写实主义的影响,笔法严谨、巧妙,具有浓厚感,带有一种古典的气息。
阿尔让特依小广场 西斯莱在1872-1876年间的绘画作品是最优秀的,并达到了西斯莱前所未有的高度。“阿尔让特依小广场”(图2)一画是1872年的作品。如果把这幅画同莫奈、毕沙罗的一些比它早的作品加以比较,惹人注目的不仅是西斯莱的绘画更富有稳定性和自然性,而且还有他得自柯罗的那种独特手法。农村小景对于西斯莱说来,不是用以创造明暗对比的依据,也不是生活的题材,而是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色彩是那么的丰富、强烈和斑杂。黄色、玫瑰色和绿色强调了房屋的灰调子,棕色又强调了土地的色调。房顶有的呈棕色,有的呈深蓝色,它们被明亮的粉蓝色的天空所衬托。
鲁弗申的雪 印象派画家也常常热衷于雪景效果的表现,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从白色和灰色中取得强烈的色彩和谐,这是尤其引人入胜的描绘任务,莫奈、毕沙罗和雷诺阿都能得心应手地胜任这种任务。然而,西斯莱的雪景效果,恐怕谁的作品也比拟不了。他的目光无比锐利,能够觉察色调转折的微妙变化。“鲁弗申的雪”(图3)是以淡粉色的调子画成的,这种色调激起人们一种乐观的情感,对覆盖在房屋和大地上的皑皑白雪产生喜爱之情;集中而紧凑的构图显示了艺术家对自然的亲近。
鲁弗申的公主大道 1875年创作的“鲁弗申的公主大道”(图4)是对一个本身不仅平淡,而且很少有吸引人之处的主题进行艺术改造的真正奇迹;甚至路名本身听来都有些可笑。这幅画在色彩处理上比以前更大胆了:房屋是玫瑰色、绿色、蔚蓝色;道路、山岗和天空也是玫瑰色、绿色和蔚蓝色,但色调不同。色彩更优美了;它表现了艺术家的内心喜悦和他对晚霞的赞美;色彩给我们揭示了这颗永远年轻心灵的纯洁和平静。
洪水泛滥中的小舟 马尔港的洪水曾吸引过西斯莱的注意,他在许多作品中表现过:泛滥的河水席卷和弥漫着周围的一切,水面闪闪发光,这是印象派画家的典型题材。绘于1876年“洪水泛滥中的小舟”(图5)在绘画性处理上都是以灰色、淡蓝色和个别棕色调子之间的微妙变化为基础。然而,这种水汽弥漫的平淡无奇的感觉,在西斯莱的笔下却变成了一种迷人的感觉,变成了神话般的境界。到今天,在去马尔港的路旁,还能够看到这座平平常常的可怜的房子。可是,你只要目睹过这座房子,你便会感到西斯莱是多么富有诗意地改造了它。
l878年,西斯莱产生了这样一种印象,似乎观众开始赏识他的画了,于是他决定离开印象派的展览会,也如雷诺阿所做的那样,把他的画送进沙龙。不料,他遭到了拒绝。于是他现在比以往更感到孤独了;同时他已穷困到身无分文的地步。在l880-l883年间,幸有丢朗-吕厄买他的画,丢朗-吕厄又于1883年给西斯莱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他的物质状况总算有所改善。但尽管如此,他的成功比起他的同事们来还是小些。丢朗-吕厄买他的画越来越少了,他再度落人生活的困境中,西斯莱挣扎着试图同它斗争下去。他心情焦虑,有时甚至达到完全绝望的地步。
摩莱大桥 但西斯莱并不承认自己失败了,他从各个方面进行尝试,但全部绘画技巧都显得不足以掩盖其内在精神的缺乏。尽管他的颜色也越来越响亮,他的形也取得了实体感,然而总让人觉得他为了显示自己,在经过多次试验之后又回到自己最初的现实主义老路上去了,换言之,他把重心放在描绘事物的物质本性上了。其结果却是使他的诗意完全消失。例如,在“摩莱大桥”(图6)一画中就表现出了这一点:印象派的笔触和水中的倒影都盖不住这幅画上的色彩喧闹和形体的照相式效果,整个刻画由于追求质感化而完全失掉了艺术魅力。
西斯莱的晚期作品再也无法达到1872-1876年间作品的创作高度。有人评价西斯莱说:“看样了他已经十分疲惫了。他的笔锋已经软了,素描也乏力了。现在他所展出的一些油画,只是一些在我眼前闪现的、产生在我往日兴奋的回忆中那些美妙、新颖、动人画作的微弱余音而已。” 而西斯莱有他自己的美学观,这种美学观恰好是我们惟一可以认识西斯莱观点的条件,我们现将其最主要的几个论点摘引如下:
情节和主题一定要表现得朴素易懂,使观众容易捉摸。
删除多余的细节,能使观者循着画家给他指明的方向去寻味,并使他首先发现作者所神往的东西。
在每一幅油画上总要有叫人喜欢的一块地方。
这就是柯罗以及琼坎的油画魅力之一。
除题材本身以外,风景画一个最引人注意之处就是运动感、生命感。
然而,表现出生命感是一个最困难的任务。在艺术作品中灌注生命感,无疑是每一个无愧于这一称号的艺术家的必然目的。所有一切(形、色、画面结构)都应促成达到这一目的。但是,能够在画中灌注这种生命感的,只有它的创造者的心灵激动,也正是这种激动才会打动观者。
虽然风景画家始终应当讲究自己的技巧,但必须使表面结构在一定场合变得更为奔放,使它能够把画家所感受的激动传达给观众。
您可以看到我主张在同一幅画上采用不同的表面结构。这虽不是公认的看法,但我认为我走的路子是对的,尤其是在表现光的效果上。因为阳光总是使风景的某些部分削弱,同时又使另一些部分突出,几乎是物质地在自然界中这样表现着光的效果,在画布上也应当物质地表达出来。
客观对象的描绘应当符合其组织结构,特别是应当像在现实中一样使其周围笼罩着光。这是必须努力做到的。
这里天空起着很大作用。它不能成为一个寻常的背景。相反,天空不仅能够以其不同层次(因为天空也像地面一样是有层次的)有助于造成深度感,而且还能够以其本身的形及其结构,按照画面总的效果或构图,赋予画面一切以运动感。
最光辉绚烂的、最激动人心的天空,莫过于我们通常在夏季所看到的了——我指的是那种朵朵白云在四散移动的蔚蓝色天空。真是生气盎然、变化多端!可不是吗?它像海浪那样使我们内心翻腾,使我们神往。但也有另一种天空,我们在晚一些时刻可以观赏到的,那是傍晚的天空。它的云彩拖长着,有时竟像航行中的船尾留下的水痕那样拖曳开去;它们好像凝固在大气之中似的。可是随后它们也渐渐地消逝,同晚霞一起熄灭。这种天空很温柔、很凄凉;它充满着某种遥远的行将离去的事物的迷人力。我尤其喜欢这种天空。但我并不打算给您叙述画家们所十分珍爱的各种各样的天空;我说的只是我最喜爱的那一些。
我所以着重描写了风景画中的天空,是因为我希望您能够充分理解我对它的重视……
我喜爱哪些画家?如果单说现代人,那就是我们的导师德拉克洛瓦、柯罗、米勒、罗梭、库尔贝;总之,就是所有热爱自然和善于体察自然的画家。
由此可见,感受在西斯莱艺术中的作用极大;尽管他钟情于天空,他还是很理解艺术自主权的必要性。不守他之所以自愿放弃同一幅画中的风格统一,其意是在于更好地在画作上表现不同的自然现象。在西斯莱约800幅油画作品中,大多是风景画,他热爱大自然的天性和朴实的情感在创作上表露无遗。毕沙罗曾表示,西斯莱是最纯粹的印象派画家,因为他坚守原初的作画理念——透过光与色彩的表现来捕捉自然风景瞬间的真实印象。或许正因为他不那样具有革命性,终其一生,所以西斯莱并没获得应有的重视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