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学术库 > 美术理论 > 鉴赏基础知识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2

之前的感性认识谈了不少,而且插进事例,主要是为了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接受,从而进一步向理性认识领域攀登。可是,既然要攻克鉴定的难关,就得要知难而进,不得回避。在此关键问题上的确历来操胜券者委实有限,那是由于时代存在着局限,r生所致。
必须说明的是,理性认识必须是由感性认识的不断积累而来,中间有个量变过程,最后才能发生质变,这是认识论的全过程;所以,在研讨理性认识时,必然包含着若干感性认识在内,它们是有机的结合,未便截然割裂,否则,认识论本身就失去它的科学价值。
古代的鉴定家在一些著作中的论点,有不少体现了理性认识的观点,这正是鉴定学的重要内容。时代久远的文献,具有理性著述,却仅见结论,缺乏条理,初学者难于领悟。明清以后的著作间或透露一些,可资引用。前文将明人詹景凤对隋代展子虔《游春图》考证的文语抄出,那是理性认识的表征。稍早于詹氏的鉴藏大家董其昌对古代名书画所见甚多,大都有他的题跋,表述自己的观点,其中对唐中期大书法家张旭《古诗四帖》的论证最具有理性认识,特为迻抄如下:
唐张长史书庾开府《步虚词》、《谢灵运王子晋赞》、《衡山老人赞》有悬崖坠石急雨旋风之势,与其所书《烟条诗》、《宛溪诗》同一笔法,颜尚书、藏真皆师之,真名迹也。自宋以来,皆命之谢客,囚中有‘谢灵运王子晋赞’数字误耳。丰考功、文待诏皆墨池董狐,亦相承袭,顾庾集自非僻书,谢客能预书庾诗耶?或疑卷尾无长史名款,然唐人书如欧、虞、褚、陆,自碑帖外,都无名款,今《汝南志》、《梦奠帖》等,历历可验。世人收北宋画,考不须名款,乃别识也,或曰安知非醉素,以旭肥素瘦,故知为长史耳。夫四声始于沈约,狂草始于伯高(张旭),谢客时皆未之有,丰人翁(坊)乃不深考,而以《宣和书谱》为证,宣和鉴书,如龙大渊辈极不具眼,且谱止云古诗,不云《步虚词》云云也。《阁帖》二卷《张芝汝帖》米元章犹以为伯高书,此诚不随人看场者,余故为项玄度正之,且刻诸《(戏)鸿堂帖》中。”
董氏从历史年代、书法发展史、音韵学、作者传世作品对比研究诸方面进行考辨,还借米元章指出《阁帖》中之张芝《汝帖》为张旭所书,均有独到见地,故能破千年之谜,诚乃得于理性认识之功也。著名书画家、鉴定家谢稚柳先生,对此帖有专文《论张旭书{古诗四帖)》(收入《鉴余杂稿》),旁征博引,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已臻于理性认识的境地。关于此帖还有著名鉴定家启功先生撰《旧题张旭草书古诗四帖辨》一文(《启功丛稿》)持相反意见,值得一读。
清初顾复在《平生壮观》一书中对传世最早的墨迹三国魏大书家钟繇《季直表》的结合考证,驳元人陆行直、袁泰定为真迹之说,据理分析,同样符合理性认识的要求,从书法史演变角度和比较研究出发,作出下面的结论:
“汉魏之交,分隶初变真行,元常苦攻笔法,至于呕血不顾,为古今书人第一。距今千六百年,其墨迹见见闻闻于世者,唯《季直》一表耳。碑刻颇多,窃怪其用笔各不相类,何哉?《宣示表》、《还示帖》字形犹算子,扁而肥;《力命帖》劲瘦而长;《墓田丙舍帖》行书流丽;《贺捷表》倚侧太甚;至于《白骑遂内书》、《常患常赢》、《得长风书》、四帖,古意荡然矣;大抵翻刻多而故步顿失,岁月久而赝作横行,俾学古者难适从也;若《季直表》开卷时,一望而识太羹玄酒意味,徐而察之,垂必缩,往必反,八法精紧而转折顿挫有气,绝无碑刻油滑气,此唐摹之最精者,如纸乃唐之白麻也,民字之讳笔也,非章明较著者乎?奈何陆、袁辈曲为辨据,必以真迹名之固矣。”
尽管历来书画鉴藏界对此尚无定论,顾氏之论精密,亦可作为理性认识之又一范例。顾氏在同一书中对西晋陆机《平复帖》的认定,亦有可资采择之处。首先记载帖为宣和旧物,宋徽宗赵佶金书“晋平原内史陆机平复帖”题签,随录董其昌行书跋云: “观此真迹,觉《阁帖》所刻,西晋人书如陆云者,不能无疑。”又云:
“余家《戏鸿堂帖》已勒石行世,恨此帖相见之晚,不得摹为诸帖之冠也。”
叙其流传,谓此帖为:
“王济之(鏊)购而北去,葛君常持韩存良宗伯所藏《平复帖》见示,纸纹细断,墨色微绿,古意斑驳,而字奇幻不可读,乃知怀素《千文》、《苦笋帖》,杨凝式《神仙起居注》诸草圣,咸从此得笔。米元章《书史》云:‘火筋画灰,连属无端。’可以评士衡此帖。《宣和(书)谱》注之为章(草),非也。”
文字不多,内容充实,富有说服力,肯定此帖为西晋墨宝,应无异议。至于作者问题,抑或学术界又有新说,还可继续深入研究。顾氏对原作认定不属于章草,颇有卓见,文字难识,固属事实,今天已有启功先生诠释问世,可资参考。
又据谢稚柳先生另一篇文稿《宋徽宗{听琴图)和他的真笔问题》,根据传世的原谓赵佶《听琴图》,从蔡京题玉池(诗堂)诗说起,对照《文会图》诸作,分析君臣题诗部位,以及诗的内容,与在《雪江归棹图》、《御鹰图》上的题句作过精细的比较研究,终于认定《听琴图》和《文会图》并非徽宗亲笔绘制,乃出于画院待诏手,从而引申出徽宗的真迹应具备的特点,立论平实,理性认识中贯穿着辩证的思维逻辑,结论可信。
之前我们为了阐述感性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举出了古今鉴藏家对历代书画鉴别的若干事实,也许有一定的启蒙作用。理性认识由于出发角度、依据材料以及外间干扰等具体条件千差万别,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因此说,事理愈辩愈明,不要把问题绝对化了,此点随时留意,将受用无既。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zsk/4/10/2019-09-18/24208.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鉴赏基础知识最新 美术理论最新加入会员,免费发稿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