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由于此视频长短受限,手机用户若需看全集请登录美术网电脑端看)
人类可以创造文明亦可毁灭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亦然。本片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生存状态进行全方位扫描,为后人立档存照。从全国挑选百位真正掌握“中华绝技”的大师,他们几乎涵盖了中国非遗的所有领域。这是一项抢救工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多年事已高,很多“中华绝技”随着他们的逝去而接近失传。用镜头记录中国文化,走近“中华绝技”,感受人和文化的命运。
用染好颜色的彩色经纬线,经提花、织造工艺织出图案的织物。中国丝织提花技术起源久远。早在殷商时代中国已有丝织物。周代丝织物中出现织锦,花纹五色灿烂,技艺臻于成熟。汉代设有织室、锦署,专门织造织锦,供宫廷享用。
三国、六朝、隋唐时期是中国织锦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期。东晋在国都建康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标志着南京云锦的正式诞生。到了唐朝,丝绸之路一派繁忙。唐代贞观年间窦师伦的对雉、斗羊、翔凤等蜀锦图案,称为绫阳公样。在织造工艺上由经锦改进为纬锦,纬锦采用纬起花的显花方式,突破了"锦花型"单元较小的局限,并出现彩色经纬线由浅入深或由深入浅的退晕手法。北宋朝廷在东京设“绫锦院”网罗了很多蜀锦织工为贵族制作礼服,从而形成宋锦。
2006年,云锦、蜀锦、宋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部批准的织锦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有南京云锦研究所以及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2009年,中国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