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是青年书法家,虽不像一些大书法家那么有名,但在书法圈里还是很有影响的。当然,这对我来讲还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他是我的朋友,一个交往了十多年的朋友。说实话,我很早就想写他。他身上似乎有一种磁性,他朴实的性格、谦虚的态度、和乐于助人的习惯,外表洋溢着极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然而我这个人很懒,事情总往后拖,一拖就是几年。几天前,难得有暇我俩坐在了一个小酒馆里,身心放松,以茶代酒。因为我想更深入的了解他。于是,便有了下面的谈话。
郭耀煌(以下简称郭):李勇,咱哥俩聊点正经事,所以今天以茶代酒。在咱们朋友圈子里,你的口碑最好,都说你朴实、厚道、热心肠,归结为素质高。我也这么认为。你是搞书法的,你觉得书法与为人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李勇(以下简称李):那是朋友在抬举我,他们总是把我的优点看的多一些,我做得没有那么好。但我确实想努力做个好人。
郭:你说的好人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
李:所谓好人,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地位有不同的标准。就一般而言,好人应该是不伤害别人,与人为善、乐于助人而又不求回报的人。就我来说,我也只是想尽自己所能,真真切切地做点事,实实在在做个人。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为需要帮助的人做点事情,也许这就是个好人吧。
郭:可别人必然会对好人有所赞誉和回报。
李:这种回报是一种自然的、良性的互动,不是刻意的追求,更不是贪欲。有那么一句话,你送给别人一束鲜花,留给你的是淡淡的花香。你刚才问到书法与为人,两者之间也是一种良性的互动。我为什么要研习书法?我想在书道的领域中发挥自我,以建树个人风格。在研习书法的过程中,贵在创作,创作难,但不能乱创作,要发扬传统,心悟手从,必生美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随着研习程度的不断加深,就会感觉书法做品是一个载体每一个点画、每一个字、每幅作品都融入了对生命的理解和追求。也是一个追求真善美的过程。
郭:我觉得你对书法的理解到了一个很高境界。到了这个境界,做任何事情应该都是高层次的。这到让我想起了你做过的好多事情,比如你曾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帮助过好多人,有的是你的朋友,有的素昧平生;95年你代表团中央去日本进行文化交流访问,你将自己的作品全部义卖捐给希望小学;98年中国大部分地区遭到洪灾,你不仅多次参加书画义卖活动,而且还将自己准备结婚的钱拿出五千元捐给希望工程,建一所帐篷小学。你还经常捐助残疾人事业。当然,这些对于有钱的大款来说算不上什么,可对你我这样的工薪阶层来说就很难得了。更难得的是你不是把这些作为一种投资行为,也就是根本不求什么回报。我是否可以用高境界来概括你这些行为?
李:我倒不认为我有那么高的境界。我只是觉得能用自己的微小能量去帮助那些弱势群体或做些公益事业,是我最乐意做的事情,而且我能从中得到幸福感,至少能让我感觉到我是在做一件事情,为此有很多人表示不解,他们不明白:“你自己的钱买些什么不好?而偏偏去给那些不相干的人?”我却认为人生都会遇到某些难处,大家伸把手,可能就会迈过这个坎,度过这个难,何乐不为呢?近些年来,我拿出去用于公益事业的义卖款项和自己的工资收入有二十余万元用在这些公益事业上,我的家人很支持我,我也乐此不疲。同样道理,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万物,人与人,都是在和谐中发展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最为重要。我们可能掌控不了大局,但我们能掌控自己。所以,我认为,为人之道,正直为要,合乎物理,顺乎人情,以学生自居,以师长待人。
郭:我读过你的一篇散文:《秋天的心情》,优美、清丽而又颇有些禅意。而且在研习中,你又对黄庭坚的字情有独钟。能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吗?
李:1985年我开始学习书法,初学颜鲁,后追宋四家,尤以黄庭坚为主。我是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毕业的,一直以研习黄字为主,浸淫于黄氏《经伏波神祠诗卷》、《松风阁》等名作。崇尚在局促不平之中展现奇崛郁勃之气。黄庭坚尚禅学,字中体现着一种大度宽怀和畅适的心律,从中我自然有所得。你说我的那篇短文有些禅意,确实如此。
郭:那就给我说说禅吧,不过要通俗一点。
李:或许我也说不清楚。禅应该是古印度宗教哲学中一种特定的宗教实践,意思为“静虑”,禅传入中国后,在隋唐时期形成了民族化的宗派----禅宗,禅宗渗透了中国人自己对禅的理解。禅,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若要理解禅的真谛,悟是不二法门,禅悟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直接把握,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充满了东方的智慧。刚才我们谈到和谐问题万事万物要讲求和谐,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只从一点出发,不顾其余。在社会生活中,做事情要有终极思想,要认识到事物的本原,不能被表面的现象迷住。六祖慧能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在纷繁的世界里,我们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郭:看来你对社会、人生有了一个高层次的把握。那么我们探讨一个社会问题: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的人都显得躁动、焦虑、疲惫、不安,也就是说很累。你怎样认识的?
李:我觉得造成这个社会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是不是有些人的价值取向太功利化、表面化、肤浅化?真善美是永恒的,是终极的,是理想的。她能给人们带来乐趣、幸福,也赋予生命真正的意义。当然,不只研习书法如此,做任何事情都应体现对真善美的追求,都应体现出生命的真正意义。而一旦我们做事情太功利化了,缺少对精神的追求和享受,那就必然为物所累。物质的追求、享受更多的是官能上的享受,不是精神上的。快乐的生活、快乐的做好事情一定能在精神上得到真善美的享受。
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这个故事:一个人在湖边钓鱼,另一个人过来指点迷津:“你应该用网,能捞很多的鱼。”“捞那么多鱼干什么?”钓鱼人问。“卖钱呀!你可以用钱买一只小船,在湖里边打鱼。”“然后呢?”钓鱼人问。“然后你可以打到更多的鱼,用卖来的钱买只大船出海打鱼,打到更多的鱼”。“再然后呢?”“再然后你就有很多钱了,可以办企业,盖高楼。”“还有吗?”“还有就是你可以安享晚年,到湖边钓钓鱼,多好啊!”“我现在不是正在湖边钓鱼嘛!”钓鱼人说。
可以说,这个指点迷津之人缺少的就是精神上的追求,太功利化、表面化了。
郭:尽管你没跟我说过,我也了解到,你在中国美术馆、劳动人民文化宫多次举办过个人画展,你在很多大赛中多次获奖,还曾担任过全国大赛评委,你还去日本、欧洲进行交流访问,你还被很多书画院聘为教授、院长。你如何看待你所取得的这些成就?
李:这些是历史了,我很珍惜.回忆起来,感觉时间没有虚度,心里会很踏实。但我决不把它当作可以炫耀的资本。人在做事情中取得一点成就是很正常的,一旦把它作为资本那就变成了包袱了。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任何事情,或许这样才能真正做成事情。哎,耀煌,咱们今天的话题是不是太沉重了?好像不是朋友在聊天。
郭:今天我是以记者身份进行采访,想了解你这个书法家的内心世界。好吧,明天请我喝酒。
李:一言为定。
来源:《2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