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法界,他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熠熠生辉。在书法论坛和圈内人士中,张泓成了大家关注和热评的人物,很多人都笑谈他是一只“潜力股”。作为书法界的新生力量,他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成功地完成了漂亮的“**跳”,得到了绍兴市、浙江省和全国书法大赛的最高奖项,具体说是绍兴市全绍书法大展特等奖、浙江省第三届青年书法选拔赛一等奖和全国首届草书大展的金奖。
适得其所
张泓是兰亭书法艺术学院最年轻的一位书法教师,2004年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毕业后来校工作。张泓说,他第一次到学院所在地兰亭的时候,真是怀有一种“朝圣”的心情,因为王羲之的《兰亭序》太有名了,尤其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当他身处在山清水秀、茂林修竹的环境中,感觉自己的心灵顿时净化了,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清幽、诗意的地方。“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工作境界。”
张泓说,到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后,自己的想法简单多了,对书法的热忱也就更明显、更唯一。他几乎把所有时间和精力的消费都放在了书法创作上。他由衷地感叹道:绍兴不愧为书法之乡,这里书法创作的氛围很好,而且书法界的观点理念也比较一致,最重要的是兰亭书法艺术学院这个大家庭非常和谐。他很快进入角色,找准了位置,把主攻方向定位于行草书。
一鸣惊人
坐落于兰亭的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墨脉悠远,对于醉心书法的人来说,兼有天时、地利和人和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同样需要个人的辛勤耕耘。
张泓毫不讳言,他每天必须有一大段时间留给书法创作,这一段时间的定义是“至少在5、6个小时以上”。铺一叠宣纸,磨一方好墨,时间就在泼墨挥毫中悄悄流失。学生们往往会倚着门,透过玻璃,默默地看他们所喜爱的老师沉醉在书法创作中,似乎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记者对书法是外行,只能看个热闹,单纯地从视觉效果来评价他的作品,感觉他的字写得真好看。此外,记者碰到的一件事似乎可以印证张泓书法的魅力。2006年绍兴举行中国书法节期间,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展出了全绍书法大展的获奖作品,吸引了国内外的书法名家驻足欣赏。当时有一幅作品大家的关注度最高,7、8个日本友人围着一个小伙子不停地问这问那,不时地点头和竖起大拇指,并一个个地与他合影留念。这个小伙子就是张泓,他向大家介绍的正是他获特等奖的作品。
记者又求证于张泓的领导兼良师益友,同时也是书法大家的沈伟副院长,他笑了,还用我评价吗?获奖便是最好的评价。最后,记者在“书法江湖”的网络上,找到了专业人士对他参加全国大赛作品的评价:最为引人注目的无疑是绍兴作者张泓的两幅“王式行草书”作品了,用“技惊四座”来形容绝不为过,其技也已不让古贤。
张泓却把这些获奖看得很淡。他认为,大赛获奖只是对作品的一种肯定,这是片面的,有一定的局限性。他对大赛的热情不是很高,只是觉得自己练了很长一段时间,到底进步如何,成绩怎样,有必要放在全市甚至全国的纬度中去参照一下,看看自己的位置如何。在参赛时,他甚至寄去了退稿费,要知道全国首届草书大展参展的作品多达50000多件啊,获奖已是万里挑一,何况是金奖。这样的“幸运”就降临在了张泓身上。解释原因,张泓把其归结为一点:兰亭是我的福地。张泓说,作品得奖真的不重要,他看重的是同行评委的认可。这几次大展中,评委都对他的作品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这让他感到很幸福。
修炼不已
除每天雷打不动的5、6个小时的勤练、潜心书法艺术外,张泓还致力于其他艺术门类,如绘画、视觉艺术,多看看书,多想想事,多交交朋友……
张泓不仅有现代的“假想敌”,还有古代的“假想敌”。他认为,古代的书法家都是全才型的,不仅在书法上造诣很深,在其他领域也颇有建树,像吴昌硕、赵之谦等此类大家。艺术是相通的,书法仅仅是小小的一部分,它需要有更多的东西去补养和充实,这正是书法界的一句行话:书法是抒发,书法是虚法。也就是说书法不仅仅是把字写好,讲究用笔就可以了,它更高的境界是释放、表达人的思想和情感。书法更多的是笔墨之外的东西,功夫在笔外,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
张泓推崇宗白华先生所说的艺术三境界,书法作品首先是笔墨线条形式,然后是书法艺术的内在涵意,就是创作者通过书法这个艺术形式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兰亭序》中所表达的惠风和畅、明月入怀的意境,再就是创作的遵循,这种遵循是一种艺术的启示,是诗化的哲思,是技巧、情感和长期积淀下的审美经验的妙合而聚。张泓感觉自己今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吃住在兰亭,教书育人在兰亭,远离了车马喧闹,生性散淡的张泓在那明月清风、静谧深广的环境里沉浸于翰墨,于寸宣之上抒写情怀,于尺毫之端挥洒感情。他每天在工作室勤学苦练的情景亦已成为兰亭的一道特殊风景线。
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副院长杜坤林说,张泓一系列高级别的获奖给我们带来了“惊喜”,相信他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