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视
解说:他终生坚持写生道路,为中国画的继承和革新做出了榜样。
他写遍大江南北,为中国画的发展起了先锋作用。
他诲人不倦,为我国现代美术教育事业付出了毕生心血
他用一生的艺术实践说明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广阔发展前途。
敬请收看——书画名人录《一代国画名师罗铭》
同期:国画问题一直是美术界,一个很长时间来,都存在着争论和怎么办的问题。
中国山水画已经衰落的不成样子了,都是公式化概念化的,
中国画是鸦片烟,谁喜欢了,就好像有瘾一样的丢不掉。
国画是不是封建主义的,它能不能反映新生活,到了新时代他们面临着变革。
解说:明清以后,中国画传摹靡颓之风具盛。五四新文化运动又使之矫枉过正,对传统中国画持否定态度。新中国的成立后,如何使中国画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的问题凸显出来,由此引发了当时中国画坛的一场激烈争论。
同期(邹佩珠):当时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虚无主义,就是对中国的传统不抱希望,他讲为我们今天的社会服务,有难度有困难,保守的说你把旗子,交通工具,这些东西你都摆到中国画里面去,那还叫什么中国画,那个时候有争论的。
美院召开了规模很大的座谈会,国画的焦点,一个是保守派,一个是虚无主义,反对这两个东西,这个虚无主义就是忽视传统,认为一切都要向外国的东西学习,认为传统东西没什么作用了,民族虚无主义,还有一种是国画家里有一种保守主义,
认为国画就是有传统的东西是最好的,不是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艺术形式艺术语言方面,没有什么改革的必要。把传统的东西学好就行了,当时我记得这个,在会上这两种倾向对立得很厉害。
中国画走到这一步,它如何从旧的时代,走到新的时代,从旧的生活,从旧的生活,画家也是从旧的境界转化到新的境界,还有一个就是说,从传统的比较旧的笔墨,如何去创造新的笔墨,那么一系列课题就通过写生,就可以得到一个比较明晰的回答。
解说:罗铭、李可染、张仃三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中,开始筹备南下写生的计划,然而这次写生活动并不一帆风顺。
同期(崔振宽):能在现实生活里面,能现场写生的人是基本上没有的,特别是老先生过去有传统基础的老先生,他甚至反对写生,他认为写生是西方绘画的事情,中国画就是有四王就行了,有石涛八大就行了他是这么一个观念,有宋画就行了,所以写生难度很大,另外也受到很大的阻力。
同期(张仃):我们提倡写生,他们就摇头的他们不以为然。我们到南方去的时候,当时国画系的主任是叶浅予,他很怀疑,他说:搞国画写生,南方过去有些画家都不成功,他说我很怀疑你们这次出去,能不能有所收获。
同期(崔振宽):程式化要把这个打破的话,要反映现实生活,它是有一个难度,就是用笔墨怎么样画现实风景,如果是油画不成问题,因为它就是写实的,中国画即要有笔墨,又要表现对象,那么这个中间就有一个转换的问题。
解说:要使"笔墨当随时代",画家必须走出画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火热的生活中去。罗铭、李可染、张仃三人带着一系列的问题和创造新时期中国画新面貌的决心,开始了他们的南下写生。
同期(张仃):中国画的没落就是脱离生活,在中国画最早的时候在唐代吧,那个时候跟生活的关系还比较密切,后来中国画发展,重彩画给匠人画了,水墨画属于文人画,越画越空,所以我们当时三个人想,要挽救中国画的危机只有到生活里去。因为当时的老画家,没有一个会写生的,所以后来我们三个人就到南方,先到杭州,在杭州呆了有一个月,因为什么呢,因为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先生在杭州,我们每天晚上请教他,请他发一些议论。后来李先生和罗铭先生他们就到黄山去了。三个月以后回北京,我们三个人每个人拿出了三十幅画,在北海开这个展览,当时中国画写生的还没有,我们是一种创新吧。
同期(邹佩珠):回来以后呢,就先在学校里观摩,这个观摩的时候影响很大,几乎北京搞美术的人都来观摩的,正因为这样的观摩有一定的影响,后来移到北海公园去展出的,那个齐白石也到会场的,齐白石也看了很久仔细的看。
同期(程征):当时他们这个三人画展出来之后,恰好是给当时的争论,用实践来证明,中国画需要发展,但是传统也不会丢掉。
那个展览为什么到现在为止,人们还津津乐道。你看美术史老是要提到那个展览,在这个时候太重要了,它有一种启示意义。
同期(梁江):李可染先生、张仃先生、罗铭先生江南写生,实际上是开了新的生面,开了新的风气,这种写生实际上在实践上回答了,中国画能够表现新的精神。能够表现新的生活,能够和整个新中国的气象能够和拍的,它回答了非常重要的问题。
同期(李树声):所以实际上这三人出去写生,就是探讨怎么样,新的内容要创造一种新的形式。所以回来以后那是很震惊的,就是大家看了以后,这三个老先生成功的进行了。用水墨来进行写生,室外的写生,那个在前人还没有这样实践过。
同期(崔振宽):从教学上来说呢,过去没有这个写生的课,也没有这个办法,没有这个先例,通过这个对高等院校的教学,有启发的作用,就是说学生有了西画的基础,有素描的基础有速写的基础,但是他可以通过现场写生,来画山水画,然后再加上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技巧,这个就可以结合到一起了。所以以后直到现在,美术学院山水画的教学,一个通过临摹,临摹当然是传统绘画了,一个就是写生,这个写生就是从三人画展以后开始的。
同期(苗重安):整个那次的展览可以说是中国画,由继承传统到革新的,一个转折时期开拓性的一个步伐,和里程碑式的一个展览。
解说:1954年在北海举办的《李可染 张仃 罗铭水墨写生画展》把中国画传统中优良的部分加以了发扬,使其能适合于反映新中国的气象,同时把外来的西方绘画技法,融化在中国画传统的风格中,使中国画的表现力更为丰富。
解说:罗铭、李可染、张仃三人同是运用写生的方法对中国画进行改造,但罗铭先生的作品有着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
同期(崔振宽):这三位画家,李可染先生 罗铭先生 张仃先生他们在一起画,在同一个时期画同一个地方。进行同一个目的的探索,但是他画出来的东西,各有各的特色。
同期(刘蒙天):特别是罗铭先生,写生的能力,可以这样说,现在能达到他的水平的人很少,可以这样说,他写生能力非常强,而且画得非常俏。你比如他跟李可染老师 张仃去画,同样是写生,罗铭的东西,他有他自己独特的表现独特风格,富春江桐庐那个有幅画叫《桐庐渡头》,这个《桐庐渡头》,李可染是那样画,他并不跟李可染构图一样,他另外取的角度,画的《桐庐渡头》画得非常生动,有水有村庄有远山,画得非常很耐看。
同期(王琦):这三人比较起来,我觉得罗铭先生的东西,他对传统的东西研究得很到家,在继承传统的优点方面他是做得很好,同时他把传统的精华用到,表现现在的生活上,这一点结合得非常好。
同期(江文湛):他的笔墨是很朴素的,没有夸张的,没有脱离物体脱离生活,去专从形式上出新的,所以他画非常清新,非常的亲切,感觉好像似成见过面。我们都很熟悉的自然山川景观,但是他又不是客观的,纯客观的像照相机那样索取客观世界,他有非常主观的,主观的对生活的提炼,对生活的剪裁,抓取生活里面最生动的东西,罗老师的写生,他和李可染和张仃,他们三个人
可以说是各有长处,
同期(杨建兮):罗老师过去他画过花鸟,他画过水彩,所以在徐悲鸿提倡水墨体系的那个时候,罗老师的水墨性最强。他的画面上,墨色浑然一体,有厚度,张仃用线用得多,李可染用明暗用得多,罗老师在南洋画水彩画得多,在昌明艺专画写意花鸟画得多,所以他的画讲黑白片,特别漂亮构图比较满,形成的黑白片弄得特别好,有时候加点苍老的线条,所以他的画很有特色。
同期(梁江):罗铭他这个艺术经历,我想他本身是广东人,他实际上有岭东文化或者南方文化,先天的东西在里面,然后他出过洋,对外面的东西也比较了解,而且他的艺术视野比较宽广,再有一个他在艺术探索上,他不是属于比较墨守成规的那种人,中间不断作了探索,而且各种画他都画,很多题材他都涉猎,连人物画他都下了很多功夫进去,最后大家比较注意的是他的山水,但我们看他整个艺术经历,看他的艺术贡献,还要从他经历几个艺术的阶段,看他如何探索。
解说:早在1947年,罗铭先生游历东南亚及港台地区,侨居马来西亚时,就已认识到中国画改革的必要性。这期间多次举办展览,被当地多家媒体报道,出版了《罗铭先生国画集》。新加坡著名美术评论家玛戈称罗铭先生的梅雀为“罗梅雀”。他画麻雀不是从画谱中描摹,而是自己在村头场院或山林枝头上活动的麻雀写生得来。由于他对麻雀的生活习性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所以他笔下的麻雀或振翼飞舞 或斜翅投林 或喧闹嬉戏 或并肩而立 或窃窃私语 或聚头啄食 千姿百态生动活脱,富有情趣,生气勃勃,呼之欲出。
同期(李树声):实际上他画花鸟,那也是海派的传统,而且不是拘泥于吴昌硕的传派的面貌,他是很有创造的。罗铭先生的那个麻雀,一点任伯年的痕迹都没有,不是完全因袭的,是这个任伯年的麻雀,因为现在仿任伯年麻雀的人太多了,但是画得那么生动,整个画面的布局搞得那么丰富,这个我还真的找不出第二份来。
同期(刘蒙天):罗铭画的花鸟,画的竹子,很有创造性,罗铭的竹子画得很独到,哒哒哒几笔,很生动,里面配上一些麻雀,他的麻雀也画得很好,所以这个人,中外古今能够活学活用。
解说:罗铭先生在所画的梅雀表现了梅雀以外的意象,更在梅雀的形似之中表现了梅雀的精髓。1948年8月,罗铭先生在新加坡在画展座谈会和马来西亚广播电台发表演讲,主张中西艺术融合。
同期(王琦):我在香港的时候,看见他一回过去在东南亚国家画的写生画,因为1948年我在香港的时候,我也是很喜欢看画展,很多画展我都去看,当时罗铭先生的画展,我去看的时候感到特别新鲜,因为在香港的国画也很多,张大千他们都开过,但是我觉得看了罗铭先生的画展之后,我特别喜欢,因为他是从写生里面来的,我看见罗铭先生的画以后我觉得,除了赵望云先生 关山月先生以外,还有一个罗铭先生,也是国画家提倡写生画的开拓者之一,那么罗铭老师,他采取写生的方式我觉得就有一种,改造旧中国画的前提和意义,问题就是,他在用西方式写生,和中国传统方式写生的时候,他是兼收并蓄,他把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
解说:1950年12月出版《罗铭纪游画集》,徐悲鸿提写书名并作序。罗铭先生以雄健之笔,笔歌妙舞,尽情挥写自然佳妙,在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里东南亚一带的风光及平民生活一览无疑。
同期(江文湛):罗老师是以艺术的规律把握生活的,我们从罗老师早年的作品能够看得到,在马来西亚的一些近似水彩画的写生,有很浓的西画的手法在里面,他那些画是非常生动,你研究那些画面,他完全是用艺术的规律去研究生活的。艺术规律是什么呢,就是绘画本身的造型规律,山水画造型的规律,再一个就是人的情感。人对生活的那种热爱,那种对生活的眷恋,我觉得着一点非常重要。
同期(李树声):对罗先生我的印象就是,他是传统笔墨掌握最好的一个,当然李可染先生他跟齐白石,他们也学了很长时间,但是罗铭先生在上海受过很多老的国画家技法的训练,所以他掌握传统笔墨的功夫。我觉得是很有特点的,这个画呢是能够画得比较苍茫,比较深厚,这个山水画能够有这种苍茫的感觉,这是很多山水画家努力追求的东西。
解说:罗铭生于1912年,字西甫,广东普宁人。1930至1931年分别在广州烈风艺专和上海美专学习西画。1932年,在上海昌明艺专教育系学习国画,师丛王一亭、黄宾虹、贺天建、潘天寿、王个簃、诸闻韵等名师。
同期(宁曰曾):所以罗老师是系出名门,罗老师就从吴门从吴派艺术里面,就学到了墨法,当然不光是墨法还有笔法,而且表现对象很肯定,下笔是很狠啊,很狠重,很不随意很准确,所以取向不惑,就是不疑惑,罗老师画什么东西,就是有这种气派。罗老师很擅于用淡墨,浓墨用得好淡墨也用得好,你随便一翻,他这个淡墨,表现空间感很好,欲穷千里目,对罗先生我的映像就是,更上一层楼,这个山水画给人的快感,很大一部分在空间感,如果没有空间感,这个美感就丧失了绝大部分。这是人字瀑,黄山的,你看这个远山,多有味道,不着墨处,里面很多东西。
解说:1952年8月,罗铭先生从南洋载誉归国,应徐悲鸿院长盛情邀请,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
同期(秦岭云):当年你父亲从海外回来的时候,在北京在整个国内,引起大家很大的兴趣,像一阵清风从南国刮过来了。
同期(廖静文):当时徐悲鸿是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他支持徐悲鸿,改革中国画,认为中国画应该是写生的,不是光临摹古人。
解说:其间住于徐悲鸿家中,并一同拜访齐白石老人。
同期(廖静文):他在我们家里,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跟徐悲鸿经常在一起聊天。
解说:三人画展之后,罗铭先生继续国画改革之路,写遍大江南北,讴歌祖国建设。分别发表了《待铺轨的路基》《火车将从这里通过》。
解说:1957年上半年,应中央侨务委员会和中国新闻社之邀,到广东、福建侨乡写生。举办画展之后,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罗铭访闽粤侨乡写生画集》该集由郭沫若题签,何香凝题词,秦岭云责编。这次写生再次肯定了中国画通过写生是可以发展的。
同期(张三友):中国侨联就让罗老师到侨乡搞了一次旅行写生,大约画了两三个月,最后出了一本画册。这本书当时在全国影响很大,因为当时印画册很少,一直到后来文革后,我到南京去在宋文治先生家里,谈起罗铭先生的时候,宋文治还从书架里拿出那本书,宋先生还讲我这市从我当年写生的时候不会写生,就是看着这本写生的,这还是我从别人那要来的,宋文治先生那么大的画家,当年还受罗老师的影响很大。
同期(秦岭云):当时的印刷条件没有现在这样进步,我尽了最大努力,我还是感觉到(只是)微薄的力量,工作做得不是太好,当时那个画册,给当时的国画界很大的影响。
解说:1957年下半年,初建不久的西安美专(西安美术学院的前身),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进行学术交流,邀罗铭先生到西安来讲学。此次西安之行,罗铭先生被华山的雄峰伟姿和西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深深吸引,由此罗铭先生作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决定。
敬请收看——书画名人录《一代国画名师罗铭》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