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陈丹青曾应深圳一家房地产公司之邀来深圳演讲,那时,他的名声与地位主要还局限在艺术圈和知识分子之中,谈到他,人们说得最多的是使他蜚声画坛的《西藏组画》,虽然那是他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作品,但那些被誉为经典的画作与他的随笔集《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共同构成了一个迷人的陈丹青。两年后的今天,陈丹青再到深圳,这时的他经历了闹得沸沸扬扬的“辞职清华”风波,他对现行教育体制的尖锐抨击,以及频频上电视和在各地讲座,他的俗名之大连他自己也是始料不及。10日下午,作为著名文化学者、画家、清华美院教授等多重身份的陈丹青来到何香凝美术馆演讲。虽然遭遇大雨天气,但纷至沓来的观众将美术馆的演讲现场围得水泄不通,陈丹青已经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明星。演讲结束后的当晚,记者在海景酒店采访了他,时隔两年,陈丹青依然尖锐,像个“老愤青”、依然风趣幽默、依然冷嘲热讽,但他已不愿再谈教育,似乎更喜欢写作的事,像一个散仙。两次记述他的谈话,感受和内容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不是我写得好,是大部分人都写得不好
记者:听说你的良好文字功底受益于“文革”替父亲写检查,是这样吗?
陈丹青:首先我不敢说我文字功底好,其次也不能说受益。可以说我的文字习惯从这开始。当时我14岁的样子。写检查要注意什么话不能说又不得不说,想办法绕过去,也要技巧的。
记者:你觉得你在文学方面一出手就得专家好评、受市场欢迎,原因是什么?
陈丹青:不是我写的好,是大部分人写得不好。(笑)我想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我不是职业写作,完全没有负担;我画画还是有点负担。有作家说好的写作状态应该是“吸”,如呼吸般自然。原因之二是我开始写作时间相当晚,《纽约琐记》从43岁开始写,写音乐笔记也有40岁了,直接跳过了幼稚的时期。
记者:你的成功让我想起王安忆,她从20多岁开始写,写到成熟阶段资源也用得差不多了。90年代以来她让我感到经常在资源枯竭中挣扎。
陈丹青:这个话题很有意思。我也有资源枯竭感,比她严重得多。我刚去国外时,生存环境完全不一样,就好像电源没了。王安忆90年代还出了很多东西,很了不起。不过我写的东西不是创作,不能跟王安忆比。
记者:你在书写或接受访谈时时常有警句出现,让人眼前一亮,过目(耳)不忘,例如“信息不等于眼界”、“我们常说‘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可表格发下来,一格一格,全是格啊”,这些是你深思熟虑后的表达,还是即兴的灵感?
陈丹青:两种都有。你举的这两句是我在写作时跳出来的。
记者:你在书中多次提到“文艺腔”一词,我感到你写作时似乎有意避免“文艺腔”面目。是这样吗?
陈丹青:我在出国前就这样了。在国外时给台湾那边写文章,他们也说我的文章与大陆的人写得不一样。
记者:看你的文章,中外文史哲均有涉猎,请谈谈你的阅读喜好。
陈丹青:我读书少,没有学问,没有受过好教育。我只读自己爱读的,记住喜欢的。
记者:可是你文章中引文不少,你能保证没记错吗?
陈丹青:我引用时从脑子里跳出来,书在手边会查正一下。
因为我有辞职的空间
记者:辞职事件对你现在的教学工作有没有影响?
陈丹青:表面上看来没有。清华的领导对我都很客气。
记者:你打算选择做“自由艺术家”,喜欢国内的环境还是国外的环境?
陈丹青:我更喜欢国内的环境。国外太自由,要到外面去找冲突。北京也有很多自由艺术家。你看国内我还有辞职的空间。
记者:你在《退步集》中记录了学生的一张字条:“陈老师,你这样说来说去有什么意思呢?你会退步的!”你现在看到这句话有什么感受?
陈丹青:我记得当时我确实很触动,单纯的触动,也觉得惭愧。后来就成为了我的书名。
记者:你童年记忆最深的事是什么?
陈丹青:抄家,两次抄家。不过我们是普通市民,还算好。“文革”是童年记忆的分水岭。关于抄家、关于“文革”至今还没有人好好地、即使是感性地写过。世界史上没有哪个民族经历过“文革”那样,将民族文化这样彻底地毁灭。
记者:现在很多大学正掀起读经热,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陈丹青:再恢复不是一个读经的问题。现在的大学生知识是多了,但基本上不敢开口讲话,连“敢”都没想过,还不如以前的大学生。
记者:在女儿成长过程中,你遇过最棘手的问题吗?
陈丹青:你们成长中有的问题她都有。最严重的问题是失恋的问题。(笑)她发现有喜欢的男人都要告诉我。
记者:你与太太的感情有没有出现过危机?
陈丹青:几乎没有。我们都是老朋友了。
记者:如果你遭遇生活问题,你选择坦白,还是隐瞒?
陈丹青:人到中年会有各种问题,我也不例外。说一点问题都没有是骗人。说?不说?两性的问题太复杂了。像萨特说的,启用“临时道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