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石碑倚墙而立,竖在殷先生家院子里。殷先生介绍,石碑长约80厘米,高40厘米,足有180多斤重。碑面上密密麻麻地刻着优美的正楷,洋洋洒洒约七百字。从碑文上看,这件石碑刻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记录了北六救火会灾后重建等事。
北六救火会即无锡北区第六段永济宫救火会,是个成立于解放初期的民办消防组织,无锡市档案馆收藏有其相关史料。谈及碑文内容,殷先生说自己已看过多次,主要刻有无锡“北六”救火会的重建大事记,对于当年无锡的救火义士赵元真殉职一事以及慈善家赵子新对救火会的资助也有表述。碑文提到,丁丑事变,该救火会的各种救火设备全被烧毁,损失惨重。日寇投降后,由当地乡绅和商人倡导、出资,新建了救火会会所,并修好了消防器具,还造出了新型设备,可与当时的上海并驱。“当时刻下这块碑,就是为了纪念这些乡绅,记录下他们为救火会的重建所作的贡献。”
问及石碑的来历,殷先生告诉记者,当时位于南下塘的坎宫救熄会原址正在拆迁,自己路过时发现这块石碑被放在旁边的地上,当即就被上面的文字所吸引。“我很喜欢书法,看到这么优秀的碑刻就忍不住到处打听,后来就买了下来。”殷先生说,这块石碑不仅其碑面文字刻得十分出彩,石碑落款处的刻手也大有来头。
细看石碑上的落款,共提到了三人,“锡山孙有成撰,同邑李克俊书,邵晋康刻”。殷先生称,邵晋康是当年无锡有名的刻手,现在的城中公园、蠡园碑廊、寄畅园、无锡碑刻陈列馆都还能寻得到邵晋康的碑刻作品。据了解,与邵晋康同时期的无锡碑刻名家还有黄怀觉和张瑞芝。黄怀觉主要行走于江浙沪,故无锡本土留下的碑刻并不多,锡惠公园万卷楼现存他的两块碑刻,一处为“遂初堂”匾额,一处为“万卷楼记”碑刻。另一位雕刻名家、无锡“双契轩”竹刻创始人张瑞芝的碑刻作品在无锡很难觅到。
殷先生表示,如果有合适的文物单位或现在的坎宫救熄会即无锡消防博物馆能接收,他愿意将其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