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一条艺术品和金融市场对接的通道,“鉴融平台”这种模式是比较积极的。但规模能做到多大?这是个问题。五六个亿要再往上,恐怕很难。另外,与他们合作的金融机构是否值得藏家信赖,也是个问题。
最近,嘉德、保利、匡时等七八家国内大拍卖公司都在香港做征集,我也跟他们的老总探讨过,大家普遍认为典当行的规模还是比较小的。因为这几家拍卖公司本身都有下属的典当行,也在做质押业务,但规模都上不去。他们的典当行,给予艺术品的保底价都很低,基本就是市场价的两折。譬如价值100万的藏品,质押到手的款项就只有20万,对于很多急需资金的藏家来说,根本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另外,融资单位质疑藏品对不对,值不值这个价,藏家也会反问一句,融资单位够不够格做这样的事情?以我个人为例,很多融资单位看中瀚博美术馆的藏品,希望我能在他们那里做质押业务。且不说我并不急需资金,即使我要应急,对他们也很难放心。我的藏品都是货真价实的,质押给了他们,他们有这个能力保管好吗?丢了、潮了、霉了或者虫子蛀掉了怎么办?万一哪天他们公司忽然销声匿迹了我又该怎么办?现在100万的东西,质押出去了我只能拿到20万,即便能拿到50万,三四年后我的这些藏品价值升到三百万,他们的公司却人间蒸发了,那我的损失能找谁去?而且,“鉴融平台”所谓的保底价是估价的一半,能否达到也很难说,或许这只是出于宣传需要,为了推进市场效应。
其实,在放款的时候,“鉴融平台”一定是清楚地认识到这些质押品在市场上的价值,期限到了你不来赎回,估计他们会更开心。稀缺性的东西,在市场上可谓“众矢之的”,是各路资本都想“吃”掉的。所以融资变现,首看还是艺术品本身的档次。几年前炒作起来的那些当代艺术家,早已透支了未来若干年的空间,现在拿着他们的东西去融资,那肯定很难;而已故大师的作品,在反复著录中已成为人所共知的名画,这些东西就相当于硬通货。行内人很爱说:“钱就是纸,画才是钱。”就是因为钱现在是不断在贬值,而好画就像真金白银,一直在升值。
综合各方面情况,我认为,艺术品市场未来最重要的融资变现渠道,还是各大拍卖行。现在国内一些大的拍卖行在谋求上市,有的也是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大股东,资金这块已有保障,规模、影响和信誉都可望再上一层楼。我们也需要借鉴国外,向苏富比、佳士得这些百年老店学习。这两家拍卖公司历经战乱和各个时期的经济起伏,依然挺过来了且变得更强大了,经验是弥足珍贵的。现实中就有很生动的例子。2000年,香港大藏家张宗宪将他的大批藏品签给了苏富比拍卖,当时的行情还不是很确定,他并不想一场就全部上拍,于是签了十年的期限。东西还没拍,苏富比就先给他兑现了三个亿的港币,一分利息都不收取。而且十年间上拍的主动权都掌握在张宗宪手中,哪怕第九年他才想拍,也是拍完后再还这三亿元的预付款。这种气魄,还有待西风东渐的国内拍卖行也真正强壮起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资本化进程仍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