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艺术品春季拍卖在市场的迟疑中蹒跚展开,对于之前火爆发行的艺术品信托来说,能否在今年春拍中顺利出货至关重要。据普益财富不完全统计,今年将有7只艺术品信托到期,其中中融信托4只、国投信托2只、吉林信托1只。
一边是风头正劲的艺术品信托发行市场,盛于2011年的艺术品信托市场直到今年也并未看到刹车的痕迹。而与此同时,随着兑付日期的日益临近,或许并不是所有的艺术品信托产品都能通过正常的渠道独善其身。
春拍行情不乐观
春秋两拍是艺术品信托退出的重要渠道,今年春拍能否顺利出货对即将到期的产品相当关键,可是今年春拍并不被业内看好。
2011年秋拍市场的“乍寒”,为艺术品市场带来一丝凉意。从近5年的拍卖市场来看,秋拍的成绩总是高于春拍,而去年秋拍的成交率仅为71%,较2011年春拍的85%大幅下降。
“艺术品市场已经是连续几年上涨,在去年上半年这一点尤其火爆,于是很多信托公司从那时起扎堆开发了一系列的艺术品信托,不过去年秋拍的结果出现了萎缩,警钟鸣起,这些艺术品信托的经理大多也都感觉压力很大。”国内某第三方机构总经理谈到。
在2011年秋拍结果不尽如人意的影响下,多数业内人士认为,2012年市场整体情况恐怕也不会太乐观,甚至会遭遇较为严峻的挑战。
虽然刚刚结束的香港苏富比(微博)拍卖好于预期,但是业内人士对于今年艺术品市场景气程度仍然有很大分歧。据有关报道援引北京邦文当代艺术投资公司学术研究部总监赵孝萱博士的分析,艺术品拍卖市场已连续5季快速上涨,为了拉高成交量,许多拍卖公司推出多次上拍并高价成交的拍品,这使市场积累了相当幅度的价格泡沫。市场疯涨井喷,必须稍停下来盘整休息,才更有利于市场的后续发展。
从2011年秋拍的成绩来看,前十位艺术品拍卖公司的总成交额已经低于2011年春拍,在之前的五年里,秋拍成交总额总是超过春拍。去年秋拍成交率为71%,较2011年春拍的85%大幅下降。
退出机制面临考验
从某种程度上讲,部分艺术品信托正面临着和房地产信托同样的困境。即项目本身或许并没有问题,只是受制于行业的“春寒”,手头的艺术品在刚性兑付的要求下能否及时出手将成关键。
“两年前便有人联系到我们,希望能在艺术品信托的领域展开合作,不过我们至今也没有介入,这个市场,有些风险说不清。”深圳某第三方总经理表示,在看到目前这个市场潜伏的风险之后,他也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市场目前普遍觉得艺术品泡沫比较大,现在很多信托公司都在着急的寻找艺术品的接盘方。”
据记者了解,目前业内很多风控严格的第三方一直都对艺术品信托保持距离。在目前“产品荒”的大背景下,信托公司出于股东回报的要求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铤而走险,而对于那些产品渠道广泛的第三方,安全的考虑可能摆在更靠前的位置。
作为信托市场近年来逐渐崛起的新品种,艺术品信托在一片争议与热炒中越做越大。争议的焦点除了对艺术品估值体系不完善的担忧之外,亦包含对艺术品信托退出机制的争辩。而随着这类产品到期日的逐渐临近以及到期产品的增加,能否功成身退已成为信托公司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接龙游戏”转嫁风险
对于那些不通过拍卖退出的基金,其操作就更加不透明,对投资者而言,道德风险更大。今年到期的7只产品都未在产品说明中披露其退出机制。
“许多基金存续期限短,2011年发行的产品平均期限为2.2年,有的产品期限是1年,这么短的时间内艺术品的价值发现很难实现。所以为了达到管理人的预期收益,快到期的艺术品基金往往找到和自己有关联的下家来接盘,如此几次后再卖出,炒高艺术品基金的收益。”一家信托公司的高管表示。
“接盘的基金也是需要有回报的,它们需要支付信托费用和投资者收益,这些费用将不断推高基金的成本,而基金总需要寻找下一个接棒者。”
一位业内人士这样描述:“艺术品信托借新还旧的现象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甚至会让整个艺术品基金行业变成一个笑话。”
这种信息的不透明和操作的不规范已经给艺术品基金带来负面影响。记者发现,由于担心艺术品信托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和市场风险,多家第三方机构表示不会销售艺术品信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