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只是目前各地打造书画艺术产业的一个缩影。除了创建产业基地之外,各地还利用博览会等形式推动书画的产业化。比如在今年9月份,内蒙古乌海便将已举办了四届的书法艺术节打造为首届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而山东高唐举办的第五届中国(高唐)书画博览会也是为了促进当地书画产业的发展。
面对这股产业化浪潮,书画艺术家和专家、学者却有些踌躇。在他们看来,书画艺术与一般商品不同,能否形成产业,如何形成产业,都要三思而后行。本期主持:刘礼福
本期嘉宾:
李胜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副院长
白燕君:辽宁国画院院长
周明华:书法网负责人
创作与克隆有天壤之别
白燕君:书画是不可复制的艺术,而产业化是指商品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等等。如果说书画艺术能够产业化,那是不懂艺术的人说的话。
作为一种艺术,书画带有浓郁的学术性和惟一性,虽然它在走进装饰市场或者收藏市场后,便转变成为一种商品,但这时的它并没有失去艺术个性、惟一性和学术性,反而因为这几大特性的高低不同,书画才有了三六九等之分,随之在市场上也就有了不同的价格。这是书画艺术成为商品的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书画就是一张一文不值的废纸。
如果将书画艺术按照生产一般商品那样产业化,虽然这个产业化并不一定是批量化,但其最终的效果还是书画失去艺术的特性。因为产业化背景下的书画不是重复生产就是粗制滥造,书画家不可能十年磨一剑地去探索艺术,如果每天来个一二十张,书画家能创造出什么样的艺术?
这与玉雕等工艺品的创作原理一样,巧夺天工的艺术创作和机械雕刻的克隆产品,在艺术个性、学术价值和市场价格上都有天壤之别。
虽然书画艺术不能产业化,但书画商品还是可以产业化的。像齐白石的画,单拿他的画而论那是艺术,不可能产业化;但荣宝斋用木版水印技艺将齐白石的画制作成艺术品,类似的生产就能够形成产业。再比如以书画为主题的生活用品,茶杯、家具等等,这些都可以形成一种产业,但这不是艺术的产业,而是商品的产业。
从目前各地倡导的书画艺术产业化来看,其关注点并不在书画商品上,而是在书画艺术上,是将书画艺术从学习到创作再进入市场等各个环节放在一个平台上,即书画艺术产业基地。但我们已经分析过,因为书画是一种艺术,不可能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兴建书画艺术产业基地。如果非要建,那只会让书画艺术失去其拥有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将书画变为一种艺术消费
周明华:书画艺术能否产业化,首先要界定它的内容。如果说书画产业化,那是完全可以的,这已经是现实,而且自古就有;如果说书画艺术产业化,那就不大可能了。
自从中国产生书画艺术以来,以书画为中心形成的产业一直就有,如文房四宝的交易,就是书画产业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自然也能够产业化。单说书画交易,其产业化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因为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书画艺术品的消费也在不断扩大,书画艺术品的交易自然也随之兴旺,书画产业也就有了可能性。如产业化讲求的专业化生产,就是职业书画家的大量存在,产业化需要的一体化经营,就是画廊、拍卖等机构的兴盛。这一点已经被如今热火朝天的收藏、拍卖和画廊证明了。
但书画产业化的范围不能仅仅停留在类似收藏、拍卖等这样的高端消费中,而是要
将书画变为一种文化艺术品消费,更重要的是要拓展书画商品的产业化范围。除了最常见的文房四宝要产业化之外,书画艺术还可以进入时装领域、家居领域等等。
前不久,我们尝试着以书法为主题制作了一批T恤衫,很快就卖掉了500件。这只是小试牛刀。还有台灯,现在有些台灯是用白宣纸制作,但如果用艺术家创作的书法或者绘画作品加以装饰,并由设计师参与整体的设计,那这盏台灯就又是一件艺术品,其艺术价值可能要比单件书画强。现在,国内很多机构已经开始尝试将书画艺术家的创作与瓷器、家具结合。虽然类似产业的量能够做多大目前还不清楚,但是市场前景还是很光明的。
现在,国内流行的书画产业化,都在倡导“以书画为载体,以博览会为契机或者以基地为平台,集书画研究、创作、培训、展览、交易、鉴赏为一体,带动书画及相关事业产业的发展”。理论建设看上去很好,但实际操作往往偏离方向,人们的关注点还是多以能带来多少经济收益为主。这怎么能让中国书画的产业化健康发展?
产业化不能只是个空壳
李胜洪:书法产业,听起来是一个崭新的名词。大概是根据国家文化产业的提法而套用在书法上的。我认为“书法产业化”,一定要先让书法成为产业,然后才能产业化。但这个产业或者产业化不是只讲商业运作,更要讲学术研究和真正的艺术创造。很多地方现在都还不明白书画产业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摩拳擦掌、一拥而上,实在有一点急功近利的意思。
形成一个产业,需要广阔的、规范的市场支撑。且不说书法的生产,单从现在书法消费市场来看,既狭小又不规范,好作品无好价、赖作品卖天价的情况比比皆是。书法作品的生产量虽然很多,但好作品很少,而且有关部门对书画市场的管理也没有规范。
形成一个产业,需要一定的标准和体制。现在,国内连独立的书法评论家都没有,关于书法的艺术价值、学术价值的评判标准就更无从谈起了。虽然这个标准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但也必然影响书法产业链、产业规模的形成。至少应该建立合理的艺术家和相关机构进入产业链的准入制度,并且严格进行市场管理。
然而,目前我们在全国各地所见到的、大大小小的以书法产业化为主题的园区,很多都走上了拔苗助长的歧途,基地只是个空壳。因为它们以为把书画家聚集在一起,再配上所谓的吃穿住行玩一体化服务,还计划将书画研究、创作、培训、展览、交易、鉴赏等这些环节也列如其中。这种想法其实没有什么错,但这顶多算是一些书画产业化的硬件条件有了,但软件设施却远远达不到产业化的要求,如前面说的市场的培育、标准的建立等等。
如果以为园区一开,艺术家都会自动跑到这里来,大家都赚得盆满钵满,那只能是黄粱一梦。前两天,我在北京颐和园附近又参观了一处新的“书画产业基地”,里面的设置和配套也就是“一条龙”服务,好像很高档,当然收费也绝对不会低。有感于这样的园区越来越多,但是想想真正掏得出大锭银子的书画家毕竟还是少数人;再说为什么就要把白花花的银子砸在这儿呢?还是主观想像的成分太多。其实,在北京和国内其他的一些类似的产业化基地,大多办得不理想。因为很多人的目的只是为了挣钱,并不是真正为了促进书法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所以我说,书法产业化听起来当然很好,但我们不能利令智昏。而是要冷静地思考:书画能否形成产业,如何形成产业化,然后再一步步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