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前年张晓刚的油画在海外拍卖会上价格突破千万元纪录后,国内一批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中青年画家身价便在国际市场纷纷看涨,张晓刚和岳敏君去年的作品公开拍卖成交额甚至都超过了2亿元人民币,将他们称为中国艺术家驰骋国际市场的“主力部队”并不为过。
有趣的是,尽管北京的500余家专业画廊中只有67家是外资画廊,但“主力部队”的大部分成员却都被网罗在这一小部分外资画廊麾下。包括“中国当代艺术四大天王”张晓刚、王广义、方力钧、岳敏君在内的大批画家都被外资画廊独家代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外资画廊可以在中国本土画廊的“包围”下立于不败之地呢?
背后是实力大财团“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与外资画廊签约多年的画家杨先生略显无奈地打趣道,“内资画廊缺的不是热情,是资金。外资画廊背后一般都有实力雄厚的大财团支持,而内资画廊很多都是个人投资的‘小本买卖’。”他介绍,在作品的售价上,内外资画廊所代理的画家可以相差十几倍:“外资画廊面对的顾客来自国际市场,价格当然会按照西方的生活标准走,人家一个苹果卖5欧元,你就只能卖5元人民币。”售价的差距不但体现了画家的影响力和地位,也直接影响了画家的收入,像杨先生这样在圈内打拼了十几年的资深画家当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加盟外资画廊。
资金的差距也直接导致了内外资画廊与画家合作方式的不同。另一位资深画家张先生说:“画家和画廊的签约方式有两种:代理和垄断。”所谓“垄断”就是独家代理,画廊提前向画家支付高额报酬,从而垄断画家作品的独家销售权。他说:“这种方式外资画廊用得多些,我认识一个外资画廊独家代理的画家,‘年薪’高达400多万美元。”“先把钱拿到手”对画家来说显然具有相当诱惑力,可惜大部分资金少、运作手段不成熟的内资画廊不敢冒这个风险。
“先得钱、多得钱”是众多知名画家投奔外资画廊最根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