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兴收藏”。6月上旬,在北京古玩城回流文物厅的首展上,展出了包括元青花、康雍乾官窑和佛像等300余件回流文物,其中有近30件堪称稀世之宝,售价最高的一尊佛母像达到300万元人民币。“‘水往低处流,货向高价走’,随着国内文物市场行情的逐年看涨,失散海外的中国文物艺术品纷纷回流。”北京古玩城经营者协会秘书长周大有介绍说。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致使数以百万计的中国珍贵文物流失海外,精品多达几十万件。因此,“海外文物回流”一直是文物艺术品交易市场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流散在海外民间的中国文物是各国博物馆保有量的10倍左右。”周大有称,据初步估计,流散在海外民间的文物数量高达1670万件,这些流散民间的文物是回流的主要来源,也就是由收藏家保有或者在艺术品市场中流通的中国文物。
与此次回流文物首展几乎前后脚开幕的国家博物馆文化遗产日特别展览上,北宋米芾的《研山铭》、北宋祖刻《淳化阁帖》最善本等一些曾长年流失海外的国宝,同样引起了观众的阵阵感叹。专家介绍说,《研山铭》是宋代书法家米芾仅有的三幅大字作品之一,已流失海外达300年之久。2002年,国内买家以2990万元的天价将其购得,最终由故宫博物院收藏,被文物收藏界认为是我国文物回流的里程碑。
同在2002年,财政部与国家文物局共同启动了“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据悉,该经费每年拨款5000万元,至今已成功征集珍贵文物204件,皮影文物6万多件,动用资金高达1.9亿元。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流失海外的文物正在回到故乡。”北京市文物公司总经理温桂华说。
温桂华指出,一些有实力的收藏机构、公司和个人主动出击,通过海外市场购买流失的文物,直接促进了海外文物及艺术品的回流。而高价收购是其中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诱因。“10多年前,有人拿几千万甚至上亿元买一件文物简直是不可想像的,但在今天却成为了事实。”北京古玩城经营者行业公会会长赵津生说。
在2002年中贸圣佳春拍上,北京首都图书馆以800万元购入《孔子弟子像》(手绘善本);2002年嘉德春拍中,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拍出了2530万元的高价;2002年嘉德秋拍中,上海博物馆以990万元购《钱竟塘藏历代名人书札》,创历年古籍拍卖最高纪录;2004年春拍中,清乾隆《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和吴昌硕的《花卉十二屏》又分别卖出了3575万元和1650万元的天价。2005年,在英国伦敦的佳士得拍卖会上,中国元代14世纪中期的青花大罐《鬼谷下山》更是以2.3亿元人民币成交,创下了中国艺术品拍卖价格的新高。
“根据目前的成交额统计资料,海外回流文物拍卖已经占到了全部拍品的50%以上,回流文物成交额也已超过了全部拍品成交额的60%。”赵津生说。
然而,也正是这种近乎令人瞠目结舌的“天价”,引发了文物界一些专家的不同看法。广东省博物馆副研究员朱万章认为,“回流不等于回归,回流文物具有自由出境的合法身份,回流文物再次流出国外的事情屡见不鲜。”
许多流失海外的文物回国参加拍卖,最根本的目的是卖个好价钱,比拼的是经济实力。也就是说,海外回流文物并不一定能留在国内。事实上,很多高价买回的精品文物,很快又被国外买走。例如,曾被广泛关注的宋徽宗《写生珍禽图》,成交价高达2530万元,刷新了当时中国古代书画拍卖纪录,然而,其最后“赢家”却是美国的一家美术馆。
“很多文物是古代文明的历史坐标。在文物回流的大趋势下,除了建立规范和完善的回流通道和审鉴机构,更重要的是对艺术品爱好者进行系统、持久的审美灌输,使保值增值的投资行为逐步转向为更高程度的、精神化的审美收藏。”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会主任张永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