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在房地产造富渐进尾声之时,财富的盛宴将在艺术品投资中沸腾。确实,全球艺术品市场复苏强劲,去年拍卖成交增幅达到五分之一,而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艺术市场,交易额占三分之一强。
拍卖场上,豪掷巨万纵然欣喜,却也有人在角落里独自叹息:一件经过全套鉴定拍卖流程的名家艺术品,可能只是一个精心营造的骗局。就在今年早些时候,警方在贵州遵义摧毁了一个制贩假冒名家字画的网络,扣押涉及26位名家书画1165幅。齐白石、范曾、启功、李可染等名家书画作品都被仿制,并流入拍卖市场。
盛世兴藏,艺术品已成为当下大众关注和投资的热点。在社会需求和艺术真品的稀缺的矛盾下,艺术品伪作就有了生存空间,恶意制售假冒名人书画等艺术品现象已成为行业顽疾,真假难辨搅乱市场信心,给艺术品市场蒙上一层阴影,也使许多财富阶层望而却步。
确实,艺术品市场上有些骗局,招数新奇让投资者防不胜防。就拿艺术品著录来说,收藏者对书画作品是否被著录为真迹非常看重。于是,一些不法的经营者便利用假画册、假图录、假杂志等,来“证明”艺术品的真实性。有的画、画册、出版单位干脆全是假的;有的画册是真,但其中某一页被掉包,改置新的页面,不去比对原著录,何曾想到还有这一手;有时候还拿出作品与著名人士的合影,或者鉴定会上的合影,而其实是软件合成;有的甚至能将假的档案、方志放进当地的图书馆、档案馆等权威机构,这样就更隐蔽了。
请看此例。在2010年6月,北京某拍卖公司以7280万元成功拍出了名为《人体蒋碧薇女士》的“徐悲鸿油画”。同时配发“徐悲鸿长子徐伯阳与这幅画的合影”以及徐伯阳出示的“背书”。而此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修班第一届的10名同学联名发出公开信,声称此画实为当年他们的习作。许多学者也指出,该作品“连‘伪作’都算不上”、“无文献证明有此画”。
拍卖市场是处于地摊、古董店之上的交易层次,更易受专家和大众关注以及行业部门的监管,尚且事故频发,其他交易场所情形一想便知。这也使得艺术品投资者不得不在纷繁芜杂的艺术品交易环境中,通过不断的“吃药”“试错”等来练就一双慧眼。
对于任何一家地摊儿、古玩店、画廊或一家拍卖公司,信用就是一切,信用就意味着生命。许多时候,在艺术品交易市场一次信用危机也就是最后一次,很难有弥补或挽回的余地。我们希望有一天,哪怕投资者没有练就一双慧眼,也能在一个健康的市场中,买到自己心仪的真正的“高精尖珍奇稀”的艺术品。
按说,从2016年开始实施的《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已有规定:艺术品经营单位应买受人要求,应当对买受人购买的艺术品进行尽职调查,提供以下证明材料之一:艺术品创作者本人认可或者出具的原创证明文件;第三方鉴定评估机构出具的证明文件;其他能够证明或者追溯艺术品来源的证明文件。原则上,严格按照这几条执行,艺术爱好者、投资者基本上可放心购买了,当然艺术品市场之复杂难以想象,当时刻小心谨慎。
艺术品市场是资源、财富转移和再分配之所,所有参与人在其中各取所得实属正常,无可厚非。但请从业者谨记,“人无信不立,企无信不强,业无信不兴”,给市场留下文化艺术应有的干净、诚信、规范、健康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