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艺术品市场观望情绪浓重,但是日前开幕的香港艺术品秋拍季上,当代艺术的价格却依旧坚挺:刘炜《游泳》拍出1568万港元、曾梵志《无题10-1-2》创下1448万港元……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要数马云参与创作的《桃花源》,其4220万港元的成交价是最低估价的28倍。
美术作品的市场价值,往往受其艺术价值的制约,而某一类型美术作品从学术界到公众的认知认可,往往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不少当代艺术却在尚未成熟时已被市场收割。”有业内人士感叹,从创作完毕到接受竞价,当代艺术的很多作品跑得越来越快,跳过应有的孵化期,甚至画布还没干透就拍上了拍场。如此急功近利,对于艺术家的后续创作将产生极大的伤害。
“亿元时代”被指做局炒作
最近几年,当代艺术在拍场上经历着“高烧”。2013年,曾梵志《最后的晚餐》在香港拍得1.8044亿港元,带领当代艺术冲进“亿元时代”。此后,一大批国内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在这剂“强心针”的刺激下狂飙猛涨。
事实上,当代艺术价格上的狂热一直伴随着“炒作”甚至“做局”的争议。比如,今年的艺术品春拍上,贾蔼力《早安,世界(三联作)》以1328万港元价格成交,创出70后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最高价。而早在这幅作品开拍前半小时,某知名艺术网站便精确“预知”成交结果,一则原本应该在拍卖后发布结果的新闻稿,也提前贴在了网站上。这一事件将艺术家及其作品尴尬地推向争议的风口浪尖。有业内人士表示,拍卖场上的成交金额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背后其实是撒开的网、打得响亮的算盘。在艺术拍卖市场上,抬高一位艺术家一次拍卖的价格,必将带动这位艺术家其他作品价格的上涨。且不论刻意制造的“假拍”,即便是掷下真金白银以天价拍下某位艺术家的某幅作品,也有大把人心甘情愿,买家手中这位艺术家的其他作品也将水涨船高,收益将远高于拍卖支出。于是,许多当代艺术品交易渐渐演变成一种投资增值,而非对艺术价值的追捧。
跳跃式狂奔难免碰壁跌倒
业内人士表示,规范的艺术市场价值认定,通常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甚至许多画家在创作作品之时穷困潦倒,过世之后作品价值才获得认可。当代艺术却将这个过程大大缩短,一件当代艺术品从创作到走上拍场接受竞价,有的只有短短几年时间,甚至可以“零时差”。
业内人士指出,一个相对成熟的艺术品市场,应遵循“作品-画廊-拍卖行-藏家”的顺序,画廊和拍卖行两个市场,前者负责日常买卖,后者专职于精品交易。上海大剧院画廊董事顾咏塘认为,国内的艺术品市场用二三十年走完了海外数百年的路,缺少一套规范完整的市场制度与行业守则。“当代艺术需要一个大众认可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跳跃式狂奔终将碰壁。”
也有美术界人士担忧,当代艺术在拍场上频频飙出的天价,或将对艺术家尤其是青年艺术家的后续创作产生不利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可能会“向钱看”,刻意迎合备受市场追捧的题材和画风,没法沉下心来思考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去表现的。而当代艺术的未来走向,终究得靠真正优质的作品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