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日前,著名画商吴立平起诉知名国画家范扬一事引发了艺术圈广泛关注。据吴立平陈述,他8年内耗资1000多万元炒作、包装范扬,最终把范扬的 国画作品从每平尺6000元炒到每平尺15万元。如今,吴立平却起诉范扬一直拖欠2000平尺左右的画未给,导致吴立平负债累累,面临破产。
显然,该事件损害的绝不仅仅是个人形象。有业内人士表示:“范吴之争”虽令人感到吃惊,但从中国整个艺术市场生态来看,又觉得比较正常。一个艺术家在当 今社会中更重要的是保持应有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操守。“范吴之争”现象在当今艺术界远不是个体现象的偶然,而是充斥在艺术界各个角落,只是程度不同罢了。画 家与画商之间应该是什么关系?画商给画家提供服务,画家给画商应有的回报,本来是一种很默契的合作。但是,随着画家地位和润格的变化,这种默契屡屡遭到破 坏,画家和画商只能从朋友变成仇人对簿公堂。当今艺术界出现的种种大师直接引领和影响着艺术界的发展,如果大师们没有保持好个人操守,不仅会毁了个人形 象,也会给整个艺术界带来负面影响。
画家 作画本与市场无关,可一旦作品成为商品,就难免与画商结下了战略联盟。画家需要画商的资本运作,画商希望画家不断升值的画作给自己带来丰厚回报。用著名艺 术市场评论家齐建秋的话说,两者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合作愉快实现双赢的就好像法兰西画廊与赵无极,合作不好的可能就出现了类似范扬被诉的情 况。”
那么,是什么让画家与画商纠缠不清呢?归结而言还是“利益”二字。以范扬为例,从2007年到现在,范扬的作品价格翻了25倍。如果范扬履行合同,交付所欠画商的画作,价值过亿元。以过去十几年艺术品市场的行情,越往后拖画商期待收益就越高,而范扬就越不可能给他画。
此事件应当作为艺术界的一个警醒:艺术家一定要强化个人艺术操守,尤其是那些知名艺术家,更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当艺术品走向市场后,一切都要按市场 规律操作。作为艺术品市场的参与者,无论是画商还是画家,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二者的主导地位也会因市场的选择而不断变化,但双方一定要信守承诺,履行契约 精神。(王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