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资本市场不确定性因素较多,艺术品投资市场蕴藏的机会更多。中国书画板块在其中表现依然强势,保持着较高的市场关注度。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优秀的国画作品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投资前景的艺术资产之一。而现当代国画家的作品价格相对适中,较为适合收藏与投资。
王家训是当代国画界卓有成就的人物画家,他以传统中国画的审美理念为宗旨,博采众长,在人物画领域创作了大量充满个性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作品,其艺术造诣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成为收藏界炙手可热的人物,作品有很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
艺术家是通过艺术作品来说话的,王家训作品的收藏、投资价值首先体现在其艺术创作上。
中国画创作以立意为先,要求笔与墨合、情与景合,气韵生动是画家所创造的艺术灵境,逐渐酿就了中国画诗化特质。王家训的传统文化修养很深,加之对现实生活的体察细致,他的作品让人自觉想起江南丝竹、千古佳句,其立意高古、诗情画意、物我两忘,“情”与“意”已达到了“自在精琢”的程度,并“以自己独具风韵笔精墨妙的艺术把这种境界推向了高山仰止的高度”。他的国学丹青既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含画家本人的风神,还有他对自然、人生的领悟,睿逸智慧、迁想妙得。王家训的作品不仅怡情,更带给人们精神滋养。
英国美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指出 “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以形写神”是晋代画家顾恺之的名言,证明了中外艺术界都意识到形式的重要性,不过中国的艺术最终还要升高到“神”的地步。王家训在艺术形式、艺术语言方面孜孜探索、独创新格,将民间艺术的生动质朴和文人艺术的情韵高雅结合得行云流水。他的画作有工笔也有写意,更多的是兼工带写的妙作。整体特色是笔力沉着、造型准确、化繁为简,笔墨图式高雅脱俗,且颇具人间兴味。王家训画中的高士、渔樵一般笔触较粗犷,“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仕女们温婉妩媚,气质雅静;稚童则形神兼备、天真喜人,一个个形象的感染力很强,让每个人不由得心生喜爱。
王家训笔下的人物是轻松愉悦的,充满了闲情逸致,其中心灵自由、直通天地乃人生最大快乐的寓意也折射出画家的人生智慧。他的国画将文人画的精髓和民间审美意识完美结合,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显示出了一种笔墨之美、智慧之美与性灵之美。其浓厚的东方审美意识、高超的笔墨技巧,在艺术性与思想境界上达到了很高的高度,兼具观赏价值。
王家训在艺术上还有诸多特点和成就,于此不一一分析。除了在艺术创作技能上突出,笔者认为王家训的画更高的收藏价值在于作品深层的精神内涵:
王家训人物画的现代感来自于他的幽默感。“很古很古”的古人是少有幽默感的,更崇尚的是一种趣味,文人雅士的精致和内敛。越到后来,现代性越突出——当现实与理想谈判破裂时,画家们乐了,不管是癫狂反笑,像徐渭、朱耷;还是乐得其所,像扬州八怪。传统的技法难以表现新生的精神世界,于是写意的技巧、书法的用笔、独特的取材、夸张的结构等等,不一而足。到了当代,有了白石老人,有了冷幽默,像《不倒翁》的几幅,讽刺、戏谑中透着智慧;也有了暖幽默,《老当益壮》《人骂我我也骂人》等,活脱脱一个人见人爱的老小孩。王家训在这一点上,有和白石老人的相似之处,他入世,笔下洋溢着暖幽默。他的人物轮廓、姿态总是那么的逗人喜欢。与白石老人不同的是,第一,他少画小品,专精人物;第二,他笔下没有讽刺,更执着于表现世界的美好的一面,不像白石老人那么“任性”。
从王家训谈到白石老人,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都很“俗”。“俗”与现代,是个矛盾,然而有趣的是环境越现代,艺术就越“俗”。这里说的是民俗、世俗。现代化的代价之一就是农业文明的消隐,它渐渐退出历史的主角身份,在底层生根发芽。像有首歌唱的那样:失去才懂珍惜。艺术家们文人情调流于乏味,冷眼也终于疲惫,俯首发现,那正在慢慢荒芜的农业文明是多么的温暖。民俗文化进入文人画的视野,恰恰暗示着农业文明的衰落。白石老人“网干酒罢,洗脚上床,休管它门外有斜阳”,时间这么宝贵,抓紧现在享受不将久存的快乐吧,那曾令千古文人忧愁的“斜阳”,去它的吧。久违了炊烟和蛙声的我们,还有九零后、零零后的孩子们,在吃腻了西餐,彷徨于小资情调之后,幸好还有白石老人,还有王家训这样的艺术家们,留下这么温暖的作品,激活我们的回忆。王家训的世俗与民俗,创造出特殊的收藏价值。
正是他的这些特点,创造出了一个让人欣喜、令人神往的精神境界。王家训未来还有很长的艺术道路要走,尽管他在艺术上已相当成熟且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并获得专家与市场认可,但他并不以为满足,他还有更高的目标变革和改造中国人物画,相信更大的成功亦是指日可待的。
王家训中国人物画是当今具投资收藏价值的安全保真的中国艺术品之一,他的画作还未完全受到主流收藏群体的关注,市场价格远未体现价值巨大的增值空间,具有可供进一步发掘的市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