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收藏名家马未都[微博]1996年在北京建立我国第一家民营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微博]算起,民营博物馆已经风风雨雨、跌跌撞撞走过了16个年头。16年来,民营博物馆的生存现状并不乐观,大多经营惨淡、勉强支撑,甚至面临歇业倒闭的局面。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宁夏永乐艺术馆董事长赵志平却在近期积极筹备他的第一家民营博物馆,展示他10年来收藏的西夏文物。
我们知道,博物馆从性质上来讲,是为公众服务的公益事业,投资利益驱动力非常有限。那么赵志平在这个时候,做这件事,图的又是什么?
对古文化——痴心
在位于银川文化城的“贺兰山房”古玩店除了满架的文物陈列,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房主”赵志平那满当当一书架书籍了。赵志平告诉记者,这其实只是他藏书的一部分。十几年来,他花了近40万元用于购买各类中国古籍和近现代文学作品。当然,这些书,他不用于售卖,而是留作自己阅读。丰富的阅读体验,让赵志平对古玩有了更多的认识,“它们(古玩)所呈现的不只是艺术,古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精神追求都可透过古玩的工艺表现出来。”
在赵志平眼里,一件古董的价值,不是以它目前的市场流通价格评估的,决定其价值的是它的文化内涵,“所以收藏古董一定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从文化的角度去看待古董,而不能仅仅把收藏古董看成发财的捷径。”赵志平认为,近年来古玩市场之所以不规范,就是因为人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无知所致。“想做收藏,不妨先静下心来,多读些书,多逛逛博物馆,多看看权威资料。要抱着平常心去看、去想,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赵志平说。
对古玩交易——诚心
今年40岁的赵志平进入古玩收藏领域的时间不长,不过10年上下光景,但如今他的古玩业务做得除了让宁夏业内人羡慕,更是将业务开拓到了北京、西安市场。
生意之所以做得如此平顺,赵志平靠的是诚信为商。他认为古玩业如今之所以假象丛生、信誉下降,就是因为有一批人在造假、卖假,长期以往,必定会毁灭整个收藏市场。
赝品曾让赵志平付出过惨痛的代价。损失最大的一次发生在2008年,那年赵志平听说甘肃天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出土了一只汉鼎。从该鼎的特征和其身上的“绿锈红斑”上,赵志平判断这是一只难得的西汉宝鼎,于是他花了35万元收购了它。没想到,业界鉴定师告诉他,鼎为假货。赵志平找到卖家理论,对方提出收回假鼎,货款只退一半的要求。想到对方或许还要借着这只假鼎,继续行骗,赵志平选择吃了这个“哑巴亏”。他将假鼎带回了银川,行内人为此还找过他,加价意欲购买,都被赵志平拒绝了。“我已经被骗了,不能让它再流通出去继续坑蒙拐骗。”
对民营博物馆——信心
凭着10余年的收藏,赵志平手中有了大量珍贵的西夏藏品,他希望这些代表着宁夏独特历史人文的藏品得以示人,让更多的人见识、了解古玩背后的历史、故事。建一所以西夏藏品为主要馆藏的民营博物馆一直是赵志平的愿望。
赵志平认为,与国营博物馆相比,民营博物馆具有征集灵活、信息通广、资金调度便捷等优势,完全有可能和有实力在某个收藏领域做到专而精,建民营博物馆将会成为一个趋势。“宁夏的收藏业起步较晚,加之本土藏品极为有限,所以大多藏家还停留在买卖流通阶段。而在历史人文积淀悠久的城市,藏品市场则已发展得较为成熟,目前西安的民营博物馆已近百家。”
但运作一家具有公益性质的古玩博物馆,如果没有“开源”的途径,仅凭微弱的门票收入,很快便会难以为继。赵志平深知个中深浅,他在考察了北京、西安、成都、杭州等地经营状况良好的古玩藏品博物馆后,得出结论,“藏品博物馆唯有产业化,才能自给自足,走上长效正规的运转模式。”
为此,赵志平一直在为他的西夏藏品博物馆积极做准备。他告诉记者,他的博物馆将建在银川阅海湾CBD中心,围绕此处博物馆他还要打造一处星级酒店,“用和藏品有关的产业,养藏品公益事业,这是民营博物馆的出路之一”。
提到经营状况良好的外地民营博物馆,赵志平难掩羡慕之情,“政府扶持力度很大,建馆、拨款的支持让民营博物馆发展壮大非常迅速。北京、西安、成都的民营博物馆目前已成为当地文化产业,成为城市的品牌。”赵志平期待有朝一日他也能实现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