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艺术品市场的表现一反常态,在春拍的火爆之后,迎来的却是秋拍的整体遇冷,市场全年呈现明显的先扬后滞。在经历了这一喜一悲落差之后,人们不免对今年的艺术品市场充满诸多猜想。艺术品市场进入调整期,已经成为行业内的共识。今春中国嘉德(微博)的四季小拍,以及刚结束不久的香港苏富比(微博)春拍等拍卖所透露出的信息,此时就更显得越发关键。今年春拍进入倒计时,市场走势将会如何?
书画仍为市场主导
人们对艺术品价格走势的信心度是支撑艺术品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经历了中国嘉德今春首场四季小拍,以及香港苏富比春拍和几场国外有关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之后,市场信心得到重振。
上月举办的嘉德四季以2.9亿元落槌,迎来开门红,其中书画部分市场总量比以前有所涨幅,受到市场热烈回应。“值得注意的是二线名头大规模上扬,表现亮眼。此外,收藏已久、首次出现在市场的作品备受关注。” 中国嘉德四季书画部总经理贾云涛说。
中国书画一直是市场的核心,占据整个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绝对性份额。“不过近几年,近现代书画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增长可能会进入到‘高原阶段’,增速可能会逐渐放缓。” 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负责人关予表示。中国嘉德副总裁胡妍妍也认为,“前段时间市场比较认可的掐尖艺术品,再向上冲的冲力可能会减小,在市场调整中,买卖双方都会寻找新的增长点和价值洼地,包括一些二线名头和一些原不为大家熟知的作品。”
据了解,今年春拍,中国嘉德在古代书画部分将组织扬州画派的专场拍卖,包括高凤翰《偶然寄意》、汪士慎《藤花竹石》等约40件作品,希望更多买家可以了解到扬州画派不仅仅是郑板桥。
藏家惜售 市场难回暖
艺术品市场有前因后果:如果去年市场出现了一些风吹草动,藏家,尤其是国内藏家往往会惜售。时值远在美国征集拍品的北京匡时(微博)董事长董国强(微博)说:“今年春拍征集确实面临一定的困难,委托方认为在目前市场走势不是很明朗的情况下,不愿意把东西拿出来拍卖。这也成为所有拍卖公司普遍面临的问题。”
“较去年而言,北京匡时今年春拍规模缩小,拍品数量比去年少一半。”他说。而胡妍妍也表示,今年春拍的拍品总量会少于去年的春季和秋季,拍品估价也会尽量做得合理。而一些刚成立不久拍卖公司,在市场中“另辟蹊径”。艺融拍卖(微博)公司在今年春拍放弃了中国书画传统项目,主要做油画拍卖。
关予表示,从刚结束不久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不难看出,“卖家给出一个合理的估价,买家竞价时不再哄抬价格,买卖双方都处在理性的状态。瓷器是苏富比的传统项目,拍出高价的都是性价比、品相处于理想状态的东西。今年春拍,买家将会更加追求‘性价比’。”
与此同时,行业还普遍认为,行家买家会逐渐回归市场。胡妍妍、董国强等多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预计今年春拍市场会平稳过渡,市场不会回暖,但也不会出现较大的起伏。
■ 专家分析
金融资本助推艺术品将减弱
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负责人关予认为,2012年经济总体运行水平将低于2011年,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走向与宏观经济以及流动性资金动向息息相关。“2012年外部经济环境没有显著利好,今年春拍很难在成交额上超过去年秋拍。”
关予表示,出现一两件高价拍品并不能说市场好或者不好,这里面有太多偶然的因素。“之前,出现‘天价’拍品可能会有金融资本助推的原因,但预计今年金融资本助推因素会弱很多。买家为了抢某件东西而盲目冲高的现象一定会少很多,包括金融资本和投机性买家均会变得比较理性。”
金融资本助推艺术品的现象在去年春拍表现得比较突出。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作品被湖南广电传媒集团旗下的北京中艺达晨艺术品投资公司以4.255亿元的高价拍下,不仅刷新了齐白石个人作品的拍卖纪录,也创造了中国近现代书画作品的世界拍卖纪录。而到秋拍,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艺术品成交价格的不确定性及投资的风险控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部分基金表现谨慎。
关予表示,对于经济发展走势引发的效应,落地到艺术品市场有相对的滞后性,这主要与春秋两季这种交易频率有关,也与资金链效应逐渐反映到个人财富的时间周期有关。不过,“资金链的效应最终会反映到个人财富上,而个人财富直接和艺术品市场挂钩,最终会影响到艺术品价格和市场的表现。”
■ 拍品抢先看
估价1.8亿过云楼藏书亮相
近日,北京匡时公布了其春拍重器——过云楼藏书,这些由宋版《锦绣万花谷》全80卷领衔的170余种,近500册组成的古籍将作为一个标的整体拍卖。拍卖方表示,该拍品保证金为5000万元,为艺术品拍卖史上保证金新高。
北京匡时董事长董国强表示,之所以要收取高额保证金,“一方面是基于拍卖行业目前现存的买家长期拖欠付款,甚至是赖账行为的考虑,这种现状已经成为行业‘顽疾’;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该拍品的唯一性和这场拍卖的严肃性。即将上拍的过云楼藏书不同于其他拍卖品,它是目前存世最大部头的宋版,海内外孤本。”
过云楼为江南名门望族顾氏私家藏书楼,其藏书的3/4已经转归南京图书馆,仅剩1/4约170余种却是其中的精品,还在私人手中流传。而在行内,宋版书素有“寸纸寸金”之说。2005年,这部分藏书曾以2310万元的价格在中国嘉德拍出,一度创下中国古籍拍卖的最高价。七年之后,这批古籍再次露面,估价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