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藏拍 > 收藏

藏在深闺的红丝砚的收藏与市场

据红学家端木蕻良考证说,“红丝石砚即脂砚斋之脂砚也”。这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说红丝砚来源于红丝石,二是说红丝砚的色彩宛若胭脂。

  如今,红丝砚这个发端于唐,兴盛于宋,消退于清末民初的砚石品种,又神奇地复兴了。随着认识与欣赏红丝砚的人越来越多,收藏家与爱砚者正在一点点悄悄掀开它神秘的面纱。那么,红丝砚的品质特征与市场状况究竟是怎样的?在新年来临之际,如果想要选择一方好的红丝砚,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唐彦猷:名砚之首

  红丝石,即纹理如丝,红黄相间的石头。《淄砚录》载“石皆生于洞之西壁,不知重数,如积垒而成,上下皆青或赤石数重。其中,乃有红黄,而其纹如丝者,一相传曰红丝石。”

  红丝石主要分布于山东青州、临朐等地。宋代杜绾在《云林石谱》中记载,“青州县红丝石产土中”;清乾隆年间的《西清砚谱》中记,“红丝石出临朐”;此外,还有史称“青州红丝砚”的说法。

  山东临朐红丝砚艺术馆馆长傅绍祥介绍说,在历史上,红丝砚的开采点主要是青州黑山和临朐老崖崮,现在开采范围扩大了,青州的河庄、五里镇、王坟镇和临朐的栗沟、石湾崖、宫家坡、三阳山、赤良峪等地都在开采红丝石。

  红丝石的颜色非常丰富绚丽,主要以红黄两色为主。按照红色的艳丽度,红丝石又分为紫红、胭脂红、曙红、大红、朱膘、朱砂等。其中,紫红当地称为“猪肝色”,所制作的砚台古朴典雅,深受日本人喜爱,而枣红色,红中泛紫,色调艳丽,深受中国人的青睐。

  宋代的藏砚、制砚名家唐彦猷对于红丝砚有着惊人的评价,称“端歙皆置于衍中不复视也”,也就是说,有了红丝砚,端砚以及歙砚他都不愿意再看了。唐彦猷因此将红丝砚列为各大名砚之首。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唐彦猷对红丝砚情有独钟呢?除了颜色艳丽之外,唐彦猷还发现了红丝砚的哪些特点呢?唐彦猷是这样说的:

  “以墨试之,其异乎于它石有三:他石不过取其温润滑莹,此乃渍之以水,而有滋液出于其间,以手磨拭之,久黏着如膏,一也;他石与墨色相发,不过以其体质坚美,此乃常有膏润浮泛,墨色相凝若纯漆,二也;他石用讫,甚者不过顷刻,其次止终食之间,墨即干矣。此若复之以匣,数日墨色不干,经夜即其气上下蒸濡,着于匣中,有如雨露。”

  按照唐彦猷的说法,红丝砚极适于发墨,且墨色如漆,数日不干。而时至今日,红丝砚被赋予了三美:第一是声音之美,“其声清越,锵若金石”,即它的声音清亮悦耳,如金石叩击;第二是纹理之美,其旋转团圆纹,常达二三寸而丝凡十余重,次第不乱,如月晕,如山石,如禽鱼云霞状,纹彩不一,美不胜收;第三即资质润美,发墨均匀。

  唐彦猷对红丝砚的评价并非个例。书法家蔡襄也赞同唐彦猷的说法,称“唐彦猷以红丝石为天下第一石,有脂脉助墨光”。苏易简的《文房四谱》中记载了四十多种砚台,称“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斧柯山第二,龙尾石第三,余皆在中下。”

  乾隆年间有《西清砚谱》记载称,乾隆帝收有三方红丝石御砚,即鹦鹉砚、“风”字砚、四直砚,并附有题诗。其中,红丝鹦鹉砚最为精彩,乾隆诗云,“鸿渐不羡用为仪,石亦能言制亦奇。疑是祢衡成赋后,镂肝吐出一丝丝。”此砚高五寸,宽三寸三分,厚七分,旧坑红丝石制作,紫中带黄,红丝缕缕,莹润如玉,雕刻的鹦鹉亦栩栩如生。

  文物学家邓之诚则为宣和红丝砚赞叹道:“按《博物志》载,天下名砚,四十有一,以青州红丝砚为第一,而宣和尤红丝之冠也。质莹甚,而朱纹隐起,如红羽,下如丹叶,故又名朱雀琼花。”当代书法家启功先生对红丝砚赞赏有佳,称“石号红丝,唐人所贵,一池墨雨天花坠。”

  红丝砚的收藏与市场

  不过,令人诧异的是,无论是历史上,还是今天,对于红丝砚也有很多不尽相同的看法。

  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对红丝砚就有另一番评价:

  “红丝石,作器甚佳,大抵色白而纹红者慢发墨,亦渍墨,不可洗,必磨治之;纹理斑,石赤者不渍墨,发墨有光,而纹不大入看。慢者经暍则色损,冻则裂,干者不可磨墨;浸经日,方可用,一用又可涤,非品之善。”

  也就是说,米芾有两方红丝砚,其中一方好看而不发墨,而且必须饮水,也不经冻;另一款发墨而不好看。所以,米芾认为,红丝石只可做器皿装饰之用。

  与米芾类似,欧阳修也根据经验写到,“红丝砚须饮水乃发墨”。杜绾曾在《云林石谱》中说,“青州县红丝石产土中,其质赤黄,红纹如刷丝萦绕石面,而稍软,扣之无声,琢为砚,先以水渍之乃可用,石质燥渴,颇发墨。”

  当代制砚、藏砚名家吴笠谷先生也认为,红丝砚来自于山坑,故而石质燥渴,不如端歙,因为后者都出自于河床,用水养着,石质滋润,易发墨。

  那么,为什么同一种材质会出现美恶不同的评论呢?

  傅绍祥分析说:“所有品种的砚台,并不见得每一块都是完美的,也不能说每一块都是发墨的。即使端砚、歙砚也有不发墨的。发不发墨和石质本身有关系。一般来说,石质结构越紧密,就越发墨,但是硬度又不能太高。大理石密度高,但太硬,所以不发墨。而石质太软的也不行,因为吸水性太强。端砚和歙砚,石质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硅,属于结晶体,芒较多,所以发墨快,而红丝砚含钙高,发滑,芒含量少,所以发墨比较慢。然而,也正是这个特点,符合了当代用墨的特点。今天用墨是在砚台里直接倒一些墨汁,然后根据创作需要研磨调墨,红丝砚的特点是可以使墨更加细腻。红丝砚的获得很不容易,得到一块上好的红丝砚多半靠运气。唐彦猷亲自开采选择并磨制,得到的应该是上好的红丝砚,所以赞不绝口,乾隆帝的红丝砚应该也是精品。而从米芾和杜绾的讲述看,他们所得到的红丝砚可能是一般的品质,所以也就有了不同的看法。”

  砚台的发展与书法的兴盛密不可分。苏易简《文房四谱》中说,“四宝砚为首”,充分说明了砚的文化位置。今天,随着毛笔书写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书法作为中国传统高雅艺术的特征越来越鲜明。砚台收藏,也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发现和接受。

  作为当代砚文化的推动者之一吴笠谷认为,“砚台是低调的,不像书画那样可以悬挂于高堂,明示于人,炫耀于人,它是深沉的,是默默地等着真正喜爱的人来发现,来欣赏,它具有极高的文化内涵。”

  那么,红丝砚的收藏价值又该怎么看呢?

  傅绍祥分析认为:“红丝砚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原因有三:第一,砚本身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收藏砚能够提高人的文化品味;第二,优质砚石是稀有资源,开采难度大,它的稀有性和不可重复性决定了它具有收藏价值,而且升值潜力很大;第三,砚属于手工艺品,名砚都具有近千年的工艺传承历史,而这种手工艺濒临失传,范围有限,所以会越来越受到收藏者的青睐。”

  吴笠谷则认为:“红丝石的资源稀缺,开采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时,红丝砚具有历史传承,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此,红丝砚还属于收藏冷门,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升值空间有待提升。目前,一块20公分见方的上品红丝石,价格在人民币10万元左右。”

  砚文化收藏领军人物刘红军将军收藏砚台已有二十余年历史,在他所藏古今一千多方砚台,红丝砚有二百余方。他说,红丝砚鲜艳夺目,纹理变幻无穷,能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和思考。当记者亲临他的聚砚斋,他拿出一方红丝砚给记者看。这块砚质好无杂,雕工简洁有致,刻夔纹边砚池。砚侧刻行楷铭文“井南居士”四字,字体优美。此砚原为晚清书画家周作镕所藏,2010年,刘红军在一个旧货市场上花了很少的钱就买了下来。现在有人出价80万元,刘红军仍不忍出手。

  在2011年保利五周年春拍上,一方乾隆帝的御用澄泥伏虎砚,以140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这一结果让砚台市场的商家感觉振奋,砚台收藏向好的趋势也渐渐显露出来。

  巧藏红丝砚

  新年伊始,春节临近,红丝砚以其富丽、喜庆的暖色调,丰富的文化内涵,被很多人看作新的收藏门类与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那么,对于收藏与馈赠来说,又有哪些具体的讲究呢?我们请专家们就此做出相关分析。

  吴笠谷:质地、颜色、纹理、雕工

  主要从红丝砚的质地、颜色、纹理、雕工四个方面去衡量。石质细腻滋润、软硬适中、发墨较好,颜色绚丽,纹理清晰,雕工精美和谐为上品。当然,四者全部占有的极少。红丝砚集天然与人工精华于一体,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好体现。石头本身要颜色华美,无杂质,质润,而温润的、绚丽的天然石材,只有加上擅于雕刻的精湛工艺,才是一方完美的红丝砚,这样的砚,最值得收藏。

  傅绍祥:收藏可小,送礼看人

  中小型红丝砚便于收藏,因为其集实用与观赏于一体。红丝砚少有大块,大者稀有,故而成为收藏家追逐的对象,但是,大者多有瑕疵,虽观赏性较强,但不便于收藏,且价格也过高。收藏红丝砚中也不能认为没有雕刻就没有价值,素砚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并不是雕工越繁杂越好,和谐得体是妙品。

  至于送礼,那就要看送给怎样的对象了。如果对方是爱好书法的好砚者,最好是实用一些。从实用讲,红丝砚的发墨性是最重要的,清纪晓岚认为“凡是莹润发墨者,都是上品”,而有研墨、蓄墨的地方也一样重要,国画大师李苦禅曾要求制砚名家石可先生制一鲁砚,唯一的要求是“应以宽且深实用为要!愈深、宽最能实用。”另外,实用的砚应以亚光为好,但是红丝砚如果处理成亚光,将直接影响颜色和纹理的美观,所以建议将砚池部位用稍粗的砂纸稍微打磨,然后再用。

  如果对方是收藏砚,以观赏为主,则可从天然和人工两方面考虑,天然的石质所具有的温润如玉的质地,艳丽多姿的色彩,变化莫测的纹理都是要考虑的因素;雕工精湛,有内涵,有主题,有意境的最好。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3/2/2019-09-05/14423.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收藏最新 藏拍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