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藏拍 > 收藏

马越:职业经理人的收藏投资经

  掌信彩通公司下属两家企业,深圳市穗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北京掌中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提供福利彩票系统的电脑终端软硬件及应用服务和针对手机终端用户的彩票交易及彩票信息服务。身为掌信彩通的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马越此前已经从事过三份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在IBM,做了六年;第二份工作是在惠普,做了将近六年;第三份是在联想,做了五年的时间;这是我的第四份工作,已经做了差不多四年。”轨迹很简单,从最老牌的国际大企业,然后到中国企业,现在是中国新兴企业。“我这种本土成长起来的职业经理人,刚开始的时候肯定做一些销售,光销售我就做了三、四年,慢慢变成销售经理,然后开始带人,到惠普就做销售总监,我离开惠普的时候是中国的副总裁,去联想就变成全球的副总裁,到这儿是负责人。”

  投资潮店、收藏艺术两不误

  马越很喜欢将事物分门别类,可能跟职业相关,包括他的艺术品资产组合,部分是用来投资,部分则是用来收藏。连艺术家的类型,他也会按自己的逻辑跟认知分成三种,“第一类是社会型的,就是以社会反映为主的艺术家;第二类是文学性的,以抒情和感受为主;现在更新的艺术家是以自我个性为主的。”马越买艺术品完全是凭兴趣,但现在回过头看一看,“文学性”的藏品占大多数,“从收藏名单上能看出来。”马越对自我型的艺术品共鸣不大,“有一次在朋友的画廊开幕式上,我问过陈可,‘现在的你说自己不愿意长大或者说就愿意保持这样的状态,那有没有想过五十岁的时候,你用什么角度谈自己的作品呢?’(陈可是星空间推出来的“卡通一代”年青艺术家,作品偏感性与自我,比较受80后观众的欢迎)”

  这并不代表他对年青人的艺术有排斥心理,相反,他乐于接受新事物,“比如说原来一直认为‘潮牌’好像是小打小闹,靠个性摆弄个一两年就不行了,现在发现不是这样的,三里屯Village专门辟出一条街发展‘潮牌’。”

  马越跟一个艺术家正在洽谈,开始投资潮牌,这个年青的搭档除了画画还玩音乐、做话剧和动漫,现在是做潮牌(潮牌即潮流品牌的简称,潮流不完全等同于时尚,比起时尚更前端一些,潮牌大多是给年轻人穿戴使用的)。在马越看来,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他觉得挺愉悦的,好像成为一个乐趣了,“也许能壮大,也许不能壮大,又怎么样呢。”

  谈到投资,其实马越的藏品基本上是长期持有的状态,“经过这么多年,收藏艺术品也没让自己吃亏,后来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应该把它当作一个投资方式,作为投资来讲,收藏的心情是不一样的,没有规律可循。”这几天马越又有一笔钱进账,他在考虑选择投资的渠道——可以做基金,可以做私募,可以做房地产,可以买画,也可以投其它固定的产业。马越的朋友给了他信托类的投资建议,“相对来讲固定的年利都是15%,比如投500万,一年的回报就是75万,这75万有两个选择:一支信托投地产,一支信托投艺术。”马越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地产。

  “为什么?信托投地产是说有开发商开发一个楼盘,银行贷不着钱,信托公司帮助他融资,再拿钱去开发,地值多少钱,房子值多少钱,会怎么波动,要多长时间建设,能卖到什么地步,清清楚楚,变化不大。”投资艺术基金则是拿钱去买画,再去卖画,回报是增值的部分,“在我看来这个事情很难说,几个亿买一幅齐白石很可能出不了手。”这是马越对纯粹的艺术品投资兴趣不大的主要原因。“所以后来投资就是投资,艺术就是艺术,前者是计算增值,后者是体验愉悦,清楚地分开做更好一些。”

  马越的收藏守则

  “我很早就决定不收已经去世的人的东西。”原则一般与教训有关,马越遇到过,“七年以前我也买近现代,李可染李苦禅都有,买回来后觉得不太对,再出手的时候就不容易。”后来发现,买当代艺术品,除了看作品的乐趣之外,还能与作者进行愉悦的交流,收藏就这样渗透入他的生活当中,成为一部分。

  “买画走三个渠道,拍卖行、艺术家、画廊。”刚开始的时候是拍卖行,因为不认识人,现在买画去画廊更多了。为什么不从艺术家那儿买呢?“我们这种完全是收藏和享受的角度去看,不可能买一个人太多的东西,一个艺术家买一两张,就觉得差不多了,再买第三张好像要做他的庄家一样就没有什么意思。”

  反过来讲,跟艺术家太相熟,开始的时候买过对方的作品,过一年如果不再开口问对方拿画,“就好像是对他不礼貌一样(笑)。”艺术家说,“看看我的新功课”,看一看,称赞一番然后走掉——与确实想要买,一提到钱交往就有点变味是一样的尴尬,“慢慢成为比较成熟的收藏者后,就直接从画廊买作品。”

  现在艺术品收藏已成潮流,艺术品衍生店渐渐不再新奇,在马越看来是一个不大可靠的事情,一般来讲,艺术衍生品的价格相对来讲还是比较高的,起步一两万的东西都有爱好者愿意购买。“对收藏者来讲最大的风险是买下不便宜的艺术品,结果年青的艺术家可能因为经济或者兴趣等等原因过几年就不搞艺术了,今天一两万的东西,明天就什么都不是了,只能自己看。”他的意思是,收藏艺术品之前,一定要了解艺术家本人,起码要等对方在定性之后,创作已经进入一个正常的发展轨道的状态下,再考虑收藏对方的作品。

  “你跟艺术圈接触多了慢慢就会认识很多人。”比如杨滨,“除了收藏还开画廊,去了画廊以后,大家认识了就经常来往。”收藏家张锐是IT界人士,与马越同行,“因为共同的兴趣走到一起。”马越现在收藏的艺术品大概有五六十幅了,从2005年开始。“2008年当代艺术第一次下跌的时候,我是抄了几个底的,记得在荣宝斋拍卖会上,章剑的一个2.5米乘1.5米大画是10万块拍到的。”这幅后海的拍品,加上佣金一共是11.2万元。今年也是这样,不久前结束的香港苏富比(微博)秋拍会上,何森(微博)的一幅作品最低估价是25万港币,现场无人举牌,私下洽谈后,马越用折合人民币20万左右的价钱买下了。“他的画记录了现代年轻人放纵的生活状态。”

  捡到漏的前提是心态好,“不提挣钱就可以看到机会。”按照版块归类,马越的藏品大部分是当代的,马越只买三个人的写实画作,李贵君、夏星、翁伟,在写实画派中并不属于一线艺术家,“老实说王沂东杨飞云我都不喜欢,他们的画面语言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很多做地产的人都喜欢他们的作品,比马越年纪更大一点的人可能比较有共鸣。“我也知道,真正要赚钱的话买大名头的比较划算,因为一线艺术家上涨的幅度比二线上来得大,这是现在大家都知道的规律了,抗跌。”他还有陈文令向京的几件雕塑。

  职业经理人看艺术圈

  马越曾在微博上@过余德耀(微博)一段话:“如果把艺术行业分为上游创造层(艺术家),中游传播层(画廊,博物馆,拍卖行,批评,资讯等),下游消费层(收藏者,公众),在中国的主要问题是中游传播层的非常态影响了下游,又影响到了上游。如果中游是透明中立有秩序的(即充分产业化),大多数艺术家就会回归本质上的艺术。”采访的最后他具体的解释了一下。相对中国艺术市场现在的体量来讲,如今行业的中间环节不够发达,对比真正的投资市场,艺术是少数人玩的游戏。在美国,像中国人少数人赚钱大多数人贫穷的两极化现象没有如此严重,中间层面有很多的人,他们靠信息服务挣钱,自己去现场了解,信息掌握的非常充分,并且有记录可循,在这样的基础上,即使有很多人都涌入市场都不会产生问题。现在在马越看来,圈内的很多从业者感觉更像是希望信息不对称,只有自己能够了解掌握,从没有掌握信息的人手中赚钱。“人为的决定价格从中渔利,这不健康,太商业了。”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3/2/2019-09-05/14148.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收藏最新 藏拍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