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全国首部大型系列丛书《毛泽东像章选集》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作为“全国红色收藏之星”的王连生有幸成为山西卷的主编。“红色收藏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不仅仅是为了爱好或者谋取经济利益,更多的是应该把这种爱国、爱党情怀传承下去!”王连生坚定地说。
爱收藏只因像章情怀
但凡收藏的人,都有一段与藏品割舍不断的情缘,王连生也不例外。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从那个时期走过来的人,与毛泽东像章都有或深或浅的缘分,或许是年少的狂热,也或许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期许。
1966年,还是中学生的王连生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枚毛泽东像章,年少的激情,对领袖的崇拜,令他激动万分,这也促使他开始不断地寻找毛泽东像章。
此后,每逢周日,他总是背着一个大书包去太原市火车站或桥头街像章市场,与像章收藏爱好者交换像章。有一天,早已过了午饭时间,王连生肚子饿得咕咕直叫。一个小贩想借机用几个馒头跟他换一枚像章,可他说什么也不换。“毛泽东像章是无比神圣的,万不可用世俗的做法去玷污,像章、像章艺术是完美高尚的,不可用物质来衡量!”王连生提起这段往事依然满怀深情。
“若不是老母亲,那些藏品早就被没收了。”提起家人的支持,王连生讲述道。有一年,由于政治风云,有人找到家中,让他老母亲交出像章,识字不多的老母亲知道那些都是王连生的命根子,跟来人直言:“哪里还有什么像章,早让他换馒头吃了。”
当然,收藏像章也有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时候。那年,在北京的潘家园,王连生无意中从一个军区司令员儿子的手中购得两大纸箱毛泽东像章,其中不乏一些精品,这让他窃喜了许久。
为了一枚像章,王连生可以千里迢迢排几个小时长队购买;为了一件珍品,他也曾费尽口舌几经周折与人交换。“毛主席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代人的回忆,更重要的是那种爱国主义精神和党的光荣传统值得我们今天的人发扬光大!”王连生说。
从1966年开始收藏毛泽东像章、瓷像、摆件、宣传品等现代文物至今,在45年的收藏研究过程中,王连生收藏的毛泽东像章有三万多枚,一万多个品种,有毛泽东瓷像、摆件等三百多件,宣传册、语录本、“文革”器皿、年画等八千多个品种。
大多数人以为红色收藏就是收藏毛主席像章,“这个定义太狭隘了!红色收藏的确切年份,我认为应该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之日算起。我们所说的收藏也不单单是收藏毛主席像章,也不仅仅是‘文革’时期的物品,它包括一切与党、与新中国成立等有关的物品及遗留品。”王连生纠正道。
很多人收藏是为了升值,也有的人仅仅是因为喜欢,王连生也曾为这个问题忧虑过。
199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又掀起了第二轮毛泽东像章收藏热潮。看着珍藏多年的数万枚毛泽东像章,王连生也有了新的想法。如果仅仅出于年少的激情,如果仅仅为了简单地收纳而搞收藏,这些整天躺在家里的藏品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收藏目的应该是为了保护好、继承好!让后人能走近那段历史。”王连生说。从那时起,王连生开始进行毛泽东像章的研究。他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仔细阅读党史、党章,研究每个像章背后的故事。他将自己收藏的3万多枚毛泽东像章分为早期章、独立章、套章、对章、系列章、专题章六大类,对每个专题章的制作背景、生产时间、造型来源、幕后故事“追本溯源”,一一进行细致全面地考证,可以说这也是对红色藏品“寻根问祖”。
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际,全国首部大型系列丛书《毛泽东像章选集》正在筹备之中,王连生因为藏品丰富,且善于钻研,成为山西卷的主编,这也给王连生一个研究毛泽东像章在山西演进的机会。记者有幸见到未曾面世的《毛泽东像章选集》山西卷的草稿。“山西早期的毛泽东像章从1946年就设计生产制作了。诸如,八路军在长治建立革命根据地的纪念像章是山西最早的像章。当时条件艰苦,像章都是老百姓用牙膏皮制成的,还有农业学大寨以及平型关大捷等专题像章都非常珍贵……”王连生介绍道。
每一枚像章都记录了一段历史,每一件藏品都渗透了王连生的感情。在王连生的紫真轩里,除了毛泽东像章,还有大量的宣传画、瓷塑、剪纸等。时代在发展,红色收藏的脚步不会停滞。
对于喜欢红色收藏的人,王连生也给出了一些建议。“收藏不是简单的事,现在的赝品很多,作为收藏爱好者最主要的是多看书,增长知识,了解党的成长史、伟人的功绩。为什么当时的像章上或者物品上要刻上三颗星、四颗星、七朵葵花?这些都是有寓意的,不了解的人就没法发现它的珍贵。其次,对于入门者来说,还要虚心请教资深的收藏家,多多实践。”
一个国家经济强大不是真正的强大,文化的强大才是最强大的。王连生的理想是建个“家庭展览馆”,“我想把红色文物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了解‘红色’,让他们重温我们祖国发展壮大的过程、了解伟人的政绩,希望我的红色收藏展览馆能成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场地。”